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练习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12 《论语》十二章课后作业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的字注音,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yùn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人不知而不愠(______)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 思而不学则殆(______)
    不亦说乎(______ ) 三省吾身(_____ _ ) 传不习乎(______ )
    不逾矩(______ ) 一箪食(______ ) 好之者(______ )
    曲肱而枕之(______ ) 博学而笃志(______) 逝者如斯夫(______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吾日三省吾身( )
    (2)四十而不惑( )
    (3)不逾矩( )
    3.下列各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下面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B. 博学而笃志。
    C.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5.下列句子中的“而”与“人不知而不愠”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思则罔
    C.曲肱而枕之 D.切问而近思
    6.下面各项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
    B. 学而时习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 温故而知新;博学而笃志
    D. 学而时习之;传不习乎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8.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1)《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学习周围人的长处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往的朋友中,许多人都是优点和缺点并存的,怎样对待他们的优缺点呢?《论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出了答案。
    (3)《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5)孔子强调要珍惜时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①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他事矣。(《荀子》)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
    ③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韩非子》)
    ④诚心者,天下之结也。(《管子》)
    【材料二】“信用中国”网站是政府褒扬诚信、惩戒失信的窗口。该网站于2015年6月上线运行,2017年10月改版升级。新版分区设置更合理,更加突出权威性、及时性、互动性和可读性。2018年4月,该网站开通了个人信用信息查询功能。“信用中国”网站自运行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目前,该网站日访问量超过500万人次,网民浏览、查询已累计突破9亿次。
    【材料三】漫画(如图)

    (1)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20字左右)

    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论语》十二章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0、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学而时习之。时: 时间
    B、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C、吾日三省吾身。省:反省
    D、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
    12、《论语》十二章分别论述了关于学习方法, , , 的一般原则。
    13.两千多年来,孔子闪烁着哲理光彩的语录,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请从文中选择一则,谈谈你的感悟。
    答:
    (二)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按要求完成各题。
    【甲】《论语》十二章(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4.下列加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B.吾日三省吾身(shěng)
    C.友人惭 (cán) D.太丘舍去(shě)
    15.解释下列加点词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⑵相委而去 ( )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⑷元方入门不顾( )
    16.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7. 读了【甲】【乙】文段,你认为在与朋友的交往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拜年
    [明]文徵明
    不求见面唯通谒①,名纸②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选自《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华语教学出版社2020年8月版)
    送刺③
    [南宋]周密
    岁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余表舅吴四丈,性滑稽。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漫取视之,类皆亲故。于是酌之以酒,阴④以己刺尽易之。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异日合并⑤,因出沈刺大束,相与一笑,乡曲⑥相传以为笑谈。
    (选自《中国古典散文精选注释·笔记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版,有删减)
    【注】①谒:名帖,类似于后来的名片。②名纸:指装饰名贵的名帖,③刺:名帖。最早无纸,名帖都是用竹木削成,所以称“刺”。④阴:暗地。⑤合并:集会。⑥乡曲:乡里。
    18.对诗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文中的“谒”和“刺”,名称不同,但用途相似。
    B.因为嫌弃文徽明家中简陋,所以友人“不求见面”。
    C.收到满屋的名帖之后,文徽明扔掉了其中的大部分。
    D.为了感激吴四丈的盛情款待,沈仆主动答应送名帖。
    19.给文中画直线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
    B.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
    C.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
    D.适节日无仆可出,徘徊门首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
    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沈仆不悟,因往遍投之,悉吴刺也。
    21.为表达节日祝福,古人遍投名帖,今人群发信息。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气象万千 黄图珌
    【甲】云霞雾露者,山川河岳熏蒸之气也。气结成云,云散为□;气凝成雾,雾滞为□。春气温煦,云如絮而霞如绮,自必晴明;雾若烟而露若膏,定然阴雨。夏气炎烈,云有奇峰,霞饶文锦,雾蒸溽暑①,露拂南风。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冬气寒肃,云轻霞薄,风日并美,雾凝露结,霜雪交荣。故谓云霞雾露之明晦相应 春夏秋冬之令节。
    【乙】夫风者,天地之呼吸气也,无声无形。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雨者,天地之熏蒸气也。夏天当热,凉则不晴;冬天应寒,暖则必雨。霜者,天地之清凉气也;雪者,天地之严肃气也。露凝而为□,雨结而成□。霜降于秋杪②,能驱烦暑而豁新凉;雪骤于腊中,可杀诸毒而获丰兆。
    【注释】①溽(rù)暑:潮湿闷热之气。②杪(miǎ):末尾。
    22、 请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并( ) ② 晦( )
    ③雨( ) ④骤( )
    23、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
    24、请将恰当的选项填在【甲】文中画横线处( )
    A. 之 B. 乎 C. 而 D. 也
    25、请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兴波涛而得形,依林木以为声。
    26、请结合语境,在文中选择恰当的单音节词填入方框内。
    27、你的朋友想在节日出门拍摄风光明媚的照片。请从文中摘取相关词句,为他的出行整理天气观测指南。
    28、积累链接:请默写许浑《咸阳城东楼》的第二联。
    答案
    (1). yùn (2). wǎng (3). dài (4). yuè (5). xǐng (6). chuán (7). yú (8). dān (9). hà (10). gōng (11). dǔ (12). fú
    (1)自我检查、反省 (2)迷惑,疑惑 (3)越过
    D 4.C 5.B 6.D
    7.(1).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8. (1)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饭疏食 饮水 曲肱而枕之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9.(1)(1)自古以来,诚信都是中国人立身处世的准则.
    (2)此漫画中一个人被禁锢在竹笼子里,旁边放着被禁的原因“失信”二字,竹笼子上方贴有“限制贷款”“禁止乘坐飞机”“禁止……”字样,该漫画寓意:一个人若失信,将寸步难行。
    10、A
    11、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平民百姓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12、学习态度,为人处世,道德修养。
    13、示例: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启发:学过的知识要及时复习,这样,才能对学过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酌情评判)
    14.B
    15.⑴“说”同“悦”愉快 ⑵离开 ⑶诚信 ⑷回头看
    16.⑴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⑵太丘便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友人才到。
    第一要真诚热情,不能冷若冰霜;第一要守信用,不能失信于朋友;第二要注重礼节,不失礼数。
    A 19.C 20.沈家的仆人没有察觉到其中的奥秘,于是带着这些名帖到处去投送,而这些名帖都是吴四丈的名帖。 21.我认为这种现象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人们用遍投名帖的方式表达节日祝福,而如今由于科技的发展,人们更愿意通过群发信息的方式来表达祝福。虽然方式不同,但都是为了表达节日的祝福和美好的祝愿,我们应该尊重这种变化,并乐在其中。
    22. ①都,一起 ②昏暗 ③下雨 ④急
    23、 秋气高爽/云弄巧而霞吐彩/雾含风而露生凉
    24、B
    25、(风)掀起波涛而获得形貌,依托树木而发出声响。
    26. 霞露霜雪
    27、A云如絮而陵如绮 B寒肃/寒
    28.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时间
    气象
    气温
    清明
    A
    温煦
    元旦
    云轻霞薄
    B

    相关试卷

    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1《论语》十二章优秀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2018)11《论语》十二章优秀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练习原卷版docx、第11课《论语》十二章分层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重点词语翻译,根据提示填空,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的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