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第二节 醛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乙醇》说课稿
麒麟高级中学 黄桂林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乙醇是高中化学新课程人教版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的第三节课的内容,是继烃类化合物——甲烷、乙烯、苯之后,向学生介绍的另一种典型的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掌握在烃的衍生物的学习中,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这一中心,确认结构决定性质这一普遍性规律,也可以为后面的糖、油脂、蛋白质等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会以点带面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和掌握科学方法,带动学生学习素质的提高。
(二)教学内容
1、课标中的内容
知道乙醇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乙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教材中的内容
烃的含氧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乙醇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写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烃的含氧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2)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3)掌握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索学习,获得乙醇的结构、性质之间的关系。
(2)通过有关乙醇的实验,提高观察化学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
(3)从观察实验现象入手,分析产生现象的因果关系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学习和研究化学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思维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比较乙烷和乙醇结构、性质的差异,认识官能团决定有机物的性质。
(2)学会由事物的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变化,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人人动手实验,规范操作,全面培养、提高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3)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1、教学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组成和分子结构、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
2、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分子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3、难点的突破,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原理的形成过程。乙醇分子结构推断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形成这个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用实验进行分析、检验的科学思想,从而达到能力培养目标。同时只有掌握好乙醇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乙醇的性质。
对于重点、难点的突破,我设计以下三个突破点。
(1)乙醇的结构和特点通过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来推导:让学生回忆乙醇的组成,讨论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提出假设①CH3OCH3、假设②CH3CH2OH。然后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教师给出实验事实: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乙烷不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由此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物质可以跟钠反应(必要时教师从键的类型和连接情况点拨)?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由实验现象学生确定乙醇的结构为CH3CH2OH。最后教师播放动画——乙醇的球棍、比例模型,让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及特点。
(2)通过让学生比较乙醇与乙烷的结构、性质,引出官能团和烃的含氧衍生物的概念。
(3)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实验探究和电脑多媒体动画演示的办法认识和掌握乙醇的氧化反应。从实验室用酒精作为燃料,家里用酒精烤鱿鱼,说明酒精可以燃烧,引出氧化反应。然后设疑:电工师傅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然后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如此处理后再焊接的目的是什么呢?接着由学生进行实验验证: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再由学生探讨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最后教师播放动画——乙醇的催化氧化。
二、教学对象分析
1、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学生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好。
2、学习能力方法
学生学习化学已经两年多,具备一定的化学知识,初步确立学习化学的思维方式——结构决定性质,大多数的学生具备通过阅读课本的实验说明,独立完成实验以及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学生具备相当的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适应探究学习方式。
3、非智因素
学生的生活知识丰富,认知水平相对较为接近,学习化学的兴趣及在课堂内外的参与程度较高,比较适合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三、教法分析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根据课程改革的要求、教育原理和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采用了如下教学方法:
1、实验探究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将醇与金属钠的实验改为探究实验。设计问题的情景,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按“提出假设→讨论→思考→给出事实→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最后播放动画——乙醇与钠的反应。帮助学生掌握乙醇与钠的反应的本质。
2、情境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从实验室用酒精作为燃料,家里用酒精烤鱿鱼,说明酒精可以燃烧,引出氧化反应。→设疑:电工师傅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然后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如此处理后再焊接的目的是什么呢?→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探讨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播放动画——乙醇的催化氧化。帮助学生掌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本质。
3、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法:播放动画展示乙醇的球棍、比例模型,使学生对乙醇分子结构有直观了解。播放动画展示乙醇的催化氧化,让学生对乙醇的催化氧化原理有直观了解。通过动画模拟将微观现象宏观化,将瞬间变化定格化,帮助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反应的本质。
四、学法指导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抓住乙醇的关键部位(官能团及其邻近原子),分析乙醇在化学反应中的断键本质。
3、在理解掌握乙醇的断键本质的基础上,注意分析理解乙醇羟基和乙基之间的相互影响,培养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4、仔细观察乙醇和钠的反应和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现象的不同点,并讨论:①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和与水反应时,断裂和生成的化学键分别是哪两个?②将金属钠与乙醇反应和金属钠与水反应进行比较,能得到哪些结论?认真完成乙醇氧化生成乙醛的实验。并讨论:①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火焰心部分加热时,现象有何不同?②生成物有什么气味?解释下列问题进行:①变黑的铜丝遇到乙醇为什么又变红?②CuO在这个反应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五、教学程序
1、教学程序设计
2、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让学生展示自己在课前搜集的酒类、酒精和乙醇的知识,由教师加以简单评析,并进一步介绍酒和酒精的知识。
(2)乙醇的物理性质
【展示】无水乙醇。
【学生实验】乙醇与水、碘单质、苯的溶解实验
归纳乙醇的物理性质
(3)让学生思考如何推测乙醇结构
a. 回忆并写出乙醇的分子式:C2H6O→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b.结构:让学生根据乙醇的分子组成推测乙醇的结构,写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简式。
①CH3OCH3;假设②CH3CH2OH。
c.讨论两种假设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d.给出实验事实:钠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乙烷不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由此说明具有什么结构的物质可以跟钠反应?(必要时教师从键的类型和连接情况点拨)
提问:如何验证乙醇的结构?
学生提出探究方案,并用实验验证,确定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
【学生实验】无水乙醇和Na 的反应。检验生成的气体。
【动画演示】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提问:比较分析乙醇与乙烷、水在分子结构上的异同点。
归纳:烃的含氧衍生物、官能团的概念。
(4)乙醇的化学性质
a.乙醇和Na反应
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钠与乙醇、水反应现象的比较
实验现象比较 | 钠与水反应的实验 | 钠与乙醇反应的实验 |
钠的现象 |
|
|
声的现象 |
|
|
气的现象 |
|
|
实验结论 |
|
|
反应实质 |
|
|
探讨:乙醇与钠反应时的断键方式。
【动画演示】乙醇与钠反应的本质。
设疑:电工师傅在焊接铜漆包线的线头时,常把线头放在火上烧一下,然后用酒精处理后再焊接.如此处理后再焊接的目的是什么呢?
b.乙醇和氧气反应
①燃烧:
②催化氧化
【学生实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试着解释可能的原因。
探讨:乙醇发生氧化反应时的断键方式。
【动画演示】催化氧化反应过程中有机物的结构变化。
设疑:酒后驾车非常危险,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交通警察如何检查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呢?请做实验。
【学生实验】乙醇分别与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和紫红色的酸性KMnO4溶液混合,震荡。观察实验现象。
③与强氧化剂的反应
【小结】最后再和学生共同归纳本节的知识,重点归纳乙醇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键的断裂情况。用电脑模拟演示,并且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几道课堂练习题,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节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四节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共6页。
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节 羧酸 酯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新课标)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三节 羧酸 酯教学设计,共5页。
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油脂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第一节 油脂教学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