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练习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768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练习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768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练习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582768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测试题
展开课时作业 8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等压线是某一水平面上气压相同各点的连线。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等压线图(单位:百帕)中,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 )
2.B图(北半球)中P地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2.解析:第1题,C、D图中气压梯度大于A、B图中,且C图中P处等压线最密集,故P点所在位置风力最大的是C图。第2题,P点在北半球,北部为高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故P点的风向为东北风。
答案:1.C 2.A
[2019·青岛一中期中]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单位:hPa)”。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字母依次是( )
A.a、b、c、d B.a、b、d、c
C.b、a、d、c D.c、b、a、d
4.图中决定风速大小的力主要是( )
A.a、d B.c、d
C.a、c D.b、d
3~4.解析:第3题,图中a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右偏,c应为风向;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第4题,水平气压梯度力a和摩擦力d是决定风速大小的力。
答案:3.B 4.A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6.解析:第5题,该图是北半球等压线分布图,风向是由高压吹向低压,且与等压线斜交,根据图中风向情况,由高压吹向低压且右偏的只有③箭头。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③点附近的等压线最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最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故其风力最大。
答案:5.C 6.C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读图回答7~8题。
7.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8.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7~8.解析:第7题,P地周围地区属于高温地区,相应气压较低,N地气温较P地低,气压应高于P地,风由N地吹向P地,北半球右偏,形成东南风。第8题,M、P、N一线中,P地属于热低压的中心区,近地面等压面向下凹陷,对应上空等压面向上凸出,故与③图相符。
答案:7.B 8.C
9.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北半球高空的风向应与等压线平行,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右偏,应为西风,而飞机是自东向西飞行,所以飞机逆风飞行。
答案:B
下图示意“2018年10月12日18时的某区域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10~11题。
10.甲乙两地气压差值不可能是( )
A.18百帕 B.25百帕
C.14百帕 D.15百帕
11.乙地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10~11.解析:第10题,图中相邻等压线的气压差为4百帕。因相邻的等值线其数值相等或差一个定值,可判断图中甲地等压线数值可能为1 004或1 008百帕。等值线两侧数值取值范围不同。图中乙地气压在1 020~1 024百帕之间。若甲处等压线数值为1 004,则甲地气压介于1 000~1 004百帕之间,甲、乙气压相差16~24百帕;若数值为1 008,则甲地气压介于1 008~1 012百帕之间,甲、乙两地气压相差8~16百帕。第11题,根据图中经纬网数据及海陆轮廓判断图示范围为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利用等压线图上风向的画法,可判断乙地此时吹西南风。
答案:10.B 11.C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近地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完成12~13题。
12.N地风向为(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13.M、N、P、Q四地中,风力最强的是( )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12~13.解析:第12题,由题意可知,P地气压低于N地,则N地的气压梯度力垂直于N处的等压线,由北指向南;根据纬度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右偏,因而N地风向为东北风。第13题,四地中,Q地等压线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答案:12.A 13.D
二、综合题
14.下图是“某气象局绘制的某日10时近地面的气压与气流状况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M、O、P三个气压中心,其中高压中心是______。
(2)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半球,说明判断依据。
(3)图中②③④三处中,风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图中箭头①处画出气流所受的力。
(5)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甲—乙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解析:第(1)题,从图中气流运动方向可知P为高压中心。第(2)题,从气流向右偏转可知图示地区为北半球。第(3)题,③处等压线最密集,风力最大。第(4)题,①处受力情况: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垂直于风向并且在其右侧,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且位于风向左侧。第(5)题,甲—乙沿线近地面M、O为低压中心,等压面向下凹,其对应高空等压面向上凸。
答案:(1)P
(2)北 水平气流向右偏转。
(3)③ 等压线最密集
(4)如图:
(5)D
15.下图为“北半球某地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压分布看,甲处是________,乙处是________。从气压分布状况看,甲、乙两处之间最大气压差可能为________hPa。( )
A.59<P<60 B.60<P<61
C.64<P<65 D.50<P<51
(2)如果A气压中心的形成与地形有关,则该地形可能是________。
(3)丙处与丁处相比,________处的风力较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的风较温暖湿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气压状况可知甲处是高压,乙处是低压。从气压值可知甲、乙两处气压差在50~60 hPa之间,故最大值选A。第(2)题,从等压线数值可知A为低压,它可能是山地。第(3)题,丙处等压线密集,风力较丁处大。丁处多吹偏南风,温度较高。
答案:
(1)高压 低压 A
(2)山地(山峰、高地)
(3)丙 丙处等压线比丁处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丙处的风力较大 丁 丁处多吹偏南风(风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
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一课一练,共6页。
地理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地理必修1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综合与测试课堂检测,共1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1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同步练习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