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12《与朱元思书》第2课时PPT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6013210/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教学ppt课件
展开CONTENTS 教学目录
上节课了解了作者、“骈文”的特点以及重点字词,并且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赏析《与朱元思书》。
1.品读文章的第1段,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3.作者第2—3段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异”表现在哪里?“奇”表现在哪里?
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③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作者分别从什么感官角度来描绘富春江的奇山异水?
①视觉:山峰、树木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5.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树木茂密。这两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给人欣欣向荣、积极向上之感。
6.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其中一种手法,结合文章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示例一:写水,采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既写出了江水的静态美,也写出了江水的动态美,动静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示了江水的千姿百态。
示例二:写山,通过感官描写,从视觉角度写山的形貌,从听觉角度写群峰中的各种声响,突出了山的生命活力。示例三: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写法,不仅写了眼前所见之景,还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的感慨。这些感慨将大自然的幽静安闲与世俗社会的喧闹繁杂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厌弃尘俗、热爱自然的思想情感。
本文从作者行船游江的真实感受起笔,着力描绘自富阳至桐庐一带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以鲜明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秀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倦仕途、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说一说,文中所写的山水“独绝”在哪里?
山水“独绝”在山奇水异。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万籁动听,光影多变。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如箭如奔马。
二、面对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有什么样的感想?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这种感慨由景而生,符合我们见到美景时的自然反应,反衬出景物的怡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鄙弃名利、寄情山水的情感和想要归隐山林、享受美景的愿望,也可能含有劝慰朱元思放下公务、享受美景之意。
三、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并指出其用法。1.任意东西2.横柯上蔽
向东或向西,方位名词作动词。
在上面,方位名词作状语。
3.负势竞上4.以为顺流下矣
向上,方位名词作动词。
向下,方位名词作动词。
四、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学者钱锺书认为其成就可与《水经注》中的写景段落相提并论。阅读课文以外的两“书”,进一步体会吴均写景文章的特点。
与施从事书 故鄣县东三十五里有青山,绝壁干天,孤峰入汉。绿嶂百重,清川万转。归飞之鸟,千翼竞来。企水之猿,百臂相接。秋露维霜,春萝被径。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信足荡累颐物,悟衷散赏。
【译文】故鄣县往东三十五里有座青山,陡峭的山崖高出天际,独立的山峰直入云霄。青翠的山峦重重叠叠,清清的河水千回万转。归来的鸟,争先恐后地飞来,喝水的猿猴,手臂相接。秋露变为霜,春草覆盖着小路。风雨突来时如同夜晚,鸡叫声连续不断。我深信这些景物可使人消除疲劳,怡养性情,内心领会,从而抒发赞美之情。
与顾章书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梅溪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幽岫(xiù)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lì),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幽居,遂葺(qì)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所乐,岂徒语哉!
初中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11* 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以动写静,侧面烘托,以静写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集体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集体备课ppt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与朱元思书,学习目标,背景链接,朗读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11* 与朱元思书课前预习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走近作者,写作背景,字词积累,同样的颜色,乘船随着江流漂荡,向东或向西,表示约数,独一无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