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案 0 次下载
- 《白鹭》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案 0 次下载
- 《白鹭》精品教案(第二课时) 教案 0 次下载
- 《落花生》教学设计1(第一课时) 教案 0 次下载
- 《落花生》名师教案(第一课时)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五年级上册白鹭第一课时教案及反思
展开本单元以“万物有灵”为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这些课文都是借助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精读课文的课后题引导学生品味表现事物特点的语句,体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梳理总结了本单元课文描述的不同事物的特点和表达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写一种事物,表达自己的感情”。习作的主题是“我的心爱之物”,重在引导学生围绕心爱之物,写出自己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1 白鹭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鹭、嫌”等生字,会写“宜、鹤”等生字,会写“精巧、配合”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白鹭的图片,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课。
导语:同学们,老师请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猜到了吗?(学生答:白鹭。)对,就是白鹭。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曾以清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赏析此文。
2.板书课题,理解课题。(教师板书:白鹭。)
明确:“白鹭”交代了本文的描写对象。
二、初读课文,检测预习
1.介绍作者和白鹭的相关知识。
郭沫若(1892—1978) 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文学家、剧作家、诗人,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还是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等。郭沫若著述颇丰,代表作有《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女神》《屈原》等,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白鹭 中型涉禽(适应在水边生活的鸟类)。体羽全白,嘴长而尖直,翅大而长,脚和趾均细长。栖息于江湖滨岸及沼泽地带,白昼或晨昏活动,以水中生物为食。常站在水边或浅水中,用嘴飞快地攫(jué)食。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通顺。
3.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识字方法:“鹤、朱、匣、黛”等字可以结合实物图片来识记,“嵌”可以结合动画来识记,“宜、嫌、恩”等字可以通过查字典的方法来进行理解。(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和技巧,好的方法可以推广到全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圈画出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学生自主交流圈画的内容,教师结合交流情况点拨理解重点词语。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明确:“适宜”就是“合适,相宜”——色素搭配:不浓不淡、不艳不素;身段大小:不大不小、不胖不瘦、不长不短……,那是一种精巧之美、匀称之美、和谐之美……
(2)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于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明确:“悠然”的意思是安闲、闲适的样子,写出了白鹭站立在小树的绝顶的状态。
(3)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明确:“恩惠”指给予的或受到的好处。白鹭低飞展现出安定、恬美的境界,对人们来说是一种享受。
3.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1)文章是如何起笔,又是如何收束全文的?(本文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开头,以“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结尾,首尾呼应。以“散文诗”作喻写白鹭的美,内涵比开头深了一层,强调白鹭是“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
(3)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白鹭钓鱼图、白鹭瞭望图、白鹭低飞图。)
4.引导学生标出各自然段的序号,给课文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第二部分(第2~8自然段):具体描写白鹭的美。
第三部分(第9~11自然段):抒发作者对白鹭如诗一般美的赞叹。
四、课堂回顾,交流收获
1.教师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结: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描写又是多么生动啊!白鹭无论是精巧的外形,还是充满韵味的生活情态,都具有美感。它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下节课上,我们将深入课文去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以及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熟读课文,交流识字经验。
(2)交流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的方法。
(3)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五、作业设计,巩固提升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课
文
白鹭
文章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也蕴含着内在美。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白鹭的美;赏析文章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描写的方法。
2课时
落花生
文章讲了作者小时候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景,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的品格的主旨,反映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课时
桂花雨
文章回忆了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和“桂花雨”,表达了作者浓浓的思乡情怀和对故乡美好生活的怀念。
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并领悟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课时
珍珠鸟
文章记叙了作者对珍珠鸟真诚的爱以及小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使我们感悟到: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学生爱护动物、帮助弱小、善待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课时
口语交际
制定班级
公约
引导学生制定班级公约,并养成自觉遵守班级公约的习惯。
学会观察、思考、发现,提高思辨能力;培养维护班级公约的意识。
1课时
习
作
我的心爱
之物
向同学介绍自己钟爱的东西,写出这件心爱之物的独特之处。
多角度观察,把写作对象介绍具体、清楚;学会修改习作,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2课时
语
文
园
地
交流平台
讨论、交流学习课文的体验,了解课文描写事物的不同方法。
体会描写事物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结合语境,加深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积累古诗,提高文学修养。
2课时
词句段运用
体会描写事物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按要求写句子。
日积月累
理解古诗,积累托物寓意的古诗。
教学目标
1.认识“鹭、嫌”等生字,会写“宜、鹤”等生字,会写“精巧、
配合”等词语。
2.背诵课文,积累喜欢的段落。
3.能想象并说出作者所描写的画面。(难点)
4.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了解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
情融入对白鹭的描写中的。(重难点)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布置课外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拓展资料,感悟情感,学习写法,妙笔生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 白鹭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