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2024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课件+教案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一等奖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一等奖教案,共8页。
任务卡:说起《蜀道难》,唐代的诗评家殷璠评价这首诗是“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那么,这首诗究竟“奇”在何处?这节课,我们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来探寻诗歌的奇特之处。
活动一:诗如其人,诗风之“奇”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青年时,漫游全国各地。有“安社稷”、“济苍生”的大志。
天宝九年,42岁的他在友人贺知章的推荐下,到朝廷为官。”以为这下可以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了。然而玄宗只希望他成为一个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再加上诗人一向傲岸不羁,被权贵排挤,为官一年多即被赶出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诗歌特点:
内容: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权贵。
风格: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豪放飘逸,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自己的见解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中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知识链接:古体诗
文题解读:蜀道,蜀中(四川)的道路,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蜀道因穿越秦岭和巴山,道路难以行走。因此,蜀道常成为难以行走的道路的代名词。
“蜀道难”是乐府诗《相和歌辞·瑟调曲》的旧题,多写蜀道险阻。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引《乐府解题》曰:“《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之阻。”南朝梁、陈间已有人拟作。李白的《蜀道难》即袭用乐府古题而作。
写作背景: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
活动二:诵读感知,章法之“奇”
1.读准字音,播放朗读视频。
2.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主旨句。它多次出现,分别起什么作用?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叹蜀道之高。作用: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叹蜀道之险。作用:过渡,将感情推向高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叹蜀中战祸之烈。作用:照应开头,强烈感叹,引人深思。
作用:一唱三叹,富有节奏,突出内容,加强情感。
[小结]章法之“奇”:一唱三叹
本文在章法上创造性地继承了古代民歌中常见的复沓形式,通过对主旋律的诵读,诗歌一唱三叹的风格就体现出来了。
活动三:品读鉴赏,语言之“奇”
学习任务单:第一段中,哪些句子可以体现语言之“奇”?选择你认为写得比较精彩的诗句,填写下表,进行鉴赏。
第一段结构梳理
当堂训练:
1.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山势高险,即便是善飞的黄鹤、轻捷的猿猴都很难越过。
2.《蜀道难》中以夸张手法表明蜀国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神话传说表现蜀道开辟之难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蜀道难》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蜀道难》中借助细节(动作、神态)描写,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加以刻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第二段围绕哪个字突出蜀道之“难”?(“险”)
学习任务单:
语言之“奇”不仅体现在大胆的夸张、神奇的想象,还体现在意象的选择。第二段中的意象可以分成哪两类?填写下表,说明理由。
第一组意象:
请赏析“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①视听结合,融情于景。“悲鸟”“古木”“子规”“夜月”是写景,但是“号”“啼”却是写情,丛林中悲鸟的号鸣,月夜子规的啼叫,这些都能增添旅人的悲凉孤独之感。
②“愁空山”更是景中含情,使人闻声失色,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氛围,也更让人感到蜀道之难确实难于上青天。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景物凄清
解读意象:子规,又叫杜宇,杜鹃,催归,总是朝着北方叫,七八月鸣叫声更甚,昼夜不止,发出的声音极其哀切,犹如盼子回归。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其间旦暮为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第二组意象:
赏析“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的妙处。
①运用夸张手法:“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
②动静结合:山峦起伏,连峰接天,枯松倒挂绝壁(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动)。
③视听结合:山之高峻、壁之险绝(视觉);水之湍急咆哮,令人胆战心惊(听觉)。
小结:
点评:如此多的画面此隐彼现,其境界之阔大,自不待言;且无论写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确非他人之可及再从总体来看,其变化之速,愈变愈奇,又往往出人意料,使人目不暇接,故沈德潜云“起雷霆于指顾之间”,绝非虚言!
研读第三段:
播放视频《蜀道剑阁》,置身其境感受剑门关的险峻。
第三段中,哪一句运用了互文和双关的手法,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互文:朝避猛虎(长蛇),夕避(猛虎)长蛇
双关:“猛虎”“长蛇”既可以指蜀地的自然环境危险,也可以喻指“叛逆者”,突出其凶狠、残暴,杀人如麻的罪恶。
总结回顾:
活动四:深读探究,寓意之“奇”
1.诗歌极写剑阁险要,是否有言外之意(可结合背景)?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这里化用诗句,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一语双关,既写蜀道猛兽,又影射恃险作乱的政治凶煞,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唐天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
2.诗人为何极写蜀道之难?
此诗即事成篇,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表达对友人的担忧和关心。
表面写蜀道的艰难,实则写仕途坎坷,表达诗人功业难成的愤懑。
写蜀道险乱,寄予了对国事的忧虑和担心。
播放视频《经典咏流传》,通过歌曲的演绎,体会《蜀道难》的浪漫与豪迈。
教师寄语:《蜀道难》可谓是一番奇语,倾吐一腔忧虑之情;一副狂态,难掩一颗赤子之心。
对接高考,巩固训练
1.(2022年新高考Ⅰ卷)自然界鸟类的啼鸣有时会引发人们的悲思愁绪,这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回顾了“五丁开山”的传说。
3.(2016年高考新课标Ⅱ卷)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
送友人入蜀
李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解:①这首诗作于天宝二年(743年),诗人当时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②见说:听说。 ③升沉:指功名得失。④君平:汉代严遵的字,他不愿做官,过着隐居生活,曾在成都市上以卖卜为生。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笼”字,写山上蜀道景致,表现了树木繁茂幽深、峰峦起伏陡峭的景象;
“绕”写山下春江曲折绵长,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
远景近景上下配合,表现了山水相互映衬,风光旖旎的蜀中美景。诗人描绘蜀道胜景,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
(2)从全诗看,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李白送朋友入蜀,临别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
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友人不必过多担心仕途沉浮,不要沉迷功名利禄,凝聚着深挚的情谊,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
课题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第一单元《蜀道难》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2-3课时
教材分析
《蜀道难》是杂言古体诗,格律不拘,形式灵活。这首诗想象奇特,笔意纵横,境界阔大,集中体现了李白诗歌豪放飘逸的创作特点。诵读时,一方面要感受杂言古体诗的参差错落之美,另一方面要想象作者笔下蜀道的雄奇险峻,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背诵全诗。
思维发展与提升:反复诵读,理解诗歌内容,体悟蜀道之“难”。
审美鉴赏与创造:赏析想象、夸张等手法,品味浪漫主义风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探究诗歌的主旨,感悟诗人情怀。
教学重点
赏析想象、夸张等手法,品味浪漫主义风格。
教学难点
探究诗歌的主旨,感悟诗人情怀。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3(蜀道难 *蜀相)3.1 蜀道难教案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设想,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案,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3.1 蜀道难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类型,教学过程,鉴赏要点,参考资料,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