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602598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苏教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1.4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602598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师生探究,巩固提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第19页上2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学生准备1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 2.要认识物体的大小,准确比较两个物体大小多少,就要认识物体的体积和体积单位。(板书课题) 二、师生探究 1、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边操作边讲述:请同学们看,这里有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左边的盛满水,右边的放了一个桃。 提问:同学们先预测一下,如果把左边杯子里的水倒入右边的杯子,结果会怎样? 学生猜测后提问:那谁来倒一下试试。(学生倒) 提问:结果和同学们预测的一样,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会剩下一些水? 引导学生说出:原来两个杯子装的水是一样多的,现在放进去一个桃子,杯中有一部分空间被桃占去了,能装水的空间就少了。使学生体会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还是这两个玻璃杯,一个杯子里放的是桃子,另一个杯子里放的是荔枝(教师准备时,可选择大小差异较大的两种水果),同学们想一想,往这两个杯子里倒水,倒进哪个杯里的水会多一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讲述:实际的结果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试。让一个学生到前面倒水(老师只给学生一个杯子)。 提问:怎样验证呢? 引导学生说出:把两种水果拿出来,就可清楚看出哪个杯子装的水多了。和你们刚才的预测一样吗? 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是为什么呢?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两个杯子能装的水同样多,桃占的空间大,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少;荔枝占的空间小,因而相应杯中的水就多。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看见还有大有小。 3、揭示体积的含义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水果,提问:同学们看,这3个水果,哪一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 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哪个水果越大,所占的空间就越大。相反,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水果越大,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反而越小。 提问:通过刚才的3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是占有空间的,一个物体越大,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大,反之,一个物体越小,它占有的空间就越小。 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同学们感受到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还有大有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小黑板出示体积的含义) 提问:你能举例比比两个物体体积的大小吗? 学生自由说,让学生体会到:一个物体越大,它所占的空间越大,体积就越大;反之,体积就越小。 [设计意图:“体积”的概念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还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可能知道体积的意思,但让他们用数学的语言把它准确表述出来还有一定的困难。于是,借助直观的且大小不同的水果,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猜测、验证活动中一步步概括出“体积”的定义,对学生来说,这样的概念揭示是感性而不空洞的,是有效的。] 教学例7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子,拿出盒子里装的书,提问:你能看出哪个盒子里书的体积大一些吗? 讲述:左边的书体积大,说明左边的书盒子容纳的体积大,右边书的体积小,说明右边的书盒子容纳的体积小,可见,不同的盒子,容纳物体的体积也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容器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叫做这个容器的容积。(板书课题:容积 小黑板出示容积的含义)一个容器所容纳的体积越大,它的容积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提问:那么这两个盒子,哪个的容积大,为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 [设计意图:学生正确理解了体积的概念,借助直观的大小不同的书盒子理解容积的概念是比较容易的,教学时,帮助学生理解到一个容器容纳的空间越大,容积越大,反之就越小就可以了,不必花太多的时间。] 完成“试一试”的题目 学生的方法可有多种,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最简单可行的。 四、巩固提高 完成“练一练”的题目 第1题 先让学生根据示意图直接进行判断,引导学生从体积、容积的含义上去分析原因。 提问:左边杯子溢出的水的体积相当于哪个物体的体积,右边的呢? 第2题 让学生根据容积的含义进行解释。 完成“练习五”的第1~4题。 第1题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它们都是由同样大小的8盒饼干堆成的,所以它们所占空间的大小也就一样,因此体积也就相等。 通过这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物体的体积与它的形状没有关系,只与它们占有空间的大小有关。 第2题 学生回答,让学生明确,同样多的饮料,倒的杯数越少,说明每个杯子的容积越多。 第3题 事先让每个学生准备12个同样大的小正方体。 让学生根据要求逐题操作,同桌互查。 第4题 先让学生说说体积和容积分别指什么,有什么不同,使学生明确:容积是指里面的空间,四周的厚度应排除在外。而体积是指整个盒子所占的空间,四周的厚度也包括在内。 教学反思: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概念的重要载体。教材非常重视让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理解它们的意义。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本着“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原则,对教材进行了处理;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在学生在观察、操作、比较中充分感受体积与容积的意义,从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体现了以下几点: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一、借助情境,初步感知体积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二、在观察、操作、比较活动中,促进学生对体积概念的理解三、观察比较,促进学生对容积概念的理解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同步教案】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1.4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表格式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实验,体会体积的概念,通过演示,体会容积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一 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和体积单位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通过实验,体会体积的概念,通过演示,体会容积的概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激情,探究新知,巩固练习,评价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