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第2课时学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第2课时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思路导引,补偿训练,变式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充要条件
2.充分性、必要性的其他情况
【批注】充要条件的等价说法:p是q的充要条件又常说成p当且仅当q,或p与q等价等.
[诊断]
1.辨析记忆(对的打“√”,错的打“×”).
(1)当p是q的充要条件时,也可说成q成立当且仅当p成立.( √ )
提示:当p是q的充要条件时,p⇒q,且q⇒p,故说成q成立当且仅当p成立,这种说法正确.
(2)若pq和qp有一个成立,则p一定不是q的充要条件.( √ )
提示:若pq或qp,则p不是q的充分条件,或p不是q的必要条件,故此说法正确.
(3)若p是q的充要条件,q是r的充要条件,则p是r的充要条件.( √ )
提示:因为p⇔q,q⇔r,所以p⇔r,所以p是r的充要条件.
2.王昌龄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被誉为“七绝圣手”,其诗作《从军行》中的诗句“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传诵至今.由此推断,其中最后一句“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解析】选B.“攻破楼兰”不一定会返回家乡,不充分;“返回家乡”了一定是在攻破楼兰的前提下,必要.
学习任务一 充要条件的判断(逻辑推理)
1.(多选题)设计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图,若p:开关S闭合,q:灯泡L亮,则p是q的充要条件的电路图是( )
【解析】选BD.由题知,电路图A中,开关S闭合,灯泡L亮,而灯泡L亮开关S不一定闭合,故A中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电路图B中,开关S闭合,灯泡L亮,且灯泡L亮,则开关S一定闭合,故B中p是q的充要条件;电路图C中,开关S闭合,灯泡L不一定亮,灯泡L亮则开关S一定闭合,故C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电路图D中,开关S闭合则灯泡L亮,灯泡L亮则一定有开关S闭合,故D中p是q的充要条件.
2.指出下列各组命题中,p是q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1)p:x=1,q:|x|=1;
(2)p:-1≤x≤5,q:x≥-1且x≤5;
(3)p:x+2≠y,q:(x+2)2≠y2;
(4)p:a是自然数;q:a是正数.
【解析】(1)当x=1时,|x|=1成立;
当|x|=1时,x=1或x=-1.
所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因为-1≤x≤5⇔x≥-1且x≤5,
所以p是q的充要条件.
(3)由q:(x+2)2≠y2,得x+2≠y,且x+2≠-y,又p:x+2≠y,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4)0是自然数,但0不是正数,故pq;又 eq \f(1,2) 是正数,但 eq \f(1,2) 不是自然数,故qp.故p是q的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及充要条件的三种方法
(1)定义法:直接判断“若p,则q”以及“若q,则p”的真假.
(2)集合法:即利用集合的包含关系判断.
(3)传递法: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具有传递性,即由p1⇒p2⇒…⇒pn,可得p1⇒pn;充要条件也有传递性.
学习任务二 充要条件的证明(逻辑推理)
【典例】1.求证:关于x的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的充要条件是a+b+c=0.
【证明】因为a+b+c=0,
所以c=-a-b,代入方程ax2+bx+c=0中,
得ax2+bx-a-b=0,
即(x-1)(ax+a+b)=0.
所以方程(※)有一个根为1,
所以a+b+c=0⇒方程(※)有一个根为1.
因为方程ax2+bx+c=0有一个根为1,
所以x=1满足方程ax2+bx+c=0.
所以有a×12+b×1+c=0,即a+b+c=0.
所以方程(※)有一个根为1⇒a+b+c=0,
从而a+b+c=0⇔方程(※)有一个根为1,
因此a+b+c=0是方程(※)有一个根为1的充要条件.
2.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证明】必要性:由于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所以Δ=b2-4ac>0,x1x2= eq \f(c,a) <0(x1,x2为方程的两根),所以ac<0.
充分性:由ac<0,可推得b2-4ac>0,及x1x2= eq \f(c,a) <0(x1,x2为方程的两根).所以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
综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
【思路导引】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证明.
充要条件证明的两个思路
(1)直接法:证明p是q的充要条件,首先要明确
p是条件,q是结论;其次推证p⇒q是证明充分性,推证q⇒p是证明必要性.
(2)集合思想:记p:A={x|p(x)},q:B={x|q(x)},若A=B,则p与q互为充要条件.
提醒:证明时一定要注意,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进行,而且分清充分性与必要性的证明方向.
求证:关于x的方程x2+mx+1=0有两个负实数根的充要条件是m≥2.
【证明】(1)充分性:因为m≥2,
所以Δ=m2-4≥0,
所以方程x2+mx+1=0有实根,
设两根为x1,x2,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x1·x2=1>0,
所以x1,x2同号.
又x1+x2=-m≤-2<0,
所以x1,x2同为负数.
即x2+mx+1=0有两个负实根的充分条件是m≥2;
(2)必要性:因为x2+mx+1=0有两个负实根,
设其为x1,x2,且x1x2=1,
所以 eq \b\lc\{(\a\vs4\al\c1(Δ=m2-4≥0,,x1+x2=-m<0,))
即 eq \b\lc\{(\a\vs4\al\c1(m≥2或m≤-2,,m>0,))
所以m≥2,即x2+mx+1=0有两个负实根的必要条件是m≥2.
综上可知,m≥2是x2+mx+1=0有两个负实根的充分必要条件.
【补偿训练】
设a,b,c为△ABC的三边,求证:方程x2+2ax+b2=0与x2+2cx-b2=0有公共根的充要条件是∠A=90°.
【证明】必要性:设方程x2+2ax+b2=0与x2+2cx-b2=0有公共根x0,
则x eq \\al(\s\up1(2),\s\d1(0)) +2ax0+b2=0,x eq \\al(\s\up1(2),\s\d1(0)) +2cx0-b2=0.
两式相减,得x0= eq \f(b2,c-a) ,将此式代入x eq \\al(\s\up1(2),\s\d1(0)) +2ax0+b2=0,
可得b2+c2=a2,故∠A=90°.
充分性:因为∠A=90°,
所以b2=a2-c2.①
将①代入方程x2+2ax+b2=0,
可得x2+2ax+a2-c2=0,
即(x+a-c)(x+a+c)=0.
将①代入方程x2+2cx-b2=0,
可得x2+2cx+c2-a2=0,
即(x+c-a)(x+c+a)=0.
故两方程有公共根x=-(a+c).
所以方程x2+2ax+b2=0与x2+2cx-b2=0有公共根的充要条件是∠A=90°.
学习任务三 充要条件的应用(逻辑推理)
【典例】已知p:-2≤x≤10,q:1-m≤x≤1+m(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题思维]
【解析】p:-2≤x≤10,q:1-m≤x≤1+m(m>0).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即{x|1-m≤x≤1+m}{x|-2≤x≤10},
故有 eq \b\lc\{(\a\vs4\al\c1(1-m≥-2,,1+m<10)) 或 eq \b\lc\{(\a\vs4\al\c1(1-m>-2,,1+m≤10,))
解得m≤3.又m>0,
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0<m≤3}.
应用充要条件求参数值(范围)的一般步骤
(1)根据已知将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或充要条件转化为集合间的关系.
(2)根据集合间的关系构建关于参数的方程(组)或不等式(组)求解.
【变式探究】
1.若本例中“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改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其他条件不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解析】p:-2≤x≤10,q:1-m≤x≤1+m(m>0).
因为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设p代表的集合为A,q代表的集合为B,
所以AB.
所以 eq \b\lc\{(\a\vs4\al\c1(1-m≤-2,,1+m>10)) 或 eq \b\lc\{(\a\vs4\al\c1(1-m<-2,,1+m≥10.))
解不等式组得m>9或m≥9,
所以m≥9,
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m≥9.
2.本例中p,q不变,是否存在实数m使p是q的充要条件?若存在,求出m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因为p:-2≤x≤10,q:1-m≤x≤1+m(m>0).
若p是q的充要条件,
则 eq \b\lc\{(\a\vs4\al\c1(-2=1-m,,10=1+m,)) m不存在.
故不存在实数m,使得p是q的充要条件.
关闭W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定义
如果p⇒q且q⇒p,则称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简称为充要条件)
记法
p⇔q
读法
“p与q等价”“p当且仅当q”
推出关系
充分性、必要性
p⇒q且qp
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pq且q⇒p
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pq且qp
p是q的既不充分
也不必要条件
观察
已知两个命题的范围及它们之间的条件关系
联想
充分、必要条件知识
转化
根据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转化为集合之间的真子集关系求解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导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学案设计,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B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2.3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第2课时导学案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