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夏天里的成长教案设计
展开16 夏天里的成长
主备教师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热爱大自然,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语言运用:了解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意思来写的。
思维能力:朗读课文,能梳理课文条理,了解每段话的主要意思。
审美创造:学会围绕中心句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说理性小散文。作者用简洁朴素、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夏天万物生长的自然现象。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结尾点明中心,启迪我们:“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夏天里的成长》标题中“成长”的本义是生命向成熟阶段发展,“长”也是心灵的成长,是夏天这个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赋予成长的特殊含义。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学会从不同方面表达文章中心的写作方法,提高表达能力。
关注中心句:
1.“中心”依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事物的主要部分”。在旧有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有一个提法——中心思想,它包括两部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现在所说的“中心”就是“中心思想”的前半部分,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2.中心句的特点
(1)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2)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3)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4)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3.寻找中心句的方法
(1)从题目去找。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有的题目就是中心句。如《手术台就是阵地》这一题目,实际上就是文章的中心句,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2)从总起句去找。
文章开头的总起句,一般都揭示了全文内容,所以就是中心句。
(3)从结尾上去找。
有些文章的结尾,往往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4)从反复句上去找。
有的文章为了突出某种意思,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往往反复出现同一个句子,它就是中心句。
(5)从议论句上去找。
文中议论处往往透露出文章的中心,因此,议论句中的关键句就是中心句。
(6)从哲理性句上去找。
有的句子很有哲理性,这个句子就是中心句。
(7) 从含义深长的句子上去找。
关注作者:
梁容若(1904-1997年),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梁容若以全校第二名毕业于河北正定县中学,1922年入读北平师范大学,1927年至1930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1931年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1936年4月受公费资助与推荐之下,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大学院,研究中日文学史期间并翻译《日本汉文学史》与《中国文学对日本文学的影响》两书。
【教学目标】
1.会写“棚、粱”等11个字,会写“活生生、高粱”等12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夏天里的成长”。
3.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重点】
1.找出文章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夏天里的成长”。
2.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电子版教案
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棚、粱”等11个字,会写“活生生、高粱”等12个词语。
2.找出文章的中心句,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写“夏天里的成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出示课件3)
1.教师出示夏天里的植物、山水、人的图片,学生欣赏图片并交流自己对夏天的感受。
2.教师过渡: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夏天,和梁容若先生去发现和感受不一样的夏天。
3.揭示课题《夏天里的成长》,板书课题:夏天里的成长,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有关夏天的图片导入,展示夏天的美景及人们的活动,并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了解作者(出示课件4)
梁容若(1904—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为灵寿县)人。中国作家、教育家,著有《国语与国文》《文史论丛》《中国文化东渐研究》《坦白与说谎》《容若散文集》等,并为《注音详解古今文选》编著了不少文章。
三、初读课文,寻找中心句,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寻找中心句(出示课件5)
(1)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按照要求寻找中心句。
(3)汇报交流
预设: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教师板书: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2.学习字词
(1)(出示课件6)教师出示词语:高粱 苞蕾 菜畦 铁轨 棚架 苔藓 草坪 甘蔗 瀑布 增加 缝隙 谚语 活生生 软绵绵
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出示课件7)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容易写错的字,让学生相互提醒容易写错的部件和笔画。
四、再读课文,厘清结构
(出示课件8)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来写的?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9)
预设:动植物、山河大地、人
教师板书:动植物 山河大地 人
五、学习第2自然段“动植物的生长”
1.(1)(出示课件10)教师提出要求:朗读第2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圈画文中描写了哪些动植物的生长。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1)
预设1: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生物从小到大,本来是天天长的,不过夏天的长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预设2:这段话中写了“瓜藤”“竹子”“高粱”“包蕾”“苔藓”“草”“菜”“小猫小狗小鸡小鸭”的生长。
(4)教师总结:这段话围绕中心,选取不同事物进行描写。
教师板书:围绕中心意思写
2.(出示课件12)作者是怎么写这些动植物的生长的?
预设1:这些动植物是“飞快的长,跳跃的长,活生生的看得见的长”。
预设2:瓜藤“一天可以长出几寸”,竹子、高粱“一夜可以多出半截”,这是飞快的长。
预设3:“昨天是包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这是跳跃的长。
预设4:“一块白石头,几天不见,就长满了苔藓;一片黄泥土,几天不见,就变成了草坪菜畦”,这是活生生的长。
预设5:“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这是看得见的长。
3.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3、14)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课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中心意思的写法。
2.体会作者的表达特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出示课件16)
教师提出问题:课文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学生回答: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的生长、人的生长。
二、学习第3自然段“山河大地的生长”
1.(1)(出示课件17)教师提出要求:朗读第3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圈画本段写了哪些事物。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18)
预设1:第3自然段的中心句是“随着太阳威力的增加,温度的增加,什么都在生长”。
预设2:这段话中写了“山、地、河、铁轨、柏油路”这些事物。
(4)教师总结:这段话围绕中心,通过不同方面具体描写。
2.(1)(出示课件19)教师提出问题:“山、地、河、铁轨、柏油路”是如何生长的?
预设1:因为草长,树木长,所以山一天天地变丰满。
预设2:因为稻秧长,甘蔗长,所以地一天一天地高起来。
预设3:水长,瀑布长,河也是一天一天地变宽变深。
预设4: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柏油路也软绵绵的,像是高起来。
教师总结:描写独特巧妙,语言富有新鲜感。
(2)(出示课件20)教师提出问题:铁轨、柏油路为何会在夏天“生长”?
预设:铁轨、柏油路会在夏天“生长”是因为热胀冷缩。热胀冷缩是指物体,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在内,受热后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膨胀现象,也会在受冷时出现缩小现象。
教师播放关于热胀冷缩小实验的视频,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播放关于热胀冷缩小实验的视频,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三、学习第4自然段“人的生长”
1.(1)(出示课件21)教师提出要求:朗读第4自然段,找出这一段的中心句。文中是如何写人的生长的?
(2)学生朗读课文,并圈画相关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出示课件22)
预设1: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预设2:文中是通过年级变化写人的生长的。
2.教师提出问题:“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这两句谚语是什么意思?
(出示课件23)预设1:“六月六,看谷秀”的意思是农历六月初六,就到处可见齐腰深,秀出穗的谷子了,谷穗吐金后让农民们欣喜不已。
预设2:“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处暑的时候,谷子如果还不出穗,就没有收成的希望了,就像无用的荒草一样,只能割掉喂牛吃了。
教师总结:引用谚语,从农作物说到人,构思巧妙。
3.(出示课件24) 第4自然段两处引用农谚,其目的是什么?请结合农谚内容说一说。
预设:用农谚写出了农作物在成长的关键时期需要快速增长,以此来类比人,人的成长也有关键期,告诫我们要抓住关键期,快速成长。
4.(出示课件25)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预设:人也是一样,要趁年轻的时候,好机会的时候,趁热打铁,用力地生长,才能不断抓住生命中的机遇,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四、领悟“围绕中心意思写”
(出示课件26)提出问题:如果把第2—4自然段的顺序调换或删去其中一个自然段可不可以?
预设:不可以,因为课文第2—4自然段是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层层递进地写的,调换顺序或删除其中一个自然段会破坏文章的条理性和完整性。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出示课件28)
本文开篇以“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一中心句引领全文,以“迅速生长”点明夏天事物成长的特征。围绕中心句,分别从动植物的生长、山河大地的生长、人的生长三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拓展延伸:梁容若《夏天》节选。(出示课件29、30)
六、课堂演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演练。(出示课件31、32)
2.课堂小结:本文采用总分的写法,围绕“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这个中心意思组织材料。接下来分写的自然段里围绕本段的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描写,形成了清晰的主体。
3.课后作业。
小练笔:夏天里,你还发现了什么?去学校周围或者郊外走一走,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写下来。注意一定要围绕中心意思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夏天里的成长》是一篇通过描写夏天里万物都在成长的自然现象,说明人要把握时间,“尽量地用力地长”的哲理散文。课文的中心句是第一句,即课文的第1自然段。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所以可以用这句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作者的写作目的,揭示了全文的主题。
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们通过新课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讲练结合、拓展延伸、小结作业等环节,与学生一起了解了《夏天里的成长》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了作者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体会了文章所蕴含的感情与主题。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说、写、读、感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学习生字词。同学们都能较好地完成预习任务,生词拼读声音洪亮,读音准确。对课文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寻找中心句以及围绕中心句所列举的事例来学习围绕中心意思写的方法。学生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能够紧跟老师思路,快速准确的反应出问题答案。
2.对文章整体思路了解之后,进入重难点的讲解部分。重点在于找到第二自然段所列举的动植物并说明各种动植物在夏天如何生长。难点在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即“围绕中心意思写”并能够浅层次的体会本课主题。本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深入体会,利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提升学生的感悟、朗读能力。在对于重难点的讲解上,借助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的培养。同学们积极思考,讨论激烈,朗读较有感情。
二、成功之处
注重感悟、积累和运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做到了五个“参与”,即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主动参与、创造参与和差异参与;抓住语言文字训练点,进行扎扎实实语言文字训练,提高了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一环扣一环,最终突破重难点。
三、不足之处
1.时间分配还需考虑。对字词、文章内容的讲述占用课堂较多时间,导致对于课文主题的讲述不够充足充分,重点不够突出。
2.教师引导还需加强。教师引导性的语言过多,不够简练,给学生自主学习、体会的时间和机会不够充足,课堂评价的多样性还需加强。
今后我将继续钻研教材,抓住重点,注重课堂教学设计的流畅性和完善性,不断积累经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夏天里的成长教案: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六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113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夏天里的成长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统编版(2024)太阳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6083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太阳教学设计</a>,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麻雀教学设计</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