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4 古代的经济政策一等奖ppt课件
展开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历史必修二
“一切文明民族都是从土地公有制开始的。”——恩格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 文公下》
国王代表所有贵族占有土地
①春秋时期各国税制改革(鲁国前594年初税亩、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实际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进步,私田大量产生
②周室衰微,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发展
②战国变法(秦国商鞅)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国家(皇室)土地所有制
封赐给官僚贵族分配给农民耕种农民向国家纳税
出租给农民耕种 农民向地主交租
农民自主经营向国家纳税
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古者税民不过什一……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现象:土地兼并,两极分化严重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危害:影响国家赋税收入,引起社会动荡不安。
历朝统治者采取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
北魏至唐前期实行均田制
明朝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赋税(鱼鳞图册)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通过抑制兼并,维护小农经济,巩固统治,但只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还有: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一条鞭法;清朝摊丁入亩制度
结合所学,思考:土地制度演变的实质是什么?
氏族公社所有奴隶制国有制(井田制)封建土地私有制
实质:是生产力的发展变化; 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是社会性质的变化。
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1)根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2)社会上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甚至危及封建政权统治等问题。
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
(2)西汉武帝时重农抑商的发展
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管控物价; 加重商税;颁布贱商令:禁止商人穿华服、乘车 马,及子孙做官。
①汉初因长期战乱而经济凋敝,富商大贾囤积居奇,操纵物价; ②商人借财力与王侯勾结,扰乱行政; ③商人兼并小农导致百姓流亡。
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
①明太祖和清雍正帝沿袭“重本轻末”观念,劝课农桑;②继续推行专卖政策,垄断盐茶经营; ③向私商征重税; ④明初继续推行“贱商令”;限制商贾穿绸纱,家用银器等。
影响:①破坏工商业的正常经营; ②不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工商业的兴盛,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了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②也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①不利于商业发展,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也受到限制;②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进步,阻碍了社会进步。
(1)原因 : ①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 ②明太祖担心流亡海上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统治,实行海禁。(2)措施:禁止私人出海互市,只许官方外贸。
(1)原因: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2)措施:①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②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三、 “海禁”与“闭关锁国”
1. 明初推行海禁政策
2. 清初厉行“海禁”
海禁政策: 明清初年两代严禁私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闭关政策: 严格限制(不是禁绝)对外贸易,即只准在“公行”中进行,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
闭关政策则更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
1793年,英国为了建立与中国的通商关系,派马戛尔尼访华。乾隆帝十分高兴地接见了马嘎尔尼,但是乾隆把他当作一个藩属的贡使看待,要他行双膝下跪之礼。马戛尔尼最初不答应,后来有条件的答应。他的条件是:将来中国派使到伦敦去的时候,也必须向英王行跪拜礼,或是中国派员向他所带来的英王的画像行跪拜答礼。最终他以单膝下跪的形式朝见了乾隆帝。乾隆帝很不高兴,接见以后,就要他离京回国。至于英国所提出的通商要求,乾隆帝的回答是:“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从而拒绝了英国通商要求。
阅读以上故事,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清朝依然固守“闭关锁国”的政策呢?
直接原因:外部威胁的严重性;封建经济繁荣。 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决定的。
(1)一定程度上防范殖民侵扰,维护主权,保护封建经济。 (2)放弃丰厚的外贸税收,减少重要的财源。(3)丧失外贸主动权,直接导致造船航海事业衰落。(4)妨碍海外市场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5)堵塞中外交流,不利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终至被动挨打。
3. 清朝“闭关锁国”的评价: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土地制度的演变,材料一,“重农抑商”,重视农业,限制商业和手工业,中西方近代历史对比,本课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2 经济史4 古代的经济政策备课ppt课件,共4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3 文化史第22课 文学的繁荣备课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雪莱《西风颂》,历史背景,英国诗人华兹华斯,德国作家席勒,浪漫主义文学,德意志,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唐璜》,作者和作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