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单元分层训练(基础篇+提升篇)(含答案)
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含答案),共10页。
【单元测试】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分层训练B卷(提升篇)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班级: 姓名: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43分)一、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骤然(jù zhòu) 弯曲(qǔ qū)叶柄(bǐn bǐnɡ) 未肯降(jiànɡ xiánɡ)隐藏(yǐn yǐnɡ) 梅须逊雪三分白(xùn shùn)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字词。(6分)2022年的第一天,我们踏着mù sè( )登上了lú shān( ),眼前的美景与我们在山脚看到的截然不同,我不禁yín sònɡ( )起宋代诗人苏轼tí xiě( )的诗句“横看成岭cè( )成fēnɡ( ),远近高低各不同”。三、选择题。(14分)1.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3分)(1)A. 萧瑟(sè) B. 叶柄(bīng) C. 均匀(jūn) D. 蜗牛(wō)( )(2)A. 骤雨(zòu) B. 荡漾(yàng) C. 茎叶(jīng) D. 布置(zhì)( )(3)A. 挖掘(jué) B. 蛟龙(jiāo) C. 倾斜(qǐng) D. 扒土(bā)( )2.下列每组词语中都有一个字是错误的,请将字母填在括号里。(3分)(1)A. 缜重 B. 隐蔽 C. 运输 D. 毫不可惜 ( )(2)A. 搜索 B. 侧面 C. 隧道 D. 排水忧良 ( )(3)A. 干躁 B. 宽敞 C. 舒服 D. 瞧不起 ( )3. 下列关于“卧”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卧”字一共有9画。 B. “卧”字的第二笔是“竖折”。C. “卧”字的第五笔是“竖”。 D. “卧倒”和“卧室”中“卧”的意思一样。4.“可怜”一词的意思有: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④可爱。下面各句中“可怜”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1)可怜九月初三夜。 (2)他从小失去了父母,很可怜。(3)他的知识贫乏得可怜。A.④②① B.④①③ C.①②③ D.④②③5.下面作品与诗人、朝代对应不正确的一组是( )A.《暮江吟》——白居易——唐 B.《题西林壁》——苏轼——唐C.《雪梅》——卢钺——宋 D.《鹿柴》——王维——唐6.对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2)蟋蟀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3)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4)这难道是一种巧合吗?A.比喻 设问 拟人 反问B.拟人 反问 比喻 设问C.比喻 反问 拟人 设问D.拟人 设问 比喻 反问四、积累展示。(13分)1.我们一般把马住的地方称为( )。(1分)A.厩 B.窝 C.洞 D.穴2.我们有时会有这样的感受: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说明了这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2分)3.《雪梅》这首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相似。(2分)4.《暮江吟》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5.《蟋蟀的住宅》改编自_____国著名的昆虫学家_________的《昆虫记》。文中采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怎样建造住宅。(4分)6.请写出两句与秋季的天气相关的谚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看图,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练习。(8分)1.标准对数视力表的主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2分)2.医学上认为视力低于5.0为近视,状状只能看清表中圈起来的以上部分的“E”,这一现象说明他的眼睛可能已经_________了。(2分)3.下列可能会造成状状出现第2小题中这种情况的行为有( )。(多选)(2分)A.在强光下看书B.长时间玩电子产品C.挑食,营养不均衡D.看书、写字姿势不正确4.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眼睛呢?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阅读欣赏 (27分)六、课内阅读。(12分)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要是偷嘴,谁也看不见。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1)选文第一段中蚂蚁队长“犹豫了一会儿”,他可能正在进行怎样的思想斗争?在合理的说法后面打“√”。(6分) ①“吃”与“丢”的选择:丢了可惜,吃了又犯禁令。( )②自己吃还是给别人吃的选择:吃了比丢了好,可是给谁吃最合理呢?( )③公开与不公开的选择:让大家看着好,还是不让大家知道好呢?( )(2)对选文最后一段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大家面对奶酪的诱惑,劲头更足了。B.大家钦佩蚂蚁队长对奶酪的处理,劲头更足了。C.大家畏惧蚂蚁队长的权力,不敢不表现得很积极。D.大家为了多分到点儿奶酪,故意表现得很积极。(3)你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吗?为什么?(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课外阅读。(15分)“虫国杀手”—— 螳螂静静地待在草丛中,将两条前腿合起来举在胸前,仿佛正在虔诚地祈祷——这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螳螂的形象。然而,它却是不折不扣的“职业杀手”。当其他昆虫进入它的攻击范围,它先前那“虔诚”的形象便立刻消失得无影无踪,硕大的眼中闪出咄咄逼人的凶光,死死地盯住移动的猎物不放。一旦时机成熟,两把大铡刀似的前腿便如箭一般弹射出去,重重地扣在猎物身上,猎物来得及做的不过是抽搐(chù)几下或挣扎一阵。接下来,螳螂会用它那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嘴”,一点儿一点儿地把猎物肢解、吞噬(shì),直到只剩下一些对螳螂来说实在没有什么价值的器官,比如一节触须,一段跗(fū)肢,或是一小片翅膀。螳螂凶残,但又美丽,形态千奇百怪。在温带地区,螳螂的种类相对较少,体形较为简单;但在热带地区,螳螂的种类就丰富多了,体形也变得怪异复杂,而且个个都是高超的伪装大师,( )植物的花、叶、枝、树皮……( )是它们模仿的对象。有了巧妙的伪装,螳螂只需静伏不动,不管天敌还是猎物都很难发现它们。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有合适的温度和较为丰富的食物来源,螳螂( )可以过得逍遥自在。在我国,已知的螳螂种类有100多种,全世界大约有2000种螳螂,它们( )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个个都是地地道道的“虫国杀手”。(有删改)eq \a\vs4\al\co1(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短文中的括号里。(3分)无论……都…… 因为……所以……只要……就…… 虽然……但是……eq \a\vs4\al\co1(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1)恭敬而有诚意。( )(2)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eq \a\vs4\al\co1(3.)短文中提到的“职业杀手”指的是__________。(1分)eq \a\vs4\al\co1(4.)说说短文哪里体现出了作者观察螳螂时很细致。(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 \a\vs4\al\co1(5.)“螳螂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的“几乎”能不能去掉?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q \a\vs4\al\co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螳螂主要是用它那并不十分起眼的“小嘴”捕杀猎物的。B.螳螂种类丰富,全世界大约有2000种。C.螳螂拥有高超的伪装术,所以天敌很难发现它们。eq \a\vs4\al\co1(7.)针对短文第1自然段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4分)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习作与表达。(30分)题目:我爱__________要求:①选择一种事物,把题目补充完整。②认真观察,抓住事物的特点,把让你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具体。参考答案一、zhòu√ qū√ bǐnɡ√ xiánɡ√ yǐn√ xùn√ 二、暮色 庐山 吟诵 题写 侧峰三、1. (1)B (2)A (3)C 2. (1)A (2)D (3)A 3. C 4.B 5.B 6.A四、1.A 2.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3.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4.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5.法 法布尔 拟人 蟋蟀住宅的特点6.示例:①立了秋,把扇丢。②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五、1.检测视力 2.近视 3.ABCD4.示例:亲近大自然,你能看到更美丽的世界。六、(1)①√ ②√ ③√(2)B (3)示例:我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因为他能以身作则,关爱弱小。七、1.无论 都 只要 就 虽然 但是 2.(1)虔诚 (2)咄咄逼人3.螳螂4.作者准确地抓住了螳螂捕食猎物时的动作,把捕食过程写得非常生动,体现出作者观察螳螂时很细致。5.不能去掉。因为“几乎”一词表示十分接近,差不多,点明了螳螂的分布范围,不是哪里都有,去掉后可能与实际不符。该词体现了本文语言的严密性。6.A7.示例:螳螂“虔诚”的形象指的是什么?指的是螳螂静静地待在草丛中,将两条前腿合起来举在胸前,仿佛正在虔诚地祈祷。八、习作与表达。(30分)给分标准(30分-27分)事件具体,结构完整,语句通顺,情感动人,字体端正,书面整洁、无错别字;(26分-22分)事件具体,结构完整,语句基本通顺,有表达情感,字体较为端正,有少量错别字;(21分-17分)事件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有一定数量语句不通,没有情感表达,字体不佳,有少量错别字,书面有一定数量涂改;(16分及以下)事件不具体,结构不完整,病句较多,字体差、影响辨认,有大量涂改现象;篇幅过短。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