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分层训练(基础篇+提升篇)(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含答案),共11页。
【单元测试】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6分)一、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诗句,做到正确、规范、美观。(2分)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二、给下列易读错的字注音。(9分)霎( )时 大堤( ) 盼( )望逐( )渐 翻滚( ) 顿( )时地震( ) 稻穗( ) 风俗( )庄稼( ) 跃( )出 归巢( )霸占( ) 睡眠( ) 坠( )落 半明半昧( ) 人声鼎( )沸 山崩( )地裂三、根据“薄”字的解释完成练习。(2分) (1)“冬天到了,你还穿这么薄的衣服,多冷啊!”这句话中“薄”字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2)“做小本生意的人,要讲究薄利多销。”这句话中“薄”字的读音是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填序号)。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A. ( )( )欲聋 B. 响彻( )( ) C. 鸦雀( )( )D. 锣鼓( )( ) E. 低( )细( ) F. 窃窃( )( )(1)表示声音大的词语有__________,表示声音很小或非常安静的词语有__________。(填字母,2分)(2)仿照示例,任选一个词语,把由词语想到的画面写下来。(2分)例:人声鼎沸——节日里,广场上人很多,吵吵嚷嚷,显得异常喧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选择题。下面各小题均有A、B、C、D四个备选答案,请按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 )”里。(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鼎沸(fèi) 霎时(shà) B.愚昧(mèi) 卵石(nuǎn)C.霸占(zhàn) 屹立(yì) D.顿时(dùn) 民俗(sú)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与“闷雷滚动”中“闷”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闷热 B.沉闷 C.闷头儿 D.闷声不响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振耳欲聋 浩浩荡荡 B.鸦鹊无声 响彻云宵C.人生鼎沸 悄无声息 D.坑坑洼洼 风平浪静4.“箪”是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下列与“箪”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竹 B.单 C.甲 D.笔5.[词语辨析]依次填入下面句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____的。(2)潮来前,钱塘江显得很____。(3)我和阿妈在____的村道上走月亮。 A.幽静 宁静 静寂 B.平静 幽静 安静C.静寂 平静 幽静 D.静寂 幽静 安静6.[词语运用]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沉默了许久,一声不响地离开了。B.讨论课上,同学们的发言震耳欲聋。C.她低声细语道:“我身体有点不舒服。”D.她的演讲十分精彩,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听得很认真。7.[关联词语运用]填入下面句子中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归巢的鸟儿,________是倦了,________驮着斜阳回去。A.因为 所以 B.尽管 还C.一边 一边 D.虽然 但8.[病句诊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读了《走月亮》这篇文章,我仿佛看到了洒满月光的小路和秋虫的鸣叫声。B.在河边的大树下,我们发明了几艘小船。C.爷爷常常回忆过去的往事。D.秋天的北京是个美丽的地方。9.[修辞手法]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花牛在草地里眠,白云霸占了半个天。B.丰收的季节到了,麦穗低垂着头。C.池塘里的荷花像亭亭玉立的少女。D.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10.[句子衔接]将句子“开始,我怎么也捉不到。”插入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①夏天一到,村口的大树上从早到晚你都能听到“知了——知了——”的叫声,我多么想亲手捉一只知了啊!②一天,我对小明说:“咱们明天去捉知了好吗?”他愉快地答应了。③第二天,我们准备好了工具,向村口的大树跑去。④小明却一连捉了三只,我真羡慕他。⑤后来,在小明的帮助下,我也顺利捉住了一只,心里别提多高兴了。A.①之前 B.①②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六、句子练习。(6分)1.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照样子,写一写)柿子要成熟了,脸涨得红彤彤的,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仿写句子)我望着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霎时、顿时、转眼间、忽然、一会儿工夫”中任选两个词语,描述一下雷雨即将来临时的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根据课文内容填空。(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布满河床。哟,卵石间有多少______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2.本单元我们去了海宁的盐官镇,观看了被称为“____________”的钱塘江大潮;我们跟随诗人_________与悠闲的花牛一起散步,一起做梦;我们还和作家______一起欣赏了不同的______,领略了夜空不一样的美。(2分)3.王维的山水诗《鹿柴》写得有“声”有“色”,诗中写“声”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24分)八、课内阅读。(11分)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eq \a\vs4\al\co1(1.)选文是按照( )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2分)A.由远及近 B.由近及远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eq \a\vs4\al\co1(2.)根据选文内容,写出江面的变化。(3分)风平浪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______________________eq \a\vs4\al\co1(3.)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可称“奇观”的江潮,吸引了无数看客,许多文人也在此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篇。阅读下列诗句,从选文中找出对应的句子分别写在横线上。(6分)漫漫平沙走白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涛似连山喷雪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人鼓噪慑吴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3分)黄果树瀑布黄果树大瀑布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坐落在南盘江支流——打帮河上游的白水河上。蜿蜒曲折的白水河由北向南,像一条雪白的( ),从断崖绝壁上飞奔而下,汹涌澎湃,直泻犀牛潭,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飞瀑激起万朵浪花,溅起漫天雨珠,如飞花劲舞,洋洋洒洒,在丽日映照之下熠熠闪亮。无论你什么季节来到黄果树,都能观赏到瀑布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色:春天,百花争艳,瀑布清流如黛,就像姹紫嫣红中的( ),气象万千。夏季,在那骄阳似火的雷雨时节,河水暴涨,瀑布急流如飞,就像破浪而来的( ),奔腾咆哮,涛声如雷贯耳。整个犀牛潭连同黄果树村街,完全弥漫在金黄色的雨雾之中。时值秋高气爽,瀑布碧流如玉,宛如玑珠悬空垂吊,美不胜收。冬天,雪松挺拔,瀑布银流如丝,瀑沫星星点点,纷纷扬扬,别有一番风味。1.请想象短文描绘的画面,将下列词语填在文中括号中,构成恰当的比喻句。(3分)2.想象“从断崖绝壁上飞奔而下,汹涌澎湃,直泻犀牛潭”描写的画面,我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 );“飞瀑激起万朵浪花,溅起漫天雨珠,如飞花劲舞,洋洋洒洒,在丽日映照之下熠熠闪亮”这幅画面则表现了黄果树瀑布的( )。(2分)A.美丽 B.雄伟壮观3.当读到文中画线的句子时,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的画面,仿佛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声音。(4分)4.短文的第3自然段按照______的顺序,为我们描述了黄果树瀑布的美丽景致,表达了作者对黄果树瀑布的______之情。(4分)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十、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习作。题目一:现在的社会交通便利,出行非常方便,那你一定去过很多地方,有没有让你难以忘怀的地方?比如水乡的小镇让我们赏心悦目,游乐场让我们兴奋不已,书店让我们流连忘返,家乡的小树林是我们的乐园……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地方,你愿意和大家分享吗?推荐一个好地方给大家吧。要求:以“推荐一个好地方”为题,选择自己喜欢的好地方推荐给大家,并把推荐的理由写清楚,要能引起大家对这个地方的向往之情。题目二: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要求:你一定去过一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地方,曾亲身领略到它的美丽与神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把你游览的经过写下来,要写出这个地方的特别之处。语言要通顺,叙述要有条理。参考答案一、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二、给下列易读错的字注音。(9分)霎(shà)时 大堤(dī) 盼(pàn)望逐(zhú)渐 翻滚(gǔn) 顿(dùn)时地震(zhèn) 稻穗(suì) 风俗(sú)庄稼(jia) 跃(yuè)出 归巢(cháo) 霸占(zhàn) 睡眠(mián) 坠(zhuì)落 半明半昧(mèi) 人声鼎(dǐng)沸 山崩(bēng)地裂三、(1)báo ① (2)bó ②四、 A. 震 耳 B. 云 霄 C. 无 声 D. 喧 天E. 声 语 F. 私 语(1)ABD CEF(2)示例:鸦雀无声——班主任走进教室后,嘈杂的教室顿时没有了声音。五、1.B 2.B 3.D 4.B 5.C 6.B 7.B 8.D 9.C 10.D六、1.示例: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枝头2.示例:那满田野的金黄满仓的稻谷堆积如山农民伯伯们爽朗而幸福的笑声3.示例:转眼间,乌云从天边浩浩荡荡地冲过来了,它们把太阳挤走了,天空变得灰蒙蒙的。霎时,狂风大作,树叶被吹得沙沙直响。七、1.灰白色的鹅卵石 可爱 都抱着一个月亮2.天下奇观 徐志摩 巴金 繁星3.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八、1.A2.出现了一条白线 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3.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九、1.玉练 银帘 巨龙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先要了解词语的意思,如“玉练”指银河,再读一读句子,找出被比喻的事物(本体)是什么,最后想想适合作比的事物(喻体)有哪些。如,“蜿蜒曲折的白水河由北向南……直泻犀牛潭”一句,被比喻的事物是白水河,它飞奔而下,像什么呢?不正像银河从天而降吗?因此,这一句填“玉练”。2.B 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注意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来体会,如,“汹涌澎湃”体现了瀑布的雄伟壮观,“飞花劲舞”“洋洋洒洒”“熠熠闪亮”则体现了瀑布的美丽。3.瀑布奔腾而下 瀑布流下时轰隆4.四季 赞美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描写顺序和体会表达的情感的能力。写景的文章,一般按时间顺序和地点转换顺序来描写。从“春天”“夏季”“秋高气爽”“冬天”这几个词语可知,本文是按照四季(时间)顺序来写的。另外,情由景生,优美的写景文章大多表达了作者对景物的赞美之情。十、任选一个题目,完成习作。给分标准(30分-27分)事件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情感动人,字体端正,书面整洁、无错别字;(26分-22分)事件具体,结构完整,语句基本通顺,有表达情感,字体较为端正,有少量错别字;(21分-17分)事件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有一定数量语句不通,没有情感表达,字体不佳,有少量错别字,书面有一定数量涂改;(16分及以下)事件不具体,结构不完整,病句较多,字体差、影响辨认,有大量涂改现象;篇幅过短。薄 báo ①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之间的距离较小,跟“厚”相对。②(感情)冷淡,(情义)不深。③(味道)淡。④(土地)不肥沃。薄 bó ①义同“薄”(báo)。多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单薄、厚古薄今”等。②轻微,少。③不庄重。④看不起,轻视,慢待。5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