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第五节 有机合成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五节 有机合成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课标解读
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选择性必修课程主题2“烃及其衍生物的性质与应用”2.3的内容。
1.内容要求
了解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一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同时,能对给出的有机合成路线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信息迁移能力。
2.学业要求
(1)能初步学会应用有机合成分析法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
(2)通过对有机合成路线的分析,初步学习设计合理的有机合成路线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逆合成分析法的逻辑思维能力。
(3)对合成路线合理评价,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会结合生产实际选择适当的合成路线。
二、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本节内容设在第三章第五节,是本章的最后一节。通过前四节对“烃及其衍生物”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简单有机物的基本性质,教材以有机合成为载体,将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反应类型、官能团的相互转化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并通过具体应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素养立意:通过利用正逆向合成的方法,引导学生建立设计有机合成路线的方法模型,在这个过程中,贯彻落实“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通过原料与产物的对比,分析结构,推测性质)和“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合成路线的评价,培养学生通过优化方案设计达到节约能源与保护环境的意识)的素养要求。
三、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等: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烃、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等有机物的组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等方面的知识,初步认识了官能团之间的相互转化,为有机合成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学生的知识点迁移能力与整合能力还有待加强。面对具体的应用情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不够,应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四、素养目标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有机物的制备,认识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能设计简单的有机合成路线;
2、能对给出的有机合成路线进行分析和评价,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信息迁移能力;
3、了解有机合成领域的发展趋势,认识有机合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
4、通过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进一步巩固对有机化合物官能团性质及之间的转化的认识。
【评价目标】
1.通过对乙酸合成方案的设计,诊断并发展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有机合成的方法;
2.通过对乙二酸二乙酯的制备,诊断并发展学生运用逆向思维分析合成路线的能力;
3.通过乙二醇的两种合成方法的对比,诊断学生对合成路线选取的原则的认识。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合成方案的选择。
教学难点:有机物官能团性质的灵活运用。
六、教学方法
情境导学:以《我不是药神》抗癌神药引入,引发学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
任务促学:1.以乙烯合成乙酸为例,认识正向合成分析法;
2.逆向合成分析法合成乙二酸二乙酯,认识逆向合成分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意义;
3.对比乙烯合成乙二醇的两种流程,认识有机合成路线的选择原则;
4.列举有机合成工艺百年来的发展变化,体会有机合成的发展及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案促学:通过学案培养学生提前预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 法:交流合作、演绎归纳。
七、教学思路
本节课首先以抗癌神药格列宁引入,使学生产生对有机合成的兴趣;然后以乙烯合成乙酸、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为例,归纳总结有机合成的两大方法——正向合成分析法与逆向合成分析法,在此过程中,穿插产率的计算方法,简单认识对有机合成路线的选择原则;并在其后以乙二醇的两种制备方法的对比,完善有机合成路线的选取原则;最后,认识有机合成的发展史,体会有机合成的发展及有机合成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八、教学过程
九、板书设计
主板书:有机合成(标题)
一、方法:基本原料⇌目标产物; 正合成分析法、逆合成分析法。
二、原则:
副板书:总产率的计算步骤。
十、课堂练习
1.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抑制剂,其合成线路几各步反应的转化率如下:
则该合成路线的总产率是 ( )
A. 58.5% B.93.0% C.76% D.68.4%
2. 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A.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水解反应 B.消去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C.水解反应、消去反应、加成反应 D.消去反应、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3.由石油裂解产物乙烯制取HOCH2COOH,需要经历的反应类型有 ( )
A.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B.加成反应——水解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
C.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氧化反应——水解反应
D.水解反应——氧化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
4. 乙酸乙酯水解反应可能经历如下步骤:
若将上面①~⑥反应按加成、消去、取代分类,其中错误的是 ( )
A.加成反应:③⑥ B.消去反应:④⑤
C.取代反应:①② D.取代反应:④⑥
5.武兹反应是重要的有机增碳反应,可简单地表示为:2R—X + 2Na →R—R + 2NaX,现用CH3CH2Br 和C3H7Br 和Na起反应不可能得到的产物是( )
A.CH3CH2CH2CH3 B.(CH3)2CHCH(CH3)2
C.CH3CH2CH2CH2CH3 D.(CH3CH2)2CHCH3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正向合成有机化合物
介绍《我不是药神》中的抗癌神药格列宁,认识化学合成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感受化学合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科学责任感。
设计以乙烯为原料,合成乙酸的反应流程。培养学生科学掌握有机合成线路的思维方法。
通过对原料和产物的对比,确定反应前后碳骨架的变化以及官能团的变化,分析设计反应流程。
展示学生的设计流程。引导学生对不同的设计流程进行评价。通过对工业上乙酸制备的流程分析,得出产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对不同流程的对比,培养学生科学评价有机合成路线的思想。
归纳总结有机合成的分析方法——正向合成法。
通过归纳整理,认识有机合成的基本步骤方法。
逆向合成有机化合物
以乙酸的合成为例,逆向分析,得到原料乙烯。引导学生总结有机合成的方法。
体会逆向合成法的基本分析思路,认识逆向合成法在有机合成中的重要意义。
以真实情境为例——合成有机化合物乙二酸二乙酯。
利用逆向合成法合成有机物,丰富和深化对逆向合成的认识。
给出学生任务——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书写具体化学方程式,完善对有机反应和官能团性质的认识,进一步建构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模型。
有机合成路线的选取原则
给出学生任务——结合乙二醇的制备,分析合成路线选择的原则。
总结归纳合成路线的选取原则,学会科学选择合成路线的原则。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解读,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素养目标,教学重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第五节 有机合成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思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五节 有机合成一等奖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内容要求,学生活动1,学生活动2,学生活动3,学生活动4,知识扩展,典型例题,答案要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