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7.1《短歌行》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7.1《短歌行》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1
    7.1《短歌行》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2
    7.1《短歌行》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03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解题,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导入
    二、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统一中国北方;他知人善察,唯才是举;也是建安文学的开创者和组织者。
    曹操诗歌现存20余首,大致分为两类。
    ①有的反映当时社会动乱,军阀混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如《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②有的抒发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如《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此期许多作品反映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流离失所的痛苦,体现了要求国家安定统一的愿望和理想。其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有力,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建安诗歌的这种杰出成就和特色,形成后来被称为“建安风骨”的传统。
    代表作家:“三曹”:曹操及其子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子中成就最高者是王粲。女作家蔡琰(字文姬)。
    三、解题:从文题就可看出本文属歌行体,一般篇幅较长,本诗共三十二句,每四句为一章,每两章为一节,共分八章四节
    《乐府题解》根据《古诗》“长歌已激烈”,曹丕《燕歌行》“短歌微吟不能长”,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而言一般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1.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忧)
    为何而忧?(小组交流合作诗人忧愁的原因)
    2.如何抒忧?——梳理诗意,并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第二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
    课堂练习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
    2.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慨当以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鼓瑟吹笙(弹奏) D.枉用相存(白白地)
    3、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 ]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 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6、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7、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2)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以朝露比喻什么?
    (4).诗的.最后两句的用典寓意是什么?
    六、布置作业:1、预习《归园田居(其一)》
    2、完成课后练习一3
    3、课后练习三填在书上
    答案
    四、品鉴诗歌的思想内容及情感
    请同学们把诗歌自由诵读一遍,然后结合课下注释,揣摩诗意。
    1.你认为本诗的情感着眼点在哪一个字?(忧)
    为何而忧?(小组交流合作诗人忧愁的原因)
    明确:忧;忧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功业未就。
    (交代写作背景:建安十三年,曹操在败吕布、平袁术、灭袁绍的基础上,统一了北方。这年冬天,他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联盟”, 统一天下。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失利,被周瑜杀得大败而归。当时的曹操已经53岁了,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国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但他并不灰心,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延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2.如何抒忧?——梳理诗意,并探究本文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第一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明确:
    手法:①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②运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③以造酒的杜康借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师:作者在此感叹什么?
    情感:光阴易逝、人生短暂。
    第二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确:
    手法:运用典故。(重点)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以使诗典雅耐读,富于文采;还可怀古伤今,咏史言志。那么是人在此借古人之语,抒发的是自己的何种情怀呢?
    (补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出自《诗经.子衿》,原句为“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言外之意即“贤士们呀,即使我不去寻访你们,你们怎么就不能主动给我个音讯呢?” )
    情感: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第三层: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明确:
    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意即:天下的贤士们呀,我怎样才能得到你们呢?恰如其分地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情感:求贤不得之忧。
    第四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明确:
    手法:①以“乌鹊”无枝可依类比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表达出对人才的渴望。言外之意即“我就是你们所要寻求的明主,不要再犹豫徘徊了,赶紧来投奔于我,我助你们实现你们的人生理想,你们助我实现统一大业”。②后四句用典说明自己渴望多纳贤才,殷勤地接待贤才。表达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情感:功业未就。
    1、下列加点汉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A、譬如(pì) 慷慨(kǎi) 青衿(jīn) B、笙箫(shēng) 阡陌(m) 契合(qiè)
    C、周匝(zā) 哺育(pǔ) 鼓瑟(sè) D、沉吟(yín) 拾掇(duō) 呦呦(ā)
    2.下列句中划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慨当以慷(没有实际意义。以:而。) B.唯有杜康(这里指代酒。)
    C.鼓瑟吹笙(弹奏) D.枉用相存(白白地)
    3、下列对诗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几句诗表达了功业未成的曹操悲观厌世的一面。
    B、“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运用了“青衿”的典故,意在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愿望。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于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于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天下贤士归于自己。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句是[A ]
    A.“譬如”两句是说人生犹如朝露一样短暂,逝去的日子不必再提,忧苦也正一天天地增多。
    B.“青青”两句出自《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识的人。
    C.“山不”两句是借用《管子·形解》中的话,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
    D.“周公”两句是诗人借用周公三次吐哺的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 ]
    A.本诗是曹操晚年所作,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贤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B.“青青子衿”以下八句写思念贤才,忧思绵绵;“明明如月”以下八句写得到贤才,热情款待。两部分,一正一反抒发了对贤才的渴望。
    C.“山不厌高”以下四句,诗人以借代和引用手法,深化了诗人渴求贤才的热望和得到贤才、统 一天下的雄心。
    D.通篇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诗中比喻用得多而贴切,化用《诗经》成句自然而不露痕迹。
    6、默写填空
    (1)曹操的《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
    (2)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1)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7、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由即景中的朝露经风吹日晒转瞬即逝,想到自己年华过半,壮志未酬,心中涌起无限忧虑。是对时光容逝,人才难得的焦虑。(意对即可)
    (2) 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
    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曹操虽然取得了许多成就,但也遇到不少挫折和失败。他深感奋斗中的艰难,也因年岁增长,光阴流逝,理想尚未实现而忧愁,所以才有人生短暂之叹。但这一“叹”不是无所作为者、蹉跎岁月者、不思进取者的消极之“叹”,而是一位渴望得到贤才帮助以实现建功立业雄心的英雄之叹。“人生几何”“去日苦多”是进取中的忧叹,追求中的苦闷。表达了诗人抓紧时机、大干一番事业的强烈愿望,隐含着的仍然是积极昂扬的精神。
    (3).“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诗人以朝露比喻什么?
    人生短暂、人才难求。
    (4).诗的.最后两句的用典寓意是什么? 以“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思贤之急,慕贤之切,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的主题。(意对即可)
    相关学案

    语文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a href="/yw/tb_c400174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7.1 短歌行学案</a>,共6页。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优秀学案,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对点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学案,共14页。

    语文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7.1《短歌行》学案--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