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B必修43.2.2半角的正切、余切和正弦教学设计
展开1 知识目标:会推导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并会用半角公式进行证明,求值和化简
2 能力目标: 会灵活运用公式进行推导变形
3 情感目标 灵活运用公式化繁为简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半角公式的推导方法和结构特征及应用公式求值,化简,证明
难点是用公式求值
(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复习二倍角公式,按课本知识结构设置提问引导学生动手推导出半角公式,课堂上在老师引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分析公式的结构特征,会根据公式特点得出公式的应用,用公式来进行化简证明和求值,老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积极探究。
反思:
重视新旧知识的联系,新知识在旧知识基础上形成并得到引申和发展,形成新知识的同时提升了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分情况讨论的思想,和化归的思想使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到提高。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意图
复习引入
复习 二倍角公式,提出问题,并引出新课
让学生默写二倍角公式,让学生思考二倍角公式的实质?学生练习求sin1200 Cs1200 tan1200。老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a可看作哪个角的2倍角?怎样用二倍角公式写出sina csa tana ?学生默写
以旧引新,注意创设问题的情景,通过设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
公式的推导
公式sin,cs
,tan的推导,
老师启发学生思考有时常用a的三角函数表示 的三角函数,比如sin,cs 可以用a的哪个三角函数怎样表示?学生推出结论
得到cs=
sin=
tan=
通过设疑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
公式的理解
(1)公式有何特点?如何记忆?
(2)公式有何用途?
老师:公式有何特点?如何记忆?
学生回答:
老师补充:
(1)可以把a看作二倍角来记
(2)公式用csa表示出cs sin tan的三角函数公式前的符号取决于所在象限(
3)公式可以用来化简,证明,求值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记忆培养学生能力。强调注意事项。根据公式特点分析应用
公式的应用
例1
求sin150
Cs150,tan150练习:
习题3-2 A 1
练习B,1
得规律
用根式求值时一般处理办法如下
①如果没有给出决定符号的条件,则在根号前保留正负两个符号
②如果给出a的具体范围时,则先求出所在范围,然后再根据所在范围选用符号
③如给出的角时某一象限的角时,则根据下表决定符号
sin
cs
tan
第一象限
第一,三象限
+,-
+,-
+
第二象限
第一,三象限
+,-
+,-
+
第三象限
第二,四象限
+,-
-, +
-
第四象限
第二,四象限
+,-
-, +
-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公式及其应用,明确公式的用法
公式补充
例2
求证tan==
老师引导学生证明得到结论。这两个结论也可以作正切的二倍角公式记忆,老师提问它和上面的公式对比有何特点?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补充
例2的结论也可以看作半角的正切公式,它是有理式,所以在计算时常用上面的根式,证明常用有理式形式。证明恒等式时有理式形式也常由右边写出左边,注意灵活运用。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公式特点并记忆。
理解半角正切的另一种形式,复习证明三角恒等式的方法,区分两种公式形式的不同用法
例题和练习
习题3-2B
3,(5)
求证=
老师:证明三角恒等式的方法?
学生:可以从左往右证,也可以从右往左证,也可以两边同时证,应化异为同
师:左有单角,二倍角。右为半角,所以两边统一为单角
同学自己完成。找一学生到前面写
半角正切第二种形式的应用,进一步复习三角恒等式的证明
小结
从知识,方法两个方面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半角公式的两种形式,要求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记忆公式的形式。特别注意运算时根式形式的符号选择。
具体问题中会选适当的形式解决。注意证明三角恒等式的证明方法
要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点和要达到的要求
布置作业
练习A,2,3
练习B2,3
对本节内容及时巩固
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案设计
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版新课标A必修4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教学设计
数学必修4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必修43.1.2两角和与差的正弦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