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2)学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746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2)学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746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2)学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58746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1)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1)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2)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9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 学案 学案 7 次下载
-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二节同步练习(含答案) 试卷 10 次下载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盂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学案
展开分离定律中的特殊类型
重难点
题型
分值
重点
从性遗传、复等位基因的遗传
非选择题
3-4
不完全显性、致死问题
难点
从性遗传、复等位基因的遗传
不完全显性、致死问题
核心知识点一:从性遗传、复等位基因遗传
1. 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又称性控遗传,生物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这种现象主要通过性激素起作用。例如人类的秃顶,该性状有一对遗传因子B、b控制,遗传因子组成为BB的个体不论男女均表现正常,遗传因子组成为bb的个体不论男女均表现为秃顶,遗传因子组成为Bb的个体在男女中呈现表现型差异,在男性中为秃顶,在女性中为正常。再如2017年考查的某种羊的有角和无角性状,公羊中遗传因子组成为NN或Nn的表现为有角,nn无角;母羊中遗传因子组成为NN的表现为有角,nn或Nn无角。
问题探讨1:若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则理论上,子一代群体中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
提示:多对杂合体公羊与杂合体母羊杂交,遗传因子组成情况为:Nn×Nn,其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以及表现出的性状为:
子代遗传因子组成以及比例
1/4NN
2/4Nn
1/4nn
公羊表现的性状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表现的性状
有角
无角
无角
由此可以看出:公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3:1;母羊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角:无角=1:3。
问题探讨2:如果双亲中有一方秃顶,孩子一定秃顶吗?
提示:不一定,如果父亲秃顶,遗传因子组成为Bb或bb,如果孩子为女孩且遗传因子组成为BB或Bb,则不秃顶。如果母亲秃顶,遗传因子组成一定为bb,如果后代为遗传因子组成是Bb的女孩,则不秃顶。
2. 复等位基因的遗传
(1)认识复等位基因
首先明确基因的概念,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叫做基因,两者描述的是同一结构。将生物表现出来的性状成为表型或表现型,将与表型相关的基因组成称为基因型。
一般情况下,控制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为一对等位基因,即A、a或B、b,但是某些性状由2种以上的基因控制,称为复等位基因。如ABO血型涉及IA、IB、i三种基因,复等位基因尽管有多个,但其在每个个体的体细胞中仍然是成对存在的,而且彼此间具有显隐性关系,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2)复等位基因的遗传(以血型的遗传为例)
人类ABO血型的决定方式如下:A型血的遗传因子组成为:IAIA、IAi;B型血的遗传因子组成为IBIB、IBi;AB型血的遗传因子组成为IAIB;O型血的遗传因子组成为ii。
由此看出:IA、IB对i为显性,两者同时存在时只显示IA或IB控制的性状,但是IA与IB 同时存在时表现出两者的性状,这是共显性。
问题探讨1:如果一对夫妇中两个人都是A型血,孩子的血型会怎样呢?
提示:如果夫妇都是A型血,遗传因子组成或说基因型为IAIA或IAi,只要夫妻双方中有一方为IAIA,那么孩子中就一定会有IA,孩子均为A型血,如果夫妇双方的基因型均为IAi,孩子中会出现两种血型,A型和O型,且比例为3:1。
问题探讨2:如果夫妻双方一个A型血、一个B型血,却有一个O型血的孩子,分析原因?他们还会有哪种血型的孩子?
提示:如果有O型血的孩子,说明双亲职工都含有i,夫妇的基因型均为杂合子,即IAi、IBi,除了O型血,他们还会有A型、B型、AB型三种血型的孩子。
例题1 已知牛的体色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为红褐色,aa为红色,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雄牛为红褐色,雌牛为红色。现有一群牛,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且雌:雄=1:1. 若让该群体的牛进行自由交配,则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是( )
A. 红褐色:红色=2:1 B. 红褐色:红色=4:1
C. 红褐色:红色=8:1 D. 红褐色:红色=4: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从性遗传的内容,难度较大。根据题意可知,亲本的基因型及概率:1/3AA、2/3Aa,且雌∶雄=1∶1,所以A的频率为2/3,a的频率为1/3。自由交配的子代中基因型AA占2/3×2/3=4/9,Aa占2×2/3×1/3=4/9,aa占1/3×1/3=1/9,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中有1/2为红褐色(雄牛),1/2为红色(雌牛),因此,子代中红褐色个体占4/9+1/2×4/9=2/3,则红色占1/3,即红褐色∶红色=2∶1,B、C、D错误,A正确。
例题2 某异花传粉植物有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花色,分别由Ca、Cb、Cc、Cd、Ce基因控制。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如下实验,据表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三组实验的六个亲本都一定是杂合子
B. 该植物与花色有关的基因型共有15种
C. 让F1中浅红色个体随机交配,后代浅红色个体中纯合子和杂合子所占比例相等
D. 若该植物花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则实验结果与上表不符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问题,难度较大。根据题意知,该植物的花色由复等位基因控制,由表格信息可以知道,浅红色个体与浅红色个体交配,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出现白色,说明浅红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如果浅红色用Cb基因表示,浅红色基因型是CbCb、CbCa,白色的基因型是CaCa;红色与深红色杂交,后代出现红色、深红色、白色,比例是2:1:1,说明深红、红色对白色是显性性状、深红对红色是显性性状,亲本基因型是CeCa、CdC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是CeCd:CeCa:CdCa:CaCa,CeCd、CeCa是深红色,CdCa 是红色,CaCa是白色,且深红对红色是显性深红、红色对白色是显性;浅红色与红色杂交,后代出现粉色:红色=1:1,说明红色对粉色是显性、粉色对浅红是显性,如果粉色基因用Cc表示,亲本浅红色的基因型是CbCb,红色的基因型是CdCc。据分析可知,实验组别3中,亲本浅红色的基因型是CbCb为纯合子,A错误;花色受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组复等位基因(白色、浅红色、粉色、红色和深红色五种花色,分别由Ca、Cb、Cc、Cd、Ce基因控制),且呈完全显隐性关系(Ca>Cb>Cc>Cd>Ce),所以控制花色的基因型中,纯合子的基因型有5种,杂合子的基因型有5×4÷2=10种,共15种,B正确;杂交组合1中,亲本浅红色是杂合子,子一代浅红色的基因型是CbCb:CbCa =1:2,产生的配子的类型及比例是Cb:Ca=2:1,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CbCb:CbCa :CaCa=4:4:1,浅红色个体中CbCb:CbCa=1:1,C正确;由分析可以知道,该植物的花色由复等位基因控制,不是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正确。
核心知识点二:不完全显性与致死问题
1. 不完全显性
在生物的遗传中,如果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的性状与亲本之一完全相同,则为完全显性;如果F1的性状介于两个亲本之间,则为不完全显性;如果同时表现两个亲本的特点则为共显性。例如:纯合的红花与白花个体杂交,如果F1为红色,则属于完全显性;如果F1为粉红色,则属于不完全显性;如果表现为红白相间,则属于共显性。
问题探讨:某自花授粉植物的红色个体中有比例相等的纯合子和杂合子,且杂合子红花个体自交的后代中红花:粉红花:白花=1:2:1,自然状态下,后代中红花与白花的比例是多少?
提示:设相关基因为A、a,植株中红花个体的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2AA、1/2Aa或1/2aa、1/2Aa,自交后AA、Aa、aa的比例为5:2:1,因此红花与白花的比例为5:1或1:5。
2. 致死问题
在某些特殊的植物或动物群体中,某些致死基因导致遗传分离比发生变化。
(1)隐性致死:隐性基因纯合时对个体有致死作用,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红细胞异常,使人死亡);植物中的白化基因,使植物不能形成叶绿素,从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若某生物中存在这样的现象,会出现杂合的显性个体杂交,后代没有隐性纯合子,或是后代只有一种表现型。
(2)显性致死:显性基因具有致死作用,如人的神经胶质症(皮肤畸形生长,智力严重缺陷,出现多发性肿瘤等症状)。显性致死又分为显性纯合致死和显性杂合致死,若为显性纯合致死,杂合子自交后代显∶隐=2∶1。若为显性杂合致死,在生物群体中往往都是显性和隐性纯合子。
(3)配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配子时期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有生活力的配子的现象。如具有某基因型的个体与其他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别,就说明某些基因可能导致配子致死的现象。
(4)合子致死:指致死基因在胚胎时期或幼体阶段发生作用,从而不能形成活的幼体或个体的现象,显性致死、隐性致死都存在。
例题1 大豆子叶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深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浅绿色,基因型为aa的个体呈黄色,黄色个体在幼苗阶段死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深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后代全为深绿色
B. 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不会产生黄色子代
C. 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其成熟后代有深绿色和浅绿色,且比例为l∶1
D. 浅绿色植株自花传粉,其成熟后代的基因型为AA和Aa,且比例为1∶2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不完全显性和致死现象的遗传,难度较大。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大豆植株的颜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因素。Aa自交后代有AA、Aa和aa,但aa黄色植株会在幼苗阶段死亡。深绿色基因型是AA,为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A正确;浅绿色基因型是Aa,自交后代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aa=1:2:1,会产生黄色后代,只是黄色后代幼苗期死亡,B错误;若浅绿色植株与深绿色植株杂交,即Aa×AA,则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 = 1:1,即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绿色:浅绿色=1:1,C正确;浅绿色植株连续自交,即Aa×Aa,则成熟后代为AA:Aa=l:2,D正确。
例题2 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黄色(A)对灰色(a1)、黑色(a2)为完全显性,灰色(a1)对黑色(a2)为完全显性,且存在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下列相关杂交及其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
B. 该群体中黄色鼠有2种基因型
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鼠的比例一定为1/2
D. 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8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某些个体致死对遗传的影响,难度中等。根据题意可知,控制鼠体色的基因有A、a1、a2,它们属于复等位基因,在某一个体内,控制体色的基因只有两个。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杂合黄色鼠杂交,根据分离定律,后代应出现三种基因型,且比例为1∶2∶1,由于存在A纯合胚胎致死现象,后代的分离比接近2:1,A正确;该群体中黄色鼠有Aa1、Aa22种基因型,B正确;黄色鼠Aa1与黑色鼠a2a2杂交,后代没有黑色鼠,C错误; Aa2鼠与a1a2鼠杂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为(1/4)×(1/2)=1/8,D正确。
(答题时间:30分钟)
1. 安哥拉兔的长毛与短毛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大量实验表明纯种的长毛兔和短毛兔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雄兔均表现为长毛,雌兔均表现为短毛,F1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短毛:长毛=3:1。据此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上的性别差异可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B. 一对长毛兔交配,子代可能出现短毛兔,且该短毛兔一定为雌兔
C. 一对短毛兔杂交出现了长毛兔,则这一对兔的后代长毛兔约占1/2
D. 安哥拉兔的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第一定律
2. 已知绵羊角的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基因型
HH
Hh
hh
公羊的表现型
有角
有角
无角
母羊的表现型
有角
无角
无角
A. 若双亲无角,则子代全部无角
B. 若双亲有角,则子代全部有角
C. 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
D. 绵羊角的性状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3. 人类 ABO 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O型,由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基因IA和IB对基因i是完全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 ABO 血型系统有6种基因型
B. 一个正常人体内一般不会同时含有三种复等位基因
C. 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遗传时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D. A型血男性和B型血女性婚配生下的孩子,其血型最多有4种可能
4. 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由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将纯种不同性状的扁豆杂交得到F1,然后自交得到F2,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不正确的是( )
杂交组合(亲本)
F1表现型及比例
F2表现型及比例
麻面A×麻面B
全部麻面A
麻面A:麻面B=3:1
麻面B×斑点A(或B)
全部麻面B
麻面B:斑点A(或B)= 3:1
斑点A×斑点B
斑点A、B混合
斑点A:斑点A、B混合:斑点B=1:2:1
斑点A(或B)×光面
全部斑点A(或B)
斑点A(或B):光面=3:1
A. —株扁豆的外皮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B. 光面扁豆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 亲本麻面A和斑点B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
D. 控制斑点A和B的基因是共显性关系
5. 在阿拉伯牵牛花的遗传实验中,用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 将F1自交后,F2中出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三种类型的牵牛花,比例为1:2:1,如果取F2中所有的粉红色的牵牛花与所有红色的牵牛花随机混合种植,进行自由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应该为( )
A. 红色:粉红色:白色=4:4:1 B. 红色:粉红色:白色=3:3:1
C. 红色:粉红色:白色=1:2:1 D. 红色:粉红色:白色=1:4:1
6. 家鼠的毛色受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且黄色对灰色为显性,含AA的胚胎致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无需测交实验,只看毛色即可知道个体的基因型
B. 黄色鼠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黄色鼠∶灰色鼠=2∶1
C. 黄色鼠与灰色鼠杂交能获得最大比例的黄色鼠
D. 黄鼠与黄鼠交配得到F1,F1自由交配一次得到F2,F2中黄鼠的比例是1/2
7. 科研人员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群体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A1(黄色)、A2(白色)、A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为A1对A2、A3显性,A2对A3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
B. 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
C. 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可能出现白色鼠
D. 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不可能出现三种毛色
8. 如果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基因型Aa的比例占50%,基因型aa的比例占25%。已知基因型aa的个体失去求偶繁殖能力,则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基因型aa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
A. 1/16 B. 1/9 C. 1/8 D. 1/4
9. 某种鼠的毛色由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其中A对a1和a2是显性,a1对a2是显性,在体细胞中这些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存在的毛色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现型
黄色
灰色
黑色
基因型
Aa1
Aa2
a1a1
a1a2
a2a2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 ×Aa2,则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为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则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
(3)假设进行很多Aa1×a1a2的杂交,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许多Aa2× Aa2的杂交,预期每窝平均生________只小鼠。
(4)现有一只黄色雄鼠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鼠,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该雄鼠的基因型?
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____________色雌鼠杂交。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③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④如果后代出现__________,则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
10. 某植物具有开红花和开白花之分,某实验小组以这种植物为实验材料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
父本
母本
子一代
第1组
一株开白花
一株开白花
开红花、开白花(数量未统计)
第2组
一株开红花
—株开红花
305开红花、98开白花
实验小组对该性状的遗传提出两种假说。
(1)假说一:植物的花色由三个等位基因A、a1和a2)控制,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开白花,其他情况均为开红花,A相对于 a1和a2为显性。如果该假说成立,第1组中子代性状分离比红花:白花为__________;则第2组中双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
(2)假说二:植物的花色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开红花,A+和 a都决定开白花,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则第2组的双亲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假说的合理性,第2组同学将F1中的开白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花色和数量。若F2中______,则支持假说一。若F2中______,则支持假说二。
(4)该植物开红花与开白花形状的遗传遵循______定律。
(5)叶片颜色有深绿(DD)、浅绿(Dd)、白色(dd),白色植株幼苗期会死亡。现有深绿和浅绿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植株相互授粉(自由交配)得到F2,请计算F2成熟个体中叶片颜色的表现型及比值_________________。
1. B 解析:本题考查从性遗传以及分离定律的应用,难度中等。假设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纯种的长毛兔和短毛兔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1雄兔均表现为长毛,雌兔均表现为短毛,说明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进而推知:F1的基因型为Aa,而且基因型为Aa的雄兔为长毛,基因型为Aa的雌兔为短毛,A错误;基因型为Aa的F1相互交配得到的F2中,雄兔长毛∶短毛=3∶1,雌兔短毛∶长毛=3∶1,说明基因型为AA的雄兔和雌兔的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为aa的雄兔和雌兔的表现型也相同,但基因型为AA和aa个体的表现型却不同,假设长毛由基因A控制,则长毛雄兔的基因型为AA或Aa,长毛雌兔的基因型为AA,二者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AA或AA和Aa,子代雄兔都是长毛,子代雌兔中AA为长毛,Aa为短毛,B正确;一对短毛兔杂交出现了长毛兔,则亲本短毛雄兔的基因型为aa,短毛雌兔的基因型为Aa,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1∶1,雄兔中Aa为长毛、aa为短毛,雌兔都是短毛,且子代雄兔∶雌兔=1∶1,所以这一对兔的后代长毛兔约占1/4,C错误;安哥拉兔的毛长短这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第一定律,即基因的分离定律,D错误。
2. C 解析:本题考查从性遗传以及分离定律的应用,难度中等。双亲无角,如果母羊的基因型是Hh,则子代公羊中会出现有角,A错误;双亲有角,如果公羊的基因型是Hh,母羊的基因型是HH,则子代中基因型为Hh的母羊无角,B错误;若双亲基因型为Hh,则子代公羊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3∶1,母羊中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3,所以子代有角与无角的数量比为1∶1,C正确;绵羊角的性状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D错误。
3. C 解析: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难度中等。根据题意“人类 ABO 血型系统有A型、B型、AB型、O型,由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决定,基因IA和IB对基因i是完全显性,IA和IB是共显性”分析,A型血的基因型有两种: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有两种:IBIB、IBi;AB型血的基因型有1种: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有1种:ii;三个复等位基因在个体中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由此分析可知,人类 ABO 血型系统有6种基因型,即IAIA、IAi、IBIB、IBi、IBIB、IBi、ii,A正确;一个正常人体内细胞中一般不会同时含有三条同源染色体,所以一般不会存在三种复等位基因,B正确;由于IA、IB、i三个复等位基因只能有其中两个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所以他们的遗传只能是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不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根据A型血男性和B型血女性的基因型类型,若他们的基因型分别为IAi、IBi,他们婚配生下的孩子,其血型最多有4种可能,即IAi、IBi、IA、IB、ii,D正确。
4. A 解析: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的遗传,难度较大。由表格信息可知,麻面A×麻面B,后代全是麻面A,自交得到子二代,麻面A:麻面B=3:1,说明麻面A对麻面B是显性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亲本是纯合子;麻面B×斑点A(或B),子代全是全部麻面B,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麻面B:斑点A(或B)=3:1,说明麻面B对斑点A(B)是显性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亲本是纯合子;斑点A×斑点B,子一代是斑点A、B混合,子一代自交子二代斑点A:斑点A、B混合:斑点B=1:2:1,说明是控制斑点A和B的基因是共显性,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亲本是纯合子;斑点A(或B)×光面,子一代全部斑点A(或B),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斑点A(或B):光面=3:1,说明斑点A(B)对光面是显性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亲本属于纯合子。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扁豆的多种外皮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各种等位基因属于复等位基因,A错误;光面扁豆是隐性性状,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正确;由分析麻面A对麻面B是显性,麻面B对斑点B是显性,因此麻面A对斑点B是显性,因此亲本麻面A和斑点B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C正确;由分析可知,控制斑点A和B的基因是共显性,D正确。
5. A 解析:本题考查不完全显性性状的遗传,难度中等。设控制牵牛花花色的基因是A、a,由纯合体红色牵牛花和纯合体白色牵牛花杂交,F1全是粉红色牵牛花,可知,A对a不完全显性,即Aa为粉色。设AA红色,aa白色。F2中粉红色的牵牛花Aa占2/3,红色的牵牛花AA占1/3,它们进行自由交配,产生的配子为A:a=2:1,根据棋盘法可知,后代中红色AA:粉色Aa:白色aa=4:4:1,A正确。
6. C 解析:本题考查致死现象的遗传,难度中等。黄色对灰色为显性,含AA的胚胎致死,故家鼠中只有Aa(黄色)和aa(灰色)的个体,故无需测交实验,只看毛色即可知道个体的基因型,A正确;黄色鼠基因型均为Aa,故自由交配的后代中黄色鼠∶灰色鼠=2∶1,B正确;黄色鼠(Aa)与灰色鼠(aa)杂交后代中黄色鼠占1/2,而黄色鼠(Aa)与黄色鼠(Aa)杂交后代中黄色鼠占2/3,C错误;黄鼠(Aa)与黄鼠(Aa)交配得到F1,F1中Aa∶aa=2∶1,若F1自由交配得到F2,F2中黄鼠的比例是1/2,D正确。
7. D 解析: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和某些个体的致死现象的遗传,难度中等。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且A1对A3(黑色)显性,A2对A3显性,所以黄色老鼠一定是杂合子,黑色老鼠一定是纯合子,A正确;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正确;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黄色老鼠都是杂合体,基因型为A1-,所以交配的子代中,1/4A1A1(致死)、2/4A1-(黄色)、1/4(白色或黑色). 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2/3,C正确;如果A1A3与A2A3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A1A2、A1A3(黄色)、A2A3(白色)、A3A3(黑色)三种毛色,D错误。
8. B 解析:本题考查致死现象以及分离定律的应用,难度中等。根据题意,由于aa的个体不能繁殖后代,能成为亲本的只有1/3AA和2/3Aa两种基因型,亲本产生的雌雄配子种类及比例均是2/3A、1/3a,则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后代中aa占1/9。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
9. (1)黄色、灰色 (2)Aa2、a1a2 1/8 (3)6 (4) 黑 观察后代的毛色 Aa1 黄色和黑色
解析: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的遗传和分离定律的应用,难度较大。
(1)若亲本基因型为Aa1 ×Aa2,则其子代的基因型为AA、Aa1、Aa2、a1a2,表现型为黄色或灰色。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说明亲本均含有a2,且其中一个亲本含有a1,一个亲本含有A,该对亲本的基因型是Aa2、a1a2,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1/4)×(1/2)=1/8。
(3)该鼠平均每窝生8只小鼠,进行许多Aa2× Aa2的杂交,由于AA纯合胚胎致死,预期每窝平均生8×(3/4)=6只小鼠。
(4)检测黄色雄鼠的基因型,应选择测交方法,让被测个体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实验思路:①选用该黄色雄鼠与多只黑色雌鼠杂交。
②观察、统计后代的毛色及比例。
结果预测:③如果后代出现黄色和灰色,则该黄色雄鼠同时含有A、a1,基因型为Aa1。
④如果该黄色雄鼠的基因型为Aa2,则后代会出现黄色和黑色个体。
10. (1)1:1 (2)Aa1和Aa2 Aa 和Aa (3) 开红花与开白花之比为1:1 全为开白花 (4) 基因分离定律 (5)深绿:浅绿=9:6(3:2)
解析:本题考查复等位基因、不完全显性、致死等性状的遗传特点,难度较大。
假说一:植物的花色由三个等位基因(A、a1和a2)控制,当a1和a2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白花,其他情况均为红花,A相对于a1和a2为显性,即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1a2,其他基因型均为红花植株。假说二:植物的花色由三个等位基因(A+、A、a)控制,其中A决定红花,A+和a都决定白花,三个基因的显隐关系为A+相对于A、a为显性,A相对于a为显性,即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或Aa,其余基因型均为白花。
(1)如果该假说成立,则第1组父本和母本的基因均为a1a2,则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1a1(红花):a1a2(白花):a2a2(红花)=1:2:1,因此子代性状分离比红花:白花=1:1;第2组后代红花与白花(a1a2)性状分离比为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1和Aa2。
(2)第2组:红花(A_)×红花(A_)→红花(A_):白花=3:1,且亲本不会出现A+,则子代中白花的基因型为aa,因此第2组的双亲基因型分别是Aa和Aa。
(3)第2组同学将F1中的白花植株自交得F2,并统计F2中花色和数量。若假说一成立,则F1中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1a2,其自交所得F2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1:1;若假说二成立,则F1中的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其自交所得F2应全为白花。
(4)该植物红花与白花性状由复等位基因控制,因此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
(5)根据题意可知,深绿色和浅绿色植株杂交得到的F1中深绿:浅绿=1:1,即1/2DD、1/2Dd,D配子比例为3/4,d配子比例为1/4,后代中DD的比例是9/16,dd的比例是1/16,Dd的比例是6/16,又由于白色植株幼苗期会死亡,所以深绿色植株所占比例为9/15,浅绿色植株所占的比例为6/15,两者比例为9:6或3:2。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 基因的表达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导学案及答案,共1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RNA的结构与分类,遗传信息的转录,基因表达中的相关计算,中心法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1节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学案,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本节综合与测试学案设计,共2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