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角的度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发展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掌握量角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准备】
课件、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情境导人,直观比较角的大小和方法。
师:同学们,这节课咱们继续到工地去参观,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施工场面。)
师:仔细观察,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
师:铲斗臂形成的角到底有多大呢?请同学们拿出画着这个角的纸。
(课件抽象出铲斗臂组成的角,课前发给每人一张画着这个角的纸。)
师:请大家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动手测量一下吧!
学生动手实践后,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用三角板上的一号角去量有3个那么大。
用三角板上的二号角去量有2个多一些。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5个那么大。
用自己折的角去量有4个那么大。
……
师:为什么大家得到的结果不一样?
生:因为每个人的测量标准不一样。
统一角的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
师:怎样才能得到统一的结果呢?
生:用相同的角去测量。
生:像度量长度那样,设计一把专门的尺子。
生:……
师:对,测量角的大小可以用专门的工具去测量,你知道是什么工具吗?
生:量角器。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
(二)借助直观,认识量角器。
1.看一看。
(1)出示量角器。
师: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
生:量角器。
师:你认识量角器,它是什么形状的?
生:半圆形的。
(2)观察量角器,并提出有关量角器的数学问题。
师:看着这个半圆形的量角器,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A:为什么左边有0,右边也有0?
生B:为什么90度只有一个?
生C:为什么量角器有这么多的线?
生D:量角器是怎么量角的?
(3)认识量角器上的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外圈刻度,初步感知1度、10度角的大小。
师:请大家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量角器上还藏着许多的数学问题呢,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观察量角器。
师:你发现量角器上有什么?找到的可以与同桌互相交流。
生:有许多线。
师:这些密密麻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还有什么?
生:有数字。
师:仔细观察这些数字有什么规律?
生A:都是0到180。
生B:有两排数字。
生C:我发现外面的数字是从左边0到180,而里面的数字是从右边0到180。
师:你们真善于观察,量角器有两圈数字,分为内圈和外圈,从外圈的0开始10、20……一直到180顺时针的这一圈数字,就是量角器的外圈刻度;相反的,从内圈的0开始10、20……一直到180逆时针的这一圈数字,就是量角器的内圈刻度。还发现了什么?
生:中间有一个直角。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这个地方是量角器很重要的位置,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点,从中心点向左对准外圈0的这条线就是量角器的外圈0刻度,谁知道内圈0刻度线在哪儿?
生:从中心点出发向右边的线。
师:是的,从中心点向右对准内圈0的这条线就是量角器的内圈0刻度线。
师:刚才,有位同学发现量角器上还有许多线,其实这些线把这个半圆形的量角器分成了180等份。(板书:180等份。)
师:其中一等份所对角的大小就是1度。(板书:1度。)
师:度就是角的计数单位,也可以用符号“°”表示,所以1度也可以记作1°。
师:来,大家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书写1°,“°”这个小圆圈要写在数字的右上角。瞧,这儿也有一个1°的角(课件指向量角器左边的1°角),量角器上的1°有多大?
生:小小的。
师:是的,1°是一个很小的角,再看,这个角是多少度?
生:10°。
师:10°的角和1°的角比起来怎么样?
生:大多了。
(课件闪烁1°角,接着又闪烁10°的角。)
2.想一想。
师: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1°的角有多大,10°的角有多大,20°、60°、100°、150°的角有多大。
学生想象1°、10°、20°、60°、100°、150°角的大小。
师:150°的角与1°的角比起来怎么样?
生:大太多了。
3.比一比。
(1)进一步认识量角器上40°的角。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看,量角器上有一个角,是多少度?
生:是40°。
师:你是怎样看的?
生:从内圈的0开始算10、20、30、40。
师:你的意思是从内圈0刻度线上的0开始看,所以这个角是40°。我们再写角的度数时要记得先标上角的符号,再写上40,“°”可别忘了写上去。刚才大家会想角的大小了,那么你们会用手势来比划出角的大小吗?
生:会。
(2)对口令游戏。
课件分别指向内圈40°、90°和外圈150°的角,师生进行对口令。
师:如果我把这只手(右手)当作与内圈0刻度线重合,另只手(左手)来比划角的大小,和老师做对口令的游戏,会吗?
生:会。
师:小手伸哪边,从0比到几?
生:小手伸右边,从0比到40。
师:这个角度就是40°。
师:真聪明,一学就会,那就继续吧。小手伸哪边,从0比到几?
生:小手伸右边,从0比到90。
师:这个角就是90°。
师:那就仔细观察,小手伸哪边,从0比到几?
生:小手伸左边,从0比到150。
师:这个角就是150°。
课件出示:量角器的一部分露出50°或130°,让学生比划。
生比划:有的同学伸左边,有的伸右边,有的左边伸一下又换右边。
师:咦,遇到什么问题啦?怎么有的同学伸左边,有的同学伸右边呢?
同桌讨论,说说你的想法。
师:你们是怎么想的?我们请小手伸左边的代表说说理由。
生:我觉得看外圈就是50°的角。
师:有道理,也请小手伸右边的代表来说说你的理由吧?
生:我是看内圈,所以认为是130°的角。
师:还有第三种情况吗?
师:左右两边都行。
师:刚才有的同学认为小手伸左边,也有的同学认为小手伸右边,甚至有的同学认为小手伸左右两边都行,到底谁说对了呢?怎么办?
生:拉下来看一下。
师:好,就听你的。准备好了吗?揭秘的时刻就要到了。
生:哇,怎么会这样?
师:谁来说说?
生:左边、右边都行。
师:还有谁再说具体一点?
生:如果看外圈0刻度线,就是50°的角,如果看内圈0刻度线就是,就是130°的角。
师:其实刚才同学们的小手不管是伸左边,还是伸右边都是对的,掌声表扬自己。也就是说当小手伸左边时,这个角就是50°;当小手伸右边时,这个角就是130°。现在,大家明白量角器为什么要设计内外两圈刻度了吧。
生:可以量朝左边的角,也可以量朝右边的角。
师:对了,也就是便于我们解决量不同方向的角。
师:(小结)通过看、想、比认识了量角器。看,量角器上的知识多丰富呀,有中心点、内圈0刻度线……现在你们想用量角器量一量角的大小吗?
(三)合作探究,探索量角的方法。
课件出示游乐场的滑滑梯。
师:刚才小猴喜欢玩的滑滑梯的角,请你猜一猜,这个角是多少度?
师:到底是多少度?怎么知道它的准确度数?
生:用量角器量。
师:好的。量角时可要边量边想:你是怎么量角的?
师:你这么快就量好了,请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量角的。
生:量角器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然后把量角器的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对齐,再看另一条边指着几就是几度。
师: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量出这个角,你真了比起,而且角符号、读书都写得这么好,还有量对的同学吗?你们真厉害,掌声在哪儿?
师:量对的小朋友对着老师笑一笑。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量角的方法是怎样的?
生:中心点对定点;零刻度线对一条边;最后看另一边。
师:说得不错,我们在量角时必须把量角器的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内圈0刻度线对准角的另一边,再看另一条边所对准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所以这个角就是40°。其实量角的方法就是中心点对准角的顶点,刻度线对角的另一边,再看另一边所指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师边说边板书:点对点、线对边、再看另一边。
生齐读量角的方法。
师:(小结)现在大家都懂得量角的方法了,我们就去游乐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2024)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布置,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四年级上册二 繁忙的工地----线和角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回顾线段的特征,探索活动,获取新知, 认识角,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