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3 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3 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第1页
    2.3 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第2页
    2.3 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 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 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第二章 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经历二次函数和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的探索过程,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


    2、能作出二次函数和的图象,比较它们与的异同,理解a与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3、能说出二次函数和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4、在探究活动中,增强合作交流意识,积累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体会二次函数是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进一步发展观察、抽象概括能力,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作出二次函数和的图象,能说出它们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难点:归纳二次函数和的图象特征和性质,理解a与c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教学法、直观教学法。


    学法: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坐标纸若干张


    五、教学过程设计


    活动一:情境导入,体验模型


    (一)课题引入


    1、引入:你知道两辆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吗?汽车刹车时向前滑行的距离(称为刹车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


    2、明晰:影响刹车距离的最主要因素是汽车行驶的速度及路面的摩擦系数。有研究表明,晴天在某段公路上行驶时,速度为v (km/h)汽车的刹车距离s (m)可以由公式确定;雨天行驶时,这一公式为。


    3、设问:在公式与中,s是v的二次函数吗?它们的图象是怎样的?如何作出它们的图象呢?


    4、出示课题:


    与是二次项系数不等于1的二次函数,本节课我们进一步研究这种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


    (二)经历作图


    1、(1)提出问题1:在公式与中,v 可以取任意值吗?为什么?你怎样画出它们的图象呢?


    (2)完成下表:





    2、学生活动:分组计算,交流结果。


    3、师生明晰:


    (1)在公式与中,汽车都有其最高时速,因此不能任意取值,在通常情况下,v 在0~120内取值。


    (2)用描点法作出函数的图象经历三个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3)以表格中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分别作为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连线,得到它们的图象是一段曲线段。


    (4)幻灯片展示与图象。


    (三)比较图象


    1、提出问题2:和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师生明晰:


    (1)相同点:都是一段曲线;都位于s轴的右侧;函数值都随v的值的增大而增大;等


    (2)不同点:的图象位于的图象的内侧;前者的函数值的增长速度比后者快等。


    (四)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3:如果行车速度是60km/h,那么在雨天行驶和在晴天行驶相比,刹车距离相差多少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师生明晰:


    (1)观察表格中的对应值,当v=60km/h时,晴天s=36m,雨天s=72m,相差36m。或通过代入函数关系式中,计算可得相差36m。


    (2)观察图象可得相差36m。(电脑动画演示由图象得出的结果)


    学生经历探究二次函数与的图象作法及比较它们的图象特点的过程,初步感知a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进一步获得将表格、表达式、图象三者联系起来的经验,初步体会二次函数是某些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


    活动二:操作实践,探究新知


    (一)做一做: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1、思考:二次函数中,自变量x可以取哪些值?


    (1)完成下表:


    (2)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的图象。(坐标系中画有的图象)


    2、学生活动:填表、作图。


    3、全班交流:多媒体展示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与的图象。


    (二)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1、提出问题4: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师生明晰:


    (1)相同点: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0,0),它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都相同。都是轴对称图形。都是当x0时,y随x的值的增大而增大;


    (2)不同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的图象的内侧,说明的函数值的增长速度较快。


    (三)议一议: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1、分步提出问题5:


    (1)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作图看一看。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先想一想,再作图验证你的猜想。


    (3)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学生活动:


    (1)交流的图象特征。


    (2)作出的图象,折叠验证其对称性,交流的图象特征。


    (3)小组讨论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3、师生明晰:


    (1)多媒体展示,,,的图象。





    (2)几何画板演示:a的变化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的影响。


    (3)归结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此活动分三个环节进行,给学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环节(一)让学生经历作图过程,会用描点法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环节(二)学生经历探究的图象特征的过程,折叠验证的图象的轴对称性,在与的图象对比中,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能较完整地描述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初步感知a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


    环节(三)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抽象概括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并以几何画板课件的动态演示,使学生直观感知a的正负对开口方向的影响,|a|的大小对开口大小的影响,体会a对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影响,进而由具体函数抽象概括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活动二过程的安排,符合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活动三:验证猜想,发现规律


    (一)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1、(1)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2)提出问题6: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学生活动:


    (1)在画有的图象的直角坐标系中完成作图。


    (2)小组讨论交流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


    3、师生明晰:


    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开口向上,关于y轴对称,顶点坐标(0,c)。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可与的图象重合。


    (二)议一议:探究二次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图象的关系。


    1、分步提出问题7: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的图象有什么关系?它是轴对称图形吗?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2)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的图象呢?


    2、学生讨论,猜想(2)(3)结论。


    3、全班交流。


    (1)展示,,的图象。


    (2)几何画板动态演示三个图象平移重叠的过程。


    (3)归纳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可得到的图象的规律。


    4、师生明晰:


    (1)二次函数的图象与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相同,顶点坐标不同。二次函数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0,c)。


    (2)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上下平移可得到的图象。


    当c>0时,二次函数的图象向上平移c个单位,得到的图象。当c0时,向上平移c个单位


    当c0
    向上
    y轴
    (0,0)
    在y轴左侧,y随x的增大而减小,在y轴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a0
    a0
    a0
    向上
    y轴
    (0,0)
    a0
    向上
    y轴
    (0,c)
    a

    相关教案

    数学九年级下册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数学九年级下册1 二次函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二次函数的定义,二次函数的特殊形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北师大版3 不等式的解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北师大版3 不等式的解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