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地理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2.1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一)
设计
教师
罗兆旭
授课
教师
时间
10月20—26日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大气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难点:热力环流等压面表现形式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教具
学案、PPT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2.受热过程
(1)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反射,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 和吸收。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
使大气增温,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3)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但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所以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水汽、CO2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不致使地面辐射的能量散失(使大气增温)。
②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的部分损失。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 纬度间的 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 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 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
近地面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B A C
冷却 受热 冷却
3.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
B A C
冷却 受热 冷却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山谷风
2)海陆风
3)城市风(热岛效应)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课题
2.1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一)
设计
教师
罗兆旭
授课
教师
时间
10月20—26日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教学
目标
掌握大气受热过程原理
掌握热力环流原理及其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大气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
难点:热力环流等压面表现形式
教法
三维立体互动教学模式
教具
学案、PPT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激趣导入】
【教学目标】
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能量来源:
2.受热过程
(1)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 或反射,大部分到达
并被地面 和吸收。
(2)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 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 ,
使大气增温,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3)大部分太阳短波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但地球大气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得较少,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得比较多,所以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①大气强烈吸收地面辐射(水汽、CO2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将能量贮存于大气中,不致使地面辐射的能量散失(使大气增温)。
②大气逆辐射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的部分损失。
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标定向,展示考点
学生看书或学案回答问题。教师举出实例讲解易错易混知识。
小组合作探究: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合作探究,总结知识点。然后小组代表演示成果。
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质疑,师生质疑把本节课知识真正掌握。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 材 处 理
师 生 活 动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 纬度间的 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 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同一水平面上 差异
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空
近地面
低 高 低
高 低 高
B A C
冷却 受热 冷却
3.热力环流形成的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
B A C
冷却 受热 冷却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山谷风
2)海陆风
3)城市风(热岛效应)
重点变式,拓展延伸
主动实践,感悟方法
快速反馈,教学反思
限时独立,互批自改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