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常见的酸和碱
一.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学习目标及水平层次 学习内容 | 认知性目标 | 技能性目标 | 体验性目标 | 重点 | 难点 | ||||||
知道 A | 了解 B | 理解 C | 初步学习 | 初步学会 | 体验 | 认识 | 初步形成 | ||||
从组成上认识酸和碱 | 能从酸碱在水中的解离特点认识酸和碱的定义,能从解离的特点或组成上判断常见的酸和碱,建构“微粒观”。 | √ |
|
|
|
|
|
| √ | √ | √ |
能说出常见酸和碱的名称并写出其化学式。 | √ |
|
|
|
|
|
|
|
|
| |
联系生活从化学的角度初步认识酸和碱,感受化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形成学好化学、用好化学的意识。 |
|
|
|
|
| √ |
|
|
|
| |
从指示剂 认识溶液 的酸碱性 | 识记石蕊和酚酞溶液在酸、碱性溶液中显示的颜色,了解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的方法。 |
| √ |
|
|
|
|
|
| √ |
|
了解科学家发现指示剂的历史,体会科学家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 |
|
|
|
|
|
|
|
|
|
| |
通过相关的实验现象得出指示剂变化规律,进一步学习归纳的科学方法。通过自制酸碱指示剂,发展科学兴趣。 |
|
|
|
| √ |
|
| √ |
|
| |
从pH认识溶液酸碱性的大小 | 了解用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
|
√
|
|
|
|
|
|
|
√
|
|
二.设计思路
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分为三个部分。以生活中的酸和碱导入,首先从组成上认识酸和碱,初步从微观角度解释酸和碱,构建“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认识新物质的思维。然后从指示剂角度定性地认识酸性和碱性溶液,使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在指示剂部分,学生在第三单元和第六单元中,已知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紫色石蕊遇到酸性溶液变红的性质,此环节以旧知迁移到新知,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该环节中有分组实验,学生自主探究准备的花瓣浸出液能否作为酸碱指示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最后定量从pH认识酸碱度,并了解学习酸碱度对生活生产的意义。对书本原来的教学顺序有一定的调整,教学容量较大,在转折过渡和解释分析的环节要精细化。
三.教学流程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上一周学习了活泼金属可以与酸反应,那么同学说对酸有怎样的了解呢?大家知道哪些酸呢? 【图片】生活中的酸 | 回答:盐酸、硫酸、碳酸饮料、柠檬酸、苹果汁、醋酸 | 从生活的物质入手,导出主题。 |
| 那同学们有接触过“碱”吗? 其实呀,在生活中碱也并不陌生,比如我们使用的肥皂就是碱,用起来的时候感觉滑滑的,厨房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也是碱,吃的皮蛋也是碱,口感上感觉涩涩的。 是的,这些都是我们直观感受到的酸和碱。 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化合物中另外两种类别物质——酸和碱,依次从三个层面深入学习酸和碱。 | 有的话举例, 回答:没有
互动:肥皂用起来滑滑的,皮蛋涩涩的。 |
|
从组成上认识酸和碱 | 【溶液的导电性】了解下酸和碱在水溶液中怎样的性质。 【介绍实验药品】导电性实验六种物质中,盐酸、硫酸属于酸,从名称上读作某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碱,名称上读作氢氧化某。
介绍导电性实验装置,断路时灯泡不亮,使用导线将电极棒连接的话,灯泡亮了,撤掉电极棒间的导线改为投入稀盐酸溶液中,观察现象。 (做一个稀盐酸溶液的导电性试验,其他溶液转为播放视频)
Q:为什么溶液能导电了? 金属具有导电性,因为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核外有电子,电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定向移动,所以金属可以导电。盐酸溶液中的溶质HCl,在溶液中是怎么样的存在呢?溶液为何能导电呢? 【flash微观图】展示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微观图,学生说出其中含有的微粒。 【解释】这些酸和碱在溶液中能解离出离子,离子带电荷,在电流作用下定向移动,所以可以导电。 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乙醇是有乙醇分子构成的,在水溶液中没有解离出离子,所以水和乙醇不能导电。
【提问】通过微观动图,大家观察酸和碱各自具有什么共同点呢? 【定义】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氢离子和酸根离子,且所有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酸。 在水溶液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和金属离子,且所有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称为碱。 Eg:判断NaHSO4、Cu2(OH)2CO3是否属于酸或碱。 →观察化学式,简单辨别酸和碱。 |
【阅读】书P57实验10-7 在书上写出化学式。
【观察】水、乙醇不导电,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导电、盐酸硫酸导电 【导学案】填写现象
【回答】有带电的微粒。
【回答】HCl在溶液中解离出H+和Cl-,H2SO4在溶液中解离出H+和SO42-,NaOH在溶液中解离出Na+和OH-离子,Ca(OH)2在溶液中解离出Ca2+和OH-。
【观察】酸均解离出氢离子,碱均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
从宏观名称角度简单认识酸和碱。
导电性试验增加导线使小灯泡发光的操作,可以引导学生从微粒角度解释溶液能导电的原因。 演示一个实验,使学生对溶液导电性有更直观的认知,其他溶液转用视频播放,节省时间。
借助flash动图,帮助学生从微观层面理解溶液的导电性以及从微观角度认识酸和碱。
从符号(化学式)角度认识酸和碱。
|
从指示剂认识酸碱性 | 【过渡】酸的水溶液是酸性的,碱的水溶液是碱性的。宏观上除了名称之外,还有什么化学办法来鉴别酸和碱吗? 我们学习过哪些指示剂? 像紫色石蕊、无色酚酞试剂都叫做酸碱指示剂。酸碱指示剂最早是由英国科学家波义耳发现的。波义耳酷爱紫罗兰这种花朵,在实验室也摆了很多,一次意外不小心将浓盐酸撒到心爱的紫罗兰上面,观察到紫色花瓣变红了,在这个契机下,他深入挖掘,发现许多植物花瓣的浸出液遇到酸性和碱性溶液都会变色,当然石蕊是变色效果最好的,这就是最早期的酸碱指示剂,也一直沿用至今。 今天我们来全面认识下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遇到酸性、碱性溶液分别会有什么现象。 【演示实验】实验10-1 点滴板上分别滴加稀盐酸、白醋、苹果汁(提前现磨)、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再分别滴加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试剂,观察。
【板书】记录现象的特征颜色。
Q:是不是所有的花瓣浸出液都能作为指示剂?什么样的试剂可以作为酸碱指示剂? 【分组实验】请同学们利用大家收集的浸出液,探究是否可作为指示剂。 【小结】 判断能否作为指示剂的依据是:遇到酸性和碱性溶液要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很多花瓣的浸出液都可以作为指示剂,其中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酞指示剂的效果显著,常用于实验室鉴别酸性和碱性溶液,请同学记住它们的不同显色情况。 | 【回答】 做实验 指示剂
【回答】紫色石蕊遇酸性溶液变红,无色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
【观察现象】 滴加紫色石蕊: 稀盐酸、白醋、苹果汁中紫色石蕊变红,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变蓝色; 滴加无色酚酞: 稀盐酸、白醋、苹果汁中无色酚酞不变色,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变红色。
【实验】分别滴加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石灰水于点滴板,再滴加花瓣浸出液,观察颜色是否有改变。 【分组汇报】 |
回忆已经学过的指示剂颜色变化情况,有助于后续的学习与记忆。 简单介绍化学史,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感悟生活在处处有化学,要善于观察、敢于探究与思索。
从定性角度借助指示剂认识溶液的酸碱性。
通过学生分组实验,亲身感悟指示剂的作用。 |
从pH认识酸碱度 | 【过渡】使用指示剂可以帮助我们定性地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是我们也观察到同样是酸或者碱,指示剂颜色深浅也会有差异,也就是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有差异,所以我们要定量的认识酸碱度。就像溶液的溶解度表示溶液的溶解性大小,酸碱度就是指溶液酸碱性的大小,我们用pH来表示。 【提问】通过预习,同学们对pH有哪些认识? 【pH试纸的使用】 演示:将pH试纸放在干燥洁净的表面皿,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溶液于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比。 pH试纸只能读取整数,现在可以使用更加精密化仪器测定pH,比如pH计、传感器等。 【酸碱度的意义】人体健康的监测:胃酸、体液;大气环境:雨水的pH(正常雨水pH≈5.6,因为溶解了二氧化碳);农业土壤等。 |
【回答】 pH大小从0-14, pH=7溶液显中性, pH<7溶液显酸性, pH>7溶液显碱性。 【观察度数】
【互动回答】 |
定量认识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
巩固与总结 | 本节课,我们学会从组成上认识辨别酸和碱,继而借助指示剂鉴定溶液的酸性和碱性,利用pH试纸可以定量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强弱。 【校本作业】 |
【练习巩固】完成导学案校本作业 | 总结课堂内容,练习强化。 |
五.板书设计
| 酸 | 碱 |
| |
一.从组成上认识酸和碱 | 盐酸 硫酸 HCl 、H2SO4
H+ Cl- SO42- (酸根离子) |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NaOH、Ca(OH)2
Na+ Ca2+ OH- (金属离子) | 宏观
符号
微观 | |
二.从指示剂认识酸碱性 | 紫色石蕊 | 红色 | 蓝色 | 定性 |
无色酚酞 | 无色 | 红色 | ||
三.从pH认识酸碱度 |
| 定量 |
六.教学反思
(一)可取之处:
1.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先从“宏-微-符”三个角度认识酸和碱,再从定性到定量角度,分别认识酸碱性和酸碱度,层层递进,重视知识的传授,同时培养素养。
2.对教材的调整合理。教学设计打破教材的编排,进行了单元备课,对教材进行了重新整合,试图使学生对酸和碱以及酸性和碱性有更完整的认识。
3.注重实验教学。课堂中演示实验搭配视频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教学。本节课使用了白板、投屏直播、截图、拍照讲解、flash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和资源,提高了课堂趣味和效率。
(二)改进的地方:
1.适当降低课堂容量。课堂实施过程中,由于课堂教学容量较大,致使部分“点”的教学难于深入。另外,在学生分组实验后,给予学生汇报、思维拓展的时间较少。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宜增加几组反馈,提高课堂趣味性,或者可以增加让学生提前准备生活用品测pH的活动,强化pH试纸的规范操作。
2.进一步优化演示实验。演示实验部分可以更加规范,比如使用镊子取用pH试纸;做足准备,课前将仪器彻底清洗干净(指示剂测定溶液酸碱性实验中的变色对装置的要求高);使用现磨的苹果汁有颜色,对实验有干扰。
3.继续坚持板书设计、信息资源的收集和整合、讲练结合的教学策略。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5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1节 金属的性质和利用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置换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2节 常见的酸和碱教案设计,共7页。
初中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5.2 酸和碱的性质研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梳理,典型例题,思维误区点拨,解决疑难问题,趣味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