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9 父爱之舟优质学案
展开导学案设计
19 父爱之舟
课题 | 父爱之舟 | 课型 | 新授课 |
教学目标 |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3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作者围绕父爱写了哪些事,体会作者对父亲的愧疚和感恩之情。 3.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了解倒叙的写法。 | ||
教学重点 | 1.抓住“父爱之舟”这条感情线,体会作者对父亲无尽的感激之情。 2.学习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刻画人物。 | ||
课前准备 | 1.课文朗读,搜集作者简介,制作生字词卡片资料。(教师)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查找生字词含义。(学生) | ||
课时安排 | 2课时 | ||
教学过程 | |||
第一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图片引入,揭题质疑(用时:5分钟) | 1.图片出示小渔舟,巧妙引入课题。 2.解释课题为什么叫“父爱之舟”。 3.布置阅读任务。 | 1.结合生活经历谈一谈自己对小渔船的认识。 2.初步感受父爱和渔舟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 可以变换问题和方式,重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
二、突破字词,扫清障碍(用时:12分钟) | 1.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教师检查学生读音情况,及时纠正读错的字音。比如“屑、栈、僻、枕”这几个往往会误读的字的读音。 3.教师进行生字书写指导,重点指导“考、席、屑”的书写。要能够保持整体上的平衡和各部件的穿插占位。 4.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生词。 | 1.以小组为单位,多种方式朗读生字词。 2.同桌间朗读重点字组成的词语,看谁读得又清楚又准确。
3.认真观察,随后进行书写训练。
4.通过查找工具书等方法理解本课生词。 | 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生字指导。
2.教师示范书写时,重点提醒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特点。 |
三、理清脉络,了解大意(用时:18分钟) | 1.介绍作者和写作背景。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全文采用了什么叙述方法?先写了什 么?后写了什么?最后又写了什么?全文一共描写了“我”和父亲的几件事? 3.引导学生在了解主要事件后,进一步思考:在这些往事中,父亲都为“我”做了什么? | 1.了解作者的成就及写作背景。 2.带着问题快速阅读课文,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和自己的意见作对比,不足的地方进行自我完善和纠正。
3.认真思考每件事中隐含的父爱.并思考为什么这样的小事却让“我”难以忘怀。
| 1.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
2.对于学生一时难以理解的问题,教师可以先给出答案,然后在下面的学习中再重点解决。 |
四、结合课文,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 1.结合本课字词设计书写生字词,并用重点词语造句。 2.结合课文内容,设计思考题,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 1.按要求完成作业。
2.认真思考,预习下节课内容。 | 1.书写作业可以在教室学习园地里展示,这样更能激励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2.思考题难度不要太大,尽量选择下节课刚开始要解决的问题设置。 |
第二课时 | |||
教学环节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教学提示 |
一、问题切入,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 1.复习回顾:课文里写了父亲为“我”做的哪件事让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2.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引领学生一起探究文章的感情主线。 | 1.积极发言:只要能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且理由充分就可以。
2.参考同学们的回答,积极思考作者到底对父亲是一种什么感情。 | 1.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比较这些事的大小,思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2.不要忽略时代背景在文中的作用。 |
二、研读课文,把握线索(用时:20分钟) | 1.提出自读要求:快速阅读课文,找找课文中有几个地方写到了“小渔船”。
2.组织讨论:这四次提到小渔船,都给了“我”怎样不同的感受?又有什么相同的感受? 提示:相同点 ——都引起了 “我”对父亲的难忘记忆,都让“我”深切感受到父爱的伟大。 3.启发学生思考:这只小渔船对“我”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又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小渔船不仅是“我”外出求学的交通工具,更承载了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期望。“小渔船”是文章的主线,串联起了父亲对“我”的浓浓深情。 | 1.找出课文中关于“小渔船”的段落,联系发生的事件读一读,再交流汇报。 (1)我又见到了姑爹那只小渔船 …… (2)父亲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渔船,同姑爹两人摇船送我到无锡 …… (3)送我去入学的时候,依旧是那只小船…… (4)不仅是背影时时在我眼前显现,鲁迅笔底的乌篷船对我也永远是那么亲切……我什么时候能够用自己手中的笔,把那只载着父爱的小船画出来就好了! 2.交流汇报。 (1)让“我”想起了父亲为了省钱,和“我”一起住最便宜的小客栈,见到半夜“我”被臭虫咬醒后心疼不已。 (2)为了节省食宿费,父亲和姑爹轮流摇橹,却让“我”睡在船舱里。 (3)父亲在摇橹间隙,仍然舍不得休息,替生病的母亲为“我”缝补行装。 (4)小渔船虽然比不上鲁迅先生笔底的乌篷船精致,但一样让人感到亲切,因为它承载着满满的父爱。 3.课堂讨论,交流发言,重点在于体会小渔船的特殊意义。 | 1.这一部分可以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通过设置场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主人公当时的心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2.抓住作者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感激之情,挖掘出作者的情感变化,能有助于学生掌握全文的感情基调。
3.如何从小渔船联想到所承载的父爱?这是突破全文主题的关键。这里可以通过对比和讨论,引领学生体会小渔船带给作者的感受,还要注意作者对父亲的描述。 |
三、延伸触角,升华主题(用时:10分钟) | 1.引导学生补充课文中的事例,证明父亲对“我”的爱博大而深厚。 2.让学生比较事例的大小,探究其共同点和作用。 3.延伸小渔船所包括的丰富内涵,升华主题思想。 | 1.交流明确:父亲还给“我”买枇杷、豆腐脑,自制玩具,背“我”上学,替“我”铺床…… 2.认真思考,交流发言,一起探究这些事例的共同点和作用。 3.认真领会老师所讲,体会小渔船和“父爱之舟”之间的联系。 | 1.学生发言只要能正确表述事件即可,如果个别地方表达不准确教师再做引导,不必再深入分析。 2.小渔船和“父爱之舟”的连接点是父爱,讲解时必须突出父爱的深沉和博大。 |
四、讲练结合,设置作业(用时:5分钟) | 1.概述以小见大这一写法的内容和作用。 2.根据课堂讲解和课文内容,让学生即兴写作。 | 1.认真听讲,抓住“小”与“大”。
2.认真完成作业。 | 作业兼顾了课内和课外,侧重写作方法的训练。 |
小学语文第六单元19 父爱之舟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第六单元19 父爱之舟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文我会读,字词我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三年级上册19 海滨小城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交流检查,识字关,朗读课文,读文质疑,探秘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9 只有一个地球优秀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质疑导入,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再读感悟,合作品味,回顾课文,小结全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