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19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24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27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2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333/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387/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41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短歌行》-(教学课件)-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6244422/0-172872851944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课件ppt,共31页。
一、教学目标1. 掌握诗歌意象。培养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2.学习汉魏诗歌典型艺术手法。3.学习曹操积极进取、重视人才的精神风貌。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诗歌;学习并掌握诗中运用比兴、典故等表现手法 的鉴赏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情境创设,反复诵读、质疑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文 本,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方法归纳等学习能力。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曹操“忧”的内涵,感受诗歌的情感变化。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并学习曹操为实现人生价值而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这是一首乐府诗,“短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和短歌之分, 一般是歌 词音节的长短而言。 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 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合抒发内 心的忧愁和苦闷。由题目可知这首诗的音节较短。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可配乐歌唱。
名人眼中的曹操·太祖运筹演谋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陈寿 ·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魏书》· “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唐太宗·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
曹操(155---220)字 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毫州)人,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 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曹操的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两类:①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 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 里无鸡鸣。生民百遗 一,念之断人肠。②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 《龟虽 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又如《短歌行》。
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孔融、陈 琳、王粲、徐干、阮瑀、应场、刘桢)等人慷 慨悲凉的诗文风格。这一时代的作家,以他 们为代表,注重作品本身的抒情性,加上当 时处于战乱动荡的年代,思想感情常常表现 得更为慷慨激昂。他们创作了一大批文学巨 著,形成了文学作品内容充实、感情丰富的 特点,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 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即人们常 说的“建安风骨”。
建安十三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击败吕布,袁术等豪强集团,又在著名的官渡之战中一举消灭了强大的 袁绍势力,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5 3 岁 的曹操率83万雄师,列阵长江,欲一举荡 平“孙刘联盟”。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 饮至半夜,忽闻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 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短歌行》一、读准字音呦呦(yōu) 子 衿(jīn) 鼓瑟(sè)吹笙(shēng) 越陌(mò) 度阡(qiān)吐哺(bǔ) 譬如(pì) 谈講(yàn)掇(duō) 匝(zā)
pì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 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 青 子衿,悠悠我心。但 故,沉吟至今。yōu shēng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菱吹笙。duō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yàn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護,心念旧恩。 zā
1、朗读诗歌,注意节奏和停顿2、翻译诗歌3、找出这首诗中贯穿全诗情感的字眼
字词点拔几何: 多少去日苦多: 过去的时光实在太多何以解忧: 以何解忧青青子衿: 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忧从中来: 内心乌鹊南飞: 向南,名词活用作状语绕树三匝: 三,泛指多次;匝,圈、周山不厌高: 满足
1 .通假字契阔谈燕(“燕”,同“宴”,宴饮,宴会 )2.古今异义(1)明明如月古义: 今义:副词,表示显然如此或确实(下文意思往往转折)。
(2)人生几何古义:今义:几何学。(3)慷慨(慨当以慷)古义: 今义:大方,不吝惜。答案(1)光明,明亮(2)多少(3)情绪激昂
3.词类活用 (1)乌鹊南飞(_ 名词作状语,向南(2)对酒当歌(名词作动词,唱歌(3)鼓瑟吹笙(名词作动词,弹奏(4)去日苦多(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找出这首诗歌中感情色彩最浓的字眼慨当以慷,忧 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1、因何而忧?2、如何表现“忧”?
三 忧 功 业 未 就二 忧 贤 才 难 得忧人生短暂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忧一 忧:人生之短,光阴易逝
注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文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思念 嘴思贤
诗人是如何表达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的?用典
呦呦鹿鸣 食野 之苹。但为君故 沉吟 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比兴),暗喻贤才难得。
鼓何 瑟 时 吹 可 笙 掇。 ?
语出《诗经 小雅 ·鹿鸣》是宴客诗
青青子衿 悠 我心。
三 忧——功业未就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全诗着眼点:忧全诗落脚点:志
贤 才→ 一统天下 昂扬
前四句用了比 喻(比 兴:先言他物 以引起所咏之辞)的手法。以“明明如月”来贤士如月亮一样 令人仰望,不可摘取,这正是诗人“忧 从中来”的原因。“不可断绝”进一 步写出了诗人求贤若渴而贤士不至的 苦闷。接着四句想象贤才们从四面八方 投奔自己,久别重逢,谈心宴饮,欢愉 不已。这一部分写出了诗人在求贤过 程中忧喜交织的曲折心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 阔 谈 , 心 念 旧 恩 。
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变化?
作者触景生情,运用比 兴手 法,以“乌鹊”喻贤才,以 “乌 鹊南飞”暗示人才南流。诗人用 “何枝可依”比喻贤才寻找归宿 却犹豫不定,表达了对他们的惋 惜之情,当然,其间也隐含渴盼 之意。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最后两句化用周公的典故,有什么 作用?最后两句画龙点睛,希望人 才都来归顺,确切地点明主旨。既表明诗人会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又委婉地流 露出其建功立业的宏愿,气势宏大, 意义深远。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然我一沐三捉发, 一饭三吐 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 之贤人。——《史记 ·鲁周公世家》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1、比喻“明明如月,何时可掇”以明月比喻贤才,以明月不可掇比 喻贤才难得。“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以乌鹊择木而栖比喻贤才的徘徊歧路, 表达对他们前途的关切。“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比喻自己广纳天下贤才的宽阔胸襟。 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
2、巧用典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郑风 ·子矜》,本意是传达恋爱中的女子对情人的爱怨和期盼的心情,这里诗人化用诗意,比喻对贤 才的渴望,热烈的期待贤士的到来,古朴深沉,自然妥帖。
◆诗歌主旨这首诗感慨光阴易逝,功 业 难成,抒发了作者求贤若渴,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 态度。
[知常识]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汉 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等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 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 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 尊为典范。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短歌行》中的这句诗可以说是曹操人才观最重要的体现。曹操尊重人才,不苛求,不求全责备,这是他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一种气度和自信。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学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四层,→忧→何以解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课件ppt,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依据手,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完美版教学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化目标,思维目标,语言目标,审美目标,《短歌行》单篇精读,赏析手法品读情感,课后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