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
展开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随堂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下列句子的翻译中错误的选项是,说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文学常识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中~国&^教育出%版网@]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 )乎?
⑵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⑶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 )不习乎?
⑷……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⑸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
⑹一箪( )食,一瓢( )饮,在陋巷
⑺曲肱(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⑼三军可夺帅( )也
⑽博学而笃( )志[来源%:z#~&z@step.cm]
2.结合句意,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__________
⑵吾日三省吾身 ___________
⑶温故而知新 ___________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中~国教#育出&%版网@]
⑸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
⑹博学而笃志 ___________[来源@:中%&教*网^]
3.下列句子的翻译中错误的选项是( )
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学习并且时常温习,不是也可说说这件事吗?)
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翻译: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翻译:好人比不上快乐的人。)
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翻译:一去不复返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
⑤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翻译:确切的提问,走近了再思考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www.z@z^ste%#p.c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⑤
4.说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⑴不亦说乎[www.z&^zs#tep.c*~m]
_____通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
⑵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_____通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
5.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⑴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习,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⑵吾日三省吾身[来源@%:中^教#*网]
日,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来&*源^:中教~网@]
三,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⑶温故而知新
故,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⑷择其善者而从之
善者,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中@国教#育出^版*网&]
从,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 [中国%#教育~出&版^网]
⑸可以为师矣
可以,古义:_________;今义:________。[来源:&中*教%#网~]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为人谋而不忠乎( )
①为
可以为师矣( )
人不知而不愠( )
②而
温故而知新( )
7.文学常识填空。
⑴《论语》是________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______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______、______并称“四书”。
⑵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______,字_______,_____时期______人,春秋末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_________”,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8.阅读下面《论语(节选)》,完成第⑴~⑷题。
《论语》八则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②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③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中~*^国教育#&出版网]
④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⑤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学而》)[中^国教@育%&*出版网]
⑥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⑦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子张》)
⑧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颜渊》)
⑴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学而不思则罔(罔:有害)[www&.z~z*s@tep.c#m]
B.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然:这)
C.切问而近思(切问:急切地追问)
D.我独亡(亡:死亡)
⑵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 )
A.学而时习之 学而不思则罔
B.仁在其中矣其恕乎
C.与人恭而有礼 未复能有与其奇者
D.如日月之食焉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⑶ 翻译。[中国教育出版网*~&%@]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由儒家学派提倡的待人接物之道,请结合所学知识或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第⑴~⑵题。
【甲】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乙】[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⑴甲文选自课文《 》;乙文选自《论语》,它是 __家经典。[ww&w.z*zste%^p.cm~]
⑵甲文与乙文第段的意思相近,都谈到了学习贵在主动进取,不同的是乙文还谈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
10.古人常用“三”字来形容数量的多或少,距离的远和近、高和矮等,如“吾日三省吾身”“三军可夺帅”“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实,我们学过的很多成语、俗语中也含有这样的数字用法,如“三更半夜”“三天打鱼,两天撒网”等,你能按要求列举几例吗?
成语:①_________ 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④_________
俗语: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微写作。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请你写一段文字,介绍一下你学习中的“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课后练习题,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给加点字注音,解释句加点字的意思,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填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论语十二章课时作业,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句子按内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重点词语翻译,根据提示填空,按要求默写课文中有关的语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七年级上册(2018)11《论语》十二章优秀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按要求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