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岭南版(2024)美术七年级下册(2024)教学设计全册
岭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4课 穹顶漫藻井获奖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岭南版(2024)七年级下册(2024)第4课 穹顶漫藻井获奖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敦煌藻井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包括其造型、结构、图案、色彩等方面;掌握用剪贴方式创作藻井装饰画的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出具有敦煌藻井风格的桌垫、杯垫等装饰作品。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讨论、分析、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艺术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敦煌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敦煌藻井的造型、结构、图案和色彩特点;用剪贴方式创作敦煌藻井装饰画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如何在创作中准确把握敦煌藻井的艺术风格,将传统元素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设计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富有创意的装饰作品。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实践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5 分钟)
教师化身为导游,以生动的语言说道:“同学们,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开启一场特别的艺术之旅,我们一同漫步敦煌。敦煌,那是一座位于河西走廊西端的历史文化名城,它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那里有神秘的莫高窟,精美的壁画,还有让世人惊叹的雕塑。现在,老师想问问大家,对于敦煌,你们了解多少?哪里最吸引你呢?请你来说说。”(学生回答)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和评价,如 “你的了解真不少,看来你对敦煌很感兴趣” 等。接着引导学生:“大家说得都很棒,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已经置身于敦煌莫高窟。慢慢地,我们走进一个洞窟,然后,大家缓缓抬起头,往上看。看到了吗?那精美的穹顶之上,有着独特的装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重点了解的 —— 藻井。” 由此导入新课。
(二)藻井的作用与图案结合(10 分钟)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中国古代的房子为什么会有藻井呢?” 引导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请几位同学回答,如 “请你来说说你的想法”。
展示多幅藻井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藻井与其他图案是如何有机结合的。提问:“大家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看藻井中的图案和周围的装饰是怎样相互搭配的呢?请你来说说你的发现。” 引导学生从图案的形状、排列、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
教师总结:“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藻井最初的作用,据记载,古人认为在殿堂、楼阁最高处作井,装饰以荷、菱、莲等藻类水生植物,是希望能借以压伏火魔的作祟,护祐建筑物的安全 ,因为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火灾隐患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藻井不仅有防火寓意,更成为了一种极具艺术性的装饰。而且藻井中的图案与周围装饰相互呼应,比如有的以中心对称的方式排列,有的则是层层环绕,使得整个空间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三)藻井造型与组织结构(10 分钟)
继续提问:“大家再仔细观察,藻井的造型为什么是内圆外方呢?敦煌藻井纹样的组织结构又有哪些特点呢?” 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每组派代表回答,如 “请你们小组代表来说说讨论的结果”。
引导学生发现藻井的造型多为内圆外方,这与中国古代 “天圆地方” 的传统观念相契合,体现了古人对宇宙和自然的认知。在纹样组织结构方面,有中心对称、放射式等,几乎都是对称的。
引导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二方连续知识,提问:“大家还记得二方连续吗?在藻井图案中,我们也能找到类似的规律。请大家仔细观察,找出其中的基本形。” 然后让学生进行临摹,加深对藻井图案结构的理解。
列举藻井中常见的基础纹样,如莲花纹、忍冬纹、飞天纹等,介绍它们的特点和象征意义,如莲花是佛教净土的象征,“出淤泥而不染” ;忍冬纹则寓意着坚韧、永恒 。
(四)藻井的色彩特点(10 分钟)
介绍敦煌藻井的色彩沉积千年,具有独特的魅力。提问:“同学们,当我们看到这些历经岁月的藻井色彩时,你们觉得它有什么特点呢?请你来说说你的感受。” 引导学生从色彩的鲜艳度、搭配等方面进行描述。
总结敦煌藻井色彩具有装饰性和民族性。解释装饰性:“藻井的色彩搭配非常大胆、鲜艳,通过强烈的对比色和协调的邻近色,使图案更加突出,富有视觉冲击力,起到了很好的装饰空间的作用。” 解释民族性:“这些色彩的运用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体现。”
引导学生提取藻井中的色彩搭配,让学生观察发现多是对比色,但又有邻近色调和。例如,红与绿、蓝与黄等对比色的运用,同时又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和中间色的过渡,使画面和谐统一。
(五)教师示范创作(8 分钟)
教师示范用剪贴的方式创作一幅敦煌藻井装饰画。准备好各种剪贴元素,如彩色卡纸剪成的点、线、面,方形和圆形的底板等。
边示范边讲解步骤:首先,确定底板形状,选用方形作为外层底板,圆形作为内里底板,体现藻井内圆外方的造型特点;然后,在圆形底板上,用彩色卡纸剪出基本纹样,如莲花纹,从中心开始粘贴,注意大小和排列顺序;接着,围绕莲花纹,添加其他装饰纹样,如用线条表现的忍冬纹,用小块面表现的飞天纹等,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层次;最后,在外层方形底板上,添加一些简单的边框装饰,使画面更加完整。
(六)学生实践(15 分钟)
安排学生用剪贴的方式参考敦煌藻井装饰画来制作桌垫、杯垫装饰教室。提出要求:“同学们,现在轮到你们大展身手了。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知识,把握好藻井的造型、图案和色彩特点。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给予帮助和建议,如提醒学生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图案排列的整齐度等。
(七)思维延伸(5 分钟)
在学生实践接近尾声时,提出思维延伸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用藻井元素制作了桌垫、杯垫来装饰教室。那大家想一想,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用品可以用藻井的图案进行装饰呢?请你来说说你的创意。”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积极发言。
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肯定和拓展,如学生提到可以装饰灯罩,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那我们可以怎样设计呢?是把藻井图案直接贴在灯罩表面,还是通过镂空的方式呈现呢?” 激发学生更多的创意。
(八)作品展示与评价(5 分钟)
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创意,如 “请你来说说你制作的桌垫,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组织学生进行互评,从造型、图案、色彩、创意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建议,如 “请你来说说对这幅作品的看法”。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努力和创意,对表现优秀的作品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提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在实践环节,要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对于学生在讨论和评价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要认真对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资源,如引入更多的敦煌文化资料,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文化的魅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岭南版七年级下册5 花卉与纹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
这是一份岭南版七年级下册4 面与色的美感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初中美术岭南版七年级下册3 点与线的魅力教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