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30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35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4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436/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48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518/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22文言文二则-伯牙鼓琴课件1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279379/0-1729596177563/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六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教课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善”善于擅长,“洋洋”广大,“所念”所想到的,“得”懂得,高山流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伯牙因为子期死了,就把琴摔碎,再也不弹琴了。
伯牙: 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晋国的上大夫,春秋时著名的琴师,被人尊为“琴仙”。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有共同语言的人。
“破琴”:把琴摔碎。
《伯牙鼓琴》 讲的就是一个知音难求的故事,俞伯牙与钟子期是一对千古传诵的至交典范。俞伯牙善于演奏,钟子期善于欣赏。这就是“知音”一词的由来。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俞伯牙悲痛万分,认为知音已死,天下再不会有人像钟子期一样能体会他演奏的意境。所以,终生不再弹琴了。
俞伯牙、钟子期相传为春秋时代人。关于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列子》《吕氏春秋》等古书均有记载,也流传于民间。由于这个传说,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做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交流讨论,知音难觅知己难求,我们应如何正确交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伯牙鼓琴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讲解,感悟知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伯牙鼓琴图文课件ppt,共1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