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部编版小学五上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上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第1页
    部编版小学五上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第2页
    部编版小学五上第六单元《父爱之舟》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借助思维支架,整体感知父爱场景,初步感受叙事散文借助具体事例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2.聚焦场景和细节,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前后勾连、补充资料等,感受父爱深沉。
    3.关注读写融合,通过精彩语句的入境诵读和场景中细节描写的写法迁移,打通读写渠道,加深父爱体验。
    【教学重难点】
    聚焦场景和细节,通过抓关键词句、想象画面、前后勾连、补充资料等,感受父爱深沉。
    【教学流程】
    板块一:借助图片,获取信息
    师:同学们,上课前王老师请大家看一幅图片。大家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有小河、小桥,旁边还有一些房子,我推测这个地方应该是水乡。
    师:大家知不知道这幅水乡图是谁画的?
    生:是吴冠中画的,左下角写着吴冠中的名字。
    师:非常细心,这个发现很有价值。我们在看一幅图片的时候,角落里的小细节也是不能放过的。在这幅图的角落里,你除了看到吴冠中的名字,还发现了什么?
    生:有一条小船,也就是小舟。师:我们再来看一幅图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幅图画的也是江南的景象,上面也画了小船;这幅画也是吴冠中画的,角落里也写着他的名字。
    师:看来吴冠中跟舟之间有着很特别的情感,舟不仅出现在他的画中,他的文章中也有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父爱之舟》。(板书课题,生齐读。)
    板块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活动一:读好句子,感受父爱
    师: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一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勾画出文中写小渔船的句子。(生自由读课文,勾画相关句子。)
    生: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报考学校和上学……这样可以节省饭钱和旅店钱。”
    生:还有这句话“:为了节省路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
    生:这一段还有一句话“:船上备一只泥灶……节省了食宿费。”生:我勾画的句子是:“送我去入学的时候……因我那长期卧病的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
    师:这几位同学不仅勾画出了相关的句子,读得还比较流畅,值得表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话。(生齐读句子)
    师:谁能说说自己读了这几句话后的感受?
    生:我感觉父亲很爱自己的孩子,省钱是为了让孩子上学。
    师:是啊,父亲想办法送孩子去学校,在船上住着,在船上做饭,就是为了省钱。这条船,寄托着父亲浓浓的爱,难怪课文的题目叫—
    生:父爱之舟。
    活动二: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师:刚刚同学们在读课文的时候,已经把字音读准了,把句子读通顺了吧?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词语。谁来读一读?(出示,请多位学生认读)
    师:知道小客栈是指什么吗?生:就是小旅馆、招待所。
    师:很好。这组词语中有一个在城市里很少见,不过农村在春节时还能看到,猜猜是哪个。
    生:踩高跷。
    师:有没有人知道踩高跷,有没有人踩过高跷?说说看,你踩过的高跷有多高?
    生:20多厘米吧。
    师:那哪是踩高跷啊!我们来看看踩高跷的图片。(出示图片)
    生:好厉害啊,这么高!
    师:我们再来读读这个词语。
    (生读)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出示图片)
    生:蚕茧。
    师:谁知道蚕茧能干什么?
    生:可以做蚕丝被,很舒服,很暖和。
    师: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个词。生:(齐)卖茧子、买枇杷。
    师:放到句子中,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出示,生读)
    活动三:概括场景,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这就是课文中的一个场景。如果要把这个场景概括一下,可以怎么说?
    生:父亲卖了茧子以后给我买枇杷吃。
    师:如果用几个关键词来表达,可以怎么说?
    生:卖茧子、买枇杷。
    师:课文中像这样非常感人的场景还有很多。接下来请同学们用上刚才的方法,先找到感人的场景,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生默读思考,概括。)
    生:请大家看第3自然段。这一段我概括为:心疼儿子,欲换房子。
    生:我概括的是第4自然段:庙会给我买热豆腐脑吃。
    生:第5自然段我概括的是:雨雪天父亲背我上学。
    生:第9自然段的“送我去入学的时候”到“母亲未能给我备齐行装”,我概括的是“空闲时父亲缝补棉被”。
    师:这一个个感人的场景,无不体现着父亲对“我”的爱。
    板块三:聚焦细节,体会情感
    活动一:在矛盾中体会父子情深
    师:同学们,刚刚初读了课文,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也知道了“我们”家很穷。但是仔细读课文第3自然段的时候,我却发现了一个矛盾的地方。请你也来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看看是否也有发现。(生默读思考)
    生:父亲自己是一分冤枉钱也不肯花的,可见他特别省钱,但是现在却要加钱换房,又舍得花钱了,是有些矛盾。
    师:假如现在你就是父亲,我来问问你:你们家的经济条件怎么样?
    生:不太好。
    师:家里穷,所以你平时都节省到了极点,连一分冤枉钱都不肯给自己花。可是现在人家说加钱,你就愿意把钱给人家了,为什么呀?
    生:因为儿子被臭虫咬得满身都是红疙瘩,我很心疼,我必须加钱换房,不能让儿子再被咬了。师:大家看出来了吧,这个父亲—
    生:很爱自己的儿子。
    师:大家看,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个矛盾点,写出了矛盾,所以才让这个场景变得很感人,让人印象深刻。
    活动二:在对比中体会父子情深
    师: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第4自然段,大家一定也会被一个看似矛盾的场景感动。来,自己读一读。(出示“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他就是不吃”,生默读思考。)
    师:来说说你的发现。
    生:父亲舍不得给自己花一分冤枉钱,可是现在却给“我”买了热豆腐脑,这是要花钱的。
    师:你可能发现了,父亲有时候舍不得花钱,但有时候却舍得花钱。谁来说说?
    生:父亲给自己花钱的时候特别节省,但是给儿子花钱的时候很愿意,很舍得。
    师:对比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
    师:难怪课文的题目叫作—生:父爱之舟。
    师:课文中像这样的对比还有。再读读这一段,看看你还能发现哪些对比。(生默读思考)
    生:父亲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我”的“吃”跟他的“不吃”也形成了对比。
    师:他们一开始吃的只是凉粽子,后来才吃了热豆腐脑。可是庙会上只卖热豆腐脑吗?文中是怎么写的?
    生: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
    师:有没有同学逛过庙会?什么感觉?
    生:我逛过庙会,特别热闹,有很多小摊,热气腾腾的,各种好吃的都有。
    师:可是作者呢?对比之下,你感受到这个家庭——
    生:他们吃的是凉粽子和一碗豆腐脑,可见他们家很穷。
    生:我还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
    师:我们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感受隐藏其间的浓浓的父爱。
    (指名多人读后齐读这段话)
    活动三:从互动中发现父子情深
    师:同学们,这位父亲确实很爱自己的孩子,同时,孩子也很爱父亲。你读到哪句话的时候,感受到这个孩子是非常懂事的,他不仅能感受到父亲的爱,他还想要回报父亲的爱?
    生“: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师:饿了当然就要吃东西了。
    “我”不仅饿了,还很馋,但是“我”不忍心叫父亲买。为什么呢?当时他在想什么?
    生:因为他知道家里穷,他也怕父亲尴尬。
    师: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之所以把一个个场景写得非常感人,不仅仅是因为写出了矛盾的地方,写出了对比,还让人物互动了起来。不是一个人在说,不是一个人在动,而是形成了互动,这样就更有画面感了,场景也就更加感人了。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看第3自然段,你有没有发现这里边也有人物的互动,也有孩子的表现?
    生:我找到的是:“我年纪虽小却早已深深体会到父亲挣钱的艰难……就不肯再加钱换房子。”
    师:大家看,父亲要换房间,孩子却说不换了。他明明被臭虫咬得身上全都是大红疙瘩。你有没有被蚊虫叮咬过?什么感受?
    生:特别难受,特别想挠。师:是啊,那才几个疙瘩,都这么难受,可是作者是满身的疙瘩,一定特别难受!换了房间就好了,他怎么还不换房间呢?
    生:因为换房间是要加钱的,他不想给父亲增加负担。他还想,反正已经被咬了半夜了,换房间不划算,这样能安慰父亲。
    师:作者特别能体谅父亲,这样的场景同样让人感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不仅写出了场景中的矛盾之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让人物都互动起来了,这样的写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四:尝试表达,写出父子情深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读读第2自然段。(出示,生自由读。)
    师:这一段虽然很短,但有一个标点符号反复出现,是什么?
    生:省略号。
    师: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地方。我们可以去推想: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父母是怎么样辛苦地劳动的?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的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又是一个省略号,我们就可以推想当时父亲的心理活动,想象他的行动。今天,我们聚焦第二个省略号,想一想:卖了茧子之后,父亲挣到了一些钱,这时候要买枇杷,他会不会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会不会形成什么对比?人物之间会不会有什么互动是作者没写出来的?拿出你手边的本子,我们尝试着通过矛盾与对比,写出父子情深来。
    (生当堂练笔,师巡视引导。)
    生: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父亲好不容易挣到了钱,知道我喜欢吃枇杷,便说给我买枇杷,我起初十分高兴,因为我太久没有吃到枇杷了。可当我看到枇杷的价钱时,我便不想让父亲买了。父亲和母亲平时起早贪黑地干活,一年下来只能挣这么一点钱,如今枇杷这么贵,于是我连忙上前去制止他。可父亲不松口,一定要给我买枇杷。他说我平时太受苦了,一年四季也没有吃到什么好的水果。我只好让父亲只给我买一点点。
    师:刚才在听的过程中,谁发现了矛盾的地方,对比的地方,或者人物之间的互动?
    生:矛盾的是他特别想吃枇杷,但是他看到枇杷的价钱时,就不想让父亲给他买了。
    师:想吃,但又不想让父亲买,充满了矛盾。
    生:人物互动的地方是他看到枇杷价钱后就连忙制止父亲。
    活动五:聚焦细节,感受父子情深
    师:同学们,我们在读一段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细细地去读,不要放过任何细节。有些词语看似微不足道,很容易被忽视,但细细品读,你会发现这些细节是很能打动人的。下面请大家读读第4自然段中文字,看看读到哪个细节的时候,你被触动到了。(出示“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他就是不吃”,生默读思考。)
    师:你发现了哪个细节?
    生:他们吃粽子时找了个偏僻的地方,然后坐下来吃粽子。
    师:随便找个地方坐下来就能吃粽子,为什么要找个偏僻的地方呢?
    生:因为害怕被别人看到,父亲一直在保护着孩子的自尊心。
    师: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还有一句:“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师:想想看,当时他们会怎么说?我找两位同学再现一下当时的场景。
    生1:爸爸,你也吃点儿吧!
    生2:我不吃,你吃吧。
    生1:挺好吃的,热腾腾的,吃了就不冷了。
    生2:你吃吧,我不冷,也不饿。
    师:大家看,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也是有画面的,放大细节,场景就更加感人了。刚才大家写的那段话,写得很好,不过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如果你能在刚刚写的那段话的基础上加上一处或者两处细节描写,你写的场景就更加感人了。大家先想一想,然后修改。(生修改)
    师:我们交流交流。所有同学看前方,听听这位同学写的场面是不是更加感人了。
    生:父亲攥着卖茧子的收入,表情有些复杂。尽管他有些为难,却还是径直走向了卖枇杷的铺子。到了铺子前,他却放慢了脚步,最后停了下来。到底买多少?买上一把太少,买上一袋又太贵。“我”很馋,但还是忍着口水走了过去,拉着父亲往回走。不知怎么,父亲突然下定决心给“我”买了一袋枇杷,塞入了我手中。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哪些非常好的细节描写。
    生:父亲攥着卖茧子的收入,这句话中的“攥”用得特别好,能够让我们看到这钱来之不易。
    生:还有父亲放慢了脚步也写得很好,能够感受到父亲矛盾的心情。
    生:最后的“塞入”也用得很好,让我们看到父亲对孩子的爱。
    师:这些细节都写得非常好,很感人。同学们,我们来看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他。
    (出示吴冠中资料,指名读作者介绍。)
    师:吴冠中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不过他也写过很多散文。他的散文对于青少年来说能带来非常好的启迪,我们可以去读一读他的相关作品。比如《父爱之舟》这本书,是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王老师留给同学们的作业,一是阅读这本书,二是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写的那段话,让场景描写更加感人。冤枉钱 踩高跷 启迪者 缴饭费
    卖茧子 买枇杷 小客栈 落过榜
    朦胧中,父亲和母亲在半夜起来给蚕宝宝添桑叶……每年卖茧子的时候,我总跟在父亲身后,卖了茧子,父亲便给我买枇杷吃……
    吴冠中: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油画代表作品有《长江三峡》《北国风光》《小鸟天堂》《黄山松》《鲁迅的故乡》等。个人文集有《吴冠中谈艺集》《吴冠中散文选》《美丑缘》等十余部。他的散文自然清新,质朴深刻,卓然自成一家,其行文中充溢着作者学术修养和专业思考的个人见解与论断,散发着独特的智性光芒,能启迪青少年对爱与美的思考。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认识“茧,品味文章语言朴实生动的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以“舟”激趣,了解作者,聚“舟”入文,梳理脉络,寻找“小舟”,体悟父爱,再回“小舟”,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习作:多彩的活动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