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2章 对环境的察觉第2节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精练
展开【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马戏团的训狗员使用超声波犬笛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关于犬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犬笛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B.由于人耳听不到犬笛的声音,所以犬笛不是声源
C.狗按犬笛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犬笛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2.如图所示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天宫二号内可以直接通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3.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 B.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声音传播的条件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4.小宇无意识地敲了一下桌子,桌子上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鱼接收到声波的传播途径是( )
A.桌子→水→鱼B.桌子→空气→水→鱼
C.桌子→鱼缸→水→鱼D.空气→水→鱼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6.如图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发现碎纸屑跳动的高度不同
B.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感觉到喉头在振动
C.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
D.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振动快慢不同
7.下图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物理规律,哪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 )
A. 摸发声的喉咙 B. 听真空罩内闹铃 C. 观察喇叭上纸屑D. 感受发声的音叉
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大于0.1秒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C.钢轨的长度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B.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在声音中,人们可以听到超声波
11.分析下面的声速表格,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此表给出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由表格可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B.宇航员在太空中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谈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13.在盛有水的铁质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最多可以听到几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
A.2次,空气B.3次,空气
C.2次,铁质水管D.3次,铁质水管
1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图1,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振动
B.图2,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到发麻
C.图3,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
D.图4,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15.大象可以通过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关于大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音调太低人类听不到 B.大象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人类听不到
C.大象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人类听不到 D.大象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16.地震波是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向四处传播的震动,主要由横波、纵波组成。2021年9月16日,在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产生的地震波造成了大量房屋损毁,同时由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还会产生次声波。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8m/sD.频率低于20000Hz的声波就是次声波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D.只要听到声音,那么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19.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5分贝的声音会干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声音
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
C.在百米赛跑中,如果裁判员听枪声记时,记录的成绩是12.39s,则学生的真实成绩应该是12.10s
D.噪声监控装置不可以减弱噪声
20.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增大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响度,人耳就能听到
21.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15℃的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D.声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22.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8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20m/sB.30m/sC.40m/sD.50m/s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空气()
331
海水()
1531
空气()
340
冰
3230
空气()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2节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解析】
一、单选题
1.如图是人、狗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马戏团的训狗员使用超声波犬笛向狗发出表演信号,狗按他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但观众却什么声音也听不到。关于犬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犬笛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
B.由于人耳听不到犬笛的声音,所以犬笛不是声源
C.狗按犬笛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犬笛发出的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答案】A
【解析】A.犬笛发出的声音,现场观众听不到,所以其频率不在人耳能够感受的频率范围内,故A正确;
B.犬笛发出的声音可能是次声波,也可能是超声波,所以犬笛是声源,故B错误;
C.狗按犬笛的指令做出很多动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
D.犬笛发出的声波可以经过空气传递到犬耳里来传输信息,所以犬笛发出的声波能在空气中传播,故D错误。
2.如图所示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天宫二号内可以直接通话,但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答案】C
【解析】宇航员在空间站内可直接对话,但在空间站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是因为太空中没有空气,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BD错误,C正确。
3.如图所示,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这个实验是用来研究( )
A.声音产生的原因B.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C.声音传播的条件D.乐音与噪声的区别
【答案】A
【解析】在实验中,由纸片的跳动可以感受到扬声器的振动,这种方法叫转换法。扬声器振动同时听到了声音,由此可知该实验是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即声音产生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4.小宇无意识地敲了一下桌子,桌子上圆形鱼缸中的金鱼立即受到惊吓,鱼接收到声波的传播途径是( )
A.桌子→水→鱼B.桌子→空气→水→鱼
C.桌子→鱼缸→水→鱼D.空气→水→鱼
【答案】C
【解析】小宇敲击桌子,桌面振动发出的声音传递给桌面上的鱼缸,鱼缸再传递给缸内的水,最后通过水传递给鱼,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答案】A
【解析】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液体,再次是气体,故A错误;
B.人说话是声带在振动,故B错误;
C.我们听到声音应具备的条件:有介质,声音的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故C错误;
D.真空不能传声,声音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D错误。
6.如图所示活动中,用来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发现碎纸屑跳动的高度不同
B.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感觉到喉头在振动
C.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
D.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振动快慢不同
【答案】B
【解析】A.用大小不同的力打鼓发现碎纸屑跳动的高度不同,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不符合题意;
B.边说话边摸喉头部分,感觉到喉头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
C.将响铃闹钟置于密闭玻璃罩中并抽气,听到声音越来越小,当全部抽掉以后就听不到声音,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钢尺伸出的长度,分别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振动快慢不同,说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D不符合题意。
7.下图中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物理规律,哪一个与其它三个不同( )
A. 摸发声的喉咙B. 听真空罩内闹铃
C. 观察喇叭上纸屑D. 感受发声的音叉
【答案】B
【解析】用手摸发声的喉咙,能够感觉到喉咙在振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喇叭发声时,纸盆上的纸屑随之跳跃,说明发声的喇叭在振动;将发声的音叉接触人的脸颊,能够感受到音叉在振动,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真空罩内的闹钟在闹铃时,只能看到铃锤的摆动,却听不到铃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综上可得,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它说明了( )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最快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答案】D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多次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从而说明声音是由音叉的振动产生的,因此,题干是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9.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v1,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v2,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应大于0.1秒 B.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用的时间为
C.钢轨的长度为 D.钢轨的长度为(v2-v1)t
【答案】A
【解析】A.经验可知,人耳能分辨出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故A正确;
BCD.设钢管的长度为L,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
时间间隔
所以钢管的长度
声音从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故BCD错误。
10.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B.物体只要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一切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D.在声音中,人们可以听到超声波
【答案】A
【解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因此声音只能通过介质传播,故A正确;
B.物体振动时人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只有频率在20Hz~20000Hz范围内,且达到一定响度的声音,在有介质,且有良好听觉器官的条件下才能听到,故B错误;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C错误;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都超过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所以人们听不见的声音有超声波和次声波,故D错误。
11.分析下面的声速表格,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C.此表给出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D.由表格可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D
【解析】ABC.此表给出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根据表格数据知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都有关系,在同种介质中温度越高,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故ABC正确,ABC不符合题意;
D.由表格数据知声音在的煤油中的传播速度是1324m/s,而在软木中的传播速度是500m/s,所以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故D错误,D符合。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固体、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
B.宇航员在太空中也可以直接用语言交谈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答案】D
【解析】A.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小,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太空中没有空气,因此宇航员之间不能直接交谈,故B错误;
C.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声音,如果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我们不能听到声音,故C错误;
D.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故D正确。
13.在盛有水的铁质水管一端敲击一下,另一端最多可以听到几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什么介质传播的( )
A.2次,空气B.3次,空气
C.2次,铁质水管D.3次,铁质水管
【答案】D
【解析】由于声音可以在空气、水和铁质水管中传播,且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铁质水管中传播最快,在水中传播速度其次,在空气中传播最慢,所以可以听到3次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铁质水管传播的,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14.下列各图描述的实验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图1,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振动
B.图2,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到发麻
C.图3,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
D.图4,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
【答案】C
【解析】A.说话时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感觉喉头振动,说明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感到发麻,是因为音叉在振动,说明声音是因为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把持续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符合题意;
D.扬声器播放音乐时,放在纸盒上的小纸片会不断地跳动,说明声音是因为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D不符合题意。
15.大象可以通过人类听不到的声音进行交流,关于大象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音调太低人类听不到 B.大象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人类听不到
C.大象发出声音的频率太高,人类听不到 D.大象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不能传播
【答案】A
【解析】A.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是20Hz-20000Hz,大象发出的是次声波,音调太低,人类听不到,故A正确;
B.大象发出的声音不是响度太小,是音调太低,人类听不到,故B错误;
C.大象发出声音的频率太低,人类听不到,故C错误;
D.大象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能传播,故D错误。
16.地震波是由于地震而产生的向四处传播的震动,主要由横波、纵波组成。2021年9月16日,在四川泸县发生6.0级地震,产生的地震波造成了大量房屋损毁,同时由于地层岩石在断裂、碰撞过程中还会产生次声波。下列关于次声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次声波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次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次声波的传播速度可达3×108m/sD.频率低于20000Hz的声波就是次声波
【答案】A
【解析】A.物体振动产生声,次声波也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次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声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速,约是340m/s,故C错误;
D.次声波指振动频率低于20Hz的声,故D错误。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答案】A
【解析】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与声音的传播速度无关,故B错误;
C.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在15℃时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故D错误。
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3×108m/s D.只要听到声音,那么发声体一定在振动
【答案】D
【解析】AC.真空不能传声,故AC错误;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耳的听觉范围为20Hz~20000Hz,因此物体在振动,但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故B错误;
D.声音的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只要听到声音,那么发声体一定在振动,故D正确。
19.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5分贝的声音会干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声音
B.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
C.在百米赛跑中,如果裁判员听枪声记时,记录的成绩是12.39s,则学生的真实成绩应该是12.10s
D.噪声监控装置不可以减弱噪声
【答案】D
【解析】A.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65分贝的声音还不会干扰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故A错误;
B.测量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即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与测量时多估计几位数字无关,故B错误;
C.因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终点计时员听到枪声再开始计时时成绩会比实际时间减少,如果裁判员听枪声记时,记录的成绩是12.39s,则学生的真实成绩应该比这个数要大,故C错误;
D.噪声监测装置不可以减弱噪声,只能监测声音的大小,故D正确。
20.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声能传递信息且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
D.增大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响度,人耳就能听到
【答案】C
【解析】A.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音在气体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大,故B错误;
C.“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故C正确;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不在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内,增大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响度,不能改变它们的频率,所以人耳不能听到,故D错误。
21.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B.声音在15℃的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C.声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变的
D.声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
【答案】D
【解析】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物体在真空中振动,我们不能听到声音,故A错误;
B.声音在15℃的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故B错误;
C.声音传播速度的快慢与介质、温度有关,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速度在不同温度中时不同的,故C错误;
D.在介质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故D正确。
22.如图(a)所示,停在公路旁的公安巡逻车利用超声波可以监测车速:巡逻车上的测速仪发出并接收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就能测出车速。在图(b)中,P1、P2是测速仪先后发出的超声波信号,n1、n2分别是测速仪检测到的P1、P2经反射后的信号。设测速仪匀速扫描,P1与P2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8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则被测车的车速为( )
A.20m/sB.30m/sC.40m/sD.50m/s
【答案】A
【解析】如图b,P1与P2间隔的刻度值为4.5格,一共1.8s,那么每一格的时间为
P1、n1间隔的刻度值为1.5格,测速仪第一次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
P2、n2间隔的刻度值为1格,测速仪第二次发出和接受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
车子第一次遇到超声波,汽车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车子第二次遇到超声波的时间为
车子行驶的距离为
车子行驶的时间为
车子行驶的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介质
声速/()
介质
声速/()
空气()
331
海水()
1531
空气()
340
冰
3230
空气()
346
铜(棒)
3750
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
煤油()
1324
铝(棒)
5000
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7节 探索宇宙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22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节 探索宇宙课时作业</a>,共19页。
初中第6节 太阳系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a href="/kx/tb_c77621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6节 太阳系巩固练习</a>,共20页。
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第7节 压强测试题: 这是一份浙教版(2024)七年级下册<a href="/kx/tb_c77617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7节 压强测试题</a>,共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