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1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2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3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4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5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6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7页
    人教版(2024)八年级物理上册2.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课件第8页
    还剩2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题引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知识点1声音的产生,课堂讲解,知识点2声音的传播,知识点3声速,常见介质的声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是你知道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我们听到的呢?
    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图2.1-1);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图2.1-2)。观察、体验、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
    从上面的活动中可以看出,橡皮筋嗡嗡作响时,橡皮筋在振动;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大量的观察、分析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vibratin)产生的。
    物体振动发声的现象真是太多了,你能说出一些发声现象的道理吗?
    蝈蝈是怎么发声的(图2.1-3)?如果让发声的物体不再发声,又该怎么做?
    振动可以发声。如果将发声体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可以将声音保存下来。
    图2.1-4是早期机械唱片表面的放大图。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唱片上有一圈圈不规则的沟槽。当唱片转动时,唱针随着划过的沟槽振动,这样就把记录的声音重现出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发明了用磁带、激光唱盘和存储卡等记录声音的方法。
    敲桌面实验:两个学生一组,把两张桌子紧紧地挨在一起,一个同学轻轻敲击桌面,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另一张桌子上听一听,然后两个同学互相交换重复上面的实验。两张桌子离开一条小缝再重复上面的实验。
    声音是怎样从声源传播到远处的?声音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传播出去?
    如图2.1-5,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注意声音的变化。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正是平时大家并不留意的空气传送了声音。如果没有空气,人们就无法正常交流。太空中没有空气,哪怕离得再近,航天员也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图2.1-6)。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und wave)。
    用一张桌子做实验。一个同学轻敲桌子(不要使附近的同学听到敲击声),另一个同学把耳朵贴在桌面上。由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桌子也能传声。气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其实液体也可以传播声音。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些都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medium);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
    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表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源能够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3.声音与振动的关系(1)一切正在发音的物体都在振动,“一切”包括气体、液体、固体在内的所有物体。(2)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马上停止,它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还在并向远处继续传播。(3)振动一定发音,但发出的声音不一定能听见;不振动是不会发音的。
    例 1:在物理的研究中经常用到变抽象为具体,变细微为显著的研究方法。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A. 不能传播声音 B. 吸收了声波 C. 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 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例 2:除夕夜,热闹的春节文娱晚会进行到午夜时,大家都会等待新年的第一声钟响,在人们敲响大钟后,有同学发现,虽然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大钟仍“余音不止”。其原因是( )
    A. 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 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 是人的听觉延长了时间 D. 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例 3: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如图所示。这一实验现象证明了( )
    A. 真空不能传声 B. 音又在振动 C. 超声波的存在 D. 水具有导电性
    1.声波当物体振动发声时,会引起周围的空气也跟着振动。发声物体周围的空气,就会形成一种不断振动着的声音的波浪。这种声音的波浪叫做“声波”。声波可以通过周围的物体,向上、下、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传播。“声波”实际上是一种由于声音引起的物体的振动。当音响发声引起的声波通过空气向四周传播时,就会引起空气跟着振动,当声波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都能作为介质,但是真空就不能传声了;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通常情况下,人耳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3.判断传声介质的种类例如,隔墙有耳、土电话说明固体可以传声;电子捕鱼、说话声吓跑鱼说明液体可以传声;人平时交谈说明气体可以传声。
    4.理想实验法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忽略次要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在真空罩中放入正在发声的闹铃,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声音越来越小,由此推理,如果把罩内气体全部抽出,则听不到声音,其实将罩内气体全部抽出是不现实的,只是一种推理。因此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或者说传声一定需要介质。
    例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 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 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例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
    A. 空气不能传声 B. 液体不能传声 C. 真空不能传声 D. 固体不能传声
    1.声速(1)定义:声音在介质中每秒传播的距离叫声速,用符号v来表示。(2)公式:v=s/t表示声速,单位是m/s;s表示路程,单位是m;t表示时间,单位是s。(3)常数:15℃空气中声速是340m/s。(4)影响因素: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5)声音在传播时由声速大处向声速小处偏折。
    4.注意(1)340m/s的条件是15℃的空气中,温度和介质不同时,其数值也不同。(2)光速比声速快很多,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百米赛跑时听枪声计时比看枪烟计时晚0.294s。
    例 1:声音在空气、水、钢这三种物质中传播,其速度最快的是( )
    A. 钢 B. 空气 C. 水 D. 一样快
    例 2:如果“声音的速度为0.1m/s”,小华看到前方的小明正在步行前进,于是一边奔跑一边对小明大声喊道:“小——明——,快——停——下。”此时发生的情况是( )
    A. 和正常一样 B. 小华追上小明后听到:小——明——,快——停——下 C. 小明什么也听不到 D. 小华追上小明后听到:下——停——快,——明——小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