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同步训练题
展开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2课时 大气的水平运动
教材第32页活动
(1)甲地的气压梯度大于乙地。理由是同样的距离内,甲地的等压线比乙地密集。
(2)画图略。(提示:甲地的风向以偏北风或西北风为主,乙地的风向以偏南风或东南风为主。)
eq \x(学)eq \x(业)eq \x(达)eq \x(标)
下图为南半球某地某日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甲地气流上升
B.乙地是低气压中心
C.a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
D.c地位于高压脊部位
解析:分析等压线分布可知,甲为高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乙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a地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弱;c地位于低压槽部分。
答案:B
2.图中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从甲地到乙地的气流方向实质上就是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气流从高压中心甲流向低压中心乙的过程中,在南半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应斜穿等压线。①②流入低压中心乙的过程中气流与等压线垂直,④在流出高压中心甲时与等压线垂直,均不正确。
答案:C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据此回答3~4题。
3.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b点的风向和甲处的气压场分别为( )
A.北风 高压 B.西风 高压
C.北风 低压 D.西风 低压
解析:b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下,会形成北风;甲处在气压场中心,等压线数值由内向外降低,为高压。
答案:A
4.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则图中a、b、c、d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
A.a>b>c>d B.d>c>b>a
C.d>a>b>c D.c>b>a>d
解析: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由题干中①>②>③>④>⑤及a、b、c、d在图中的位置即可判断出风速的大小关系。
答案:A
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风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条件下,风向和风速都是不同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只影响风向而不影响风速的力是( )
A.只有地转偏向力
B.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
解析:由于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故它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答案:A
6.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和风向的是(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实线箭头表示风向,度数表示经纬度)( )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B图所示为北半球近地面的风,在方向上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并与等压线有一定交角。
答案:B
7.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乙>甲>丁>丙
C.甲>乙>丁>丙 D.乙>甲>丙>丁
解析:若代表温度,按对流层温度分布规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a>b>c>d>e,再根据等温线的分布,乙为热源,气流上升,为低压,甲为冷源,气流下沉,为高压,气压值甲>乙>丁>丙。
答案:C
8.读等压线图(单位:百帕),回答问题。
(1)假设本图是近地面等压线图,A处吹东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2)假设本图是高空等压线图,A处吹正南风,则A点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3)在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情况下,A点吹________风。
(4)B点与C点相比,风速较大的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风是指大气的水平运动,其方向受三种力的影响,即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当三种力平衡时,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已知风向为东北风,逆向推理可知A点位于南半球。第(2)题,假设条件是“高空等压线”,因此可以不考虑摩擦力,根据已知风向同样可以逆向推理得知A点位于北半球。第(3)题,解答的关键是排除定向思维的干扰,因为题干已说明不考虑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在这个假设条件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第(4)题,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
答案:(1)南 (2)北 (3)东 (4)B
eq \x(能)eq \x(力)eq \x(提)eq \x(升)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根据下图回答9~10题。
9.①②③④四幅等压线图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风力的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本题图上等压线疏密程度一样,且比例尺相同,则等压线气压差越大,风力就越大。
答案:C
10.②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解析:过P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北半球风向右偏,偏转成东北风。
答案:A
下图为某山区降水量日变化统计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图中显示的降水特点是( )
A.山顶昼雨少
B.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大
C.河谷盆地夜雨多
D.从河谷盆地到山顶,日降水量减少
解析:读图可知山顶降水达到最大值对应的时刻是16点,而12点降水也较多,故A错;读图可知河谷盆地日降水量变幅为10 mm左右,而山顶日降水量变幅为13 mm左右,故B错;读图可知河谷降水达到最大值对应的时刻是0点,而4点降水也较多,故C对;读图可知山顶降水比河谷盆地降水要多,故D错。
答案:C
12.造成山顶与河谷盆地降水日变化差异的直接原因是( )
A.地形起伏 B.太阳辐射
C.植被状况 D.热力环流
解析:由于冷热不均,白天山顶气温比同海拔山谷的地方高,垂直方向气流以上升为主,故白天山顶降水比河谷盆地多;夜晚山顶气温比同海拔山谷的地方低,垂直方向气流以下沉为主,山谷垂直方向气流以上升为主,故夜晚山顶降水比河谷盆地少。故直接原因为热力环流。
答案:D
读某地等压线图,图中箭头线表示风向,据此完成第13题。
13.关于甲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的高压中心 B.北半球的低压中心
C.南半球的低压中心 D.南半球的高压中心
解析:从B地风向可知甲地为南半球的高压中心。
答案:D
14.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________。
(2)图中①、②两处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①地比②地________。
(3)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气流上升的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4)图中A、C两处相比,________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右偏,即为当地风向。第(2)题,①②地的气压值分别为998<①<1 000,1 012<②<1 014,显然①<②。第(3)题,①为低压中心,气流上升。第(4)题,A、C两处相比,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较大。
答案:(1)C (2)低
(3)① 近地面气压低时气温高,多上升气流。
(4)A 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第2课时同步测试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此刻,②地的风向是,此时,③地,此时,M海域的天气状况为,读锋面气旋图,完成下列各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节 大气圈与大气运动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表示的是,关于该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湖陆风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下图中环流形式不 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课时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3课时一课一练,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③④四处的风向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