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1 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 课文课件ppt
展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卒谥贞白先生。有《陶隐居集》。
山川之美2,古来共谈3。
1.山川之美1,古来共谈2。山川:山河。之:的。共谈:共同谈赏的。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3。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指交相辉映。
3.青林翠竹4,四时俱备5。青林:青葱的树林。翠竹:翠绿的竹子。四时:四季。俱:都。
4.晓雾将歇6,猿鸟乱鸣7;歇:消。乱:此起彼伏。
5.夕日欲颓8,沉鳞竞跃9。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跃,竞相跳跃。
5.实是欲界之仙都10。实:确实,的确。欲界之仙都:即人间仙境。仙都,仙人生活在其中的美好世界。
6.自康乐以来1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2。康乐:指南朝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文学家。复:又。与(yù):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奇:指山水之奇异。
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常存。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俊赏山林、心灵净化之后所作。
谢微任中书舍人的后限是梁普通七年(526年),任中书郎在梁中大通四年(532年),都在陶弘景七十岁之后。因此这篇文章当为陶弘景晚年的作品。
《答谢中书书》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全文结构巧妙,语言精奇。短短六十八字,即已集江南之美于一身,切切实实地道出了山川之自然美。
起首之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虽然平和却很自然,且立意高远;接着的“高峰入云,清流见底”至“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不足五十个字,却涉及到了山川草木,飞禽走兽。静物和动物,各自跃然在目,不绝于耳;形态各异,却浑然一体,鲜活如生。阅读全文,则朗朗爽口,美文丽句脱口而出,顿时吐气如兰。“实是欲界之仙都”,这归纳之句又回首返顾,使得全文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就是最后简短的议论,也是言简意赅,切中文义。
统观全文,语言精练。其一字一句,均是文章的重要组成一部分,少一字会断章离义,多一字便画蛇添足。一个景物,仅仅四字,便描绘恰当,津津有味。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一个心声一句话,不多也不少。“夕日欲颓”,势在必然。“沉鳞竞跃”,变化突然。分析文章结构,亦不失巧妙,杂而不乱,结合有序。
《答谢中书书》一文,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黑暗的时期,因为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极度动荡,文人归隐田居,写诗作乐,这类文人作品虽然没有表现出多么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是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触,创作了具有相当高的美学价值的文学精品,至今仍然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课文ppt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耸入云,夕阳欲颓,清流见底,翻译课文,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重点品析第二段,重难点小结,答谢中书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答谢中书书 课文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耸入云,夕阳欲颓,清流见底,翻译课文,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重点品析第二段,重难点小结,答谢中书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 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2021学年答谢中书书 课文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激趣引思,认识作者,读课文疏通文义,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五色交辉,夕日欲颓,重点实词,晓雾将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