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课文课件ppt
展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图形
1.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坐标系中的图形.2.通过探索平面上的点连接成的图形,形成二维平面图形的概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3.经历画平面直角坐标系,由点写出坐标和由坐标描点的过程,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4.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通过二维坐标来描述图形顶点,从而描述图形的方法.
2.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相关的概念.
3.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点的坐标的特点.
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所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习惯上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方向为正方向;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坐标平面被两条坐标轴分成Ⅰ,Ⅱ,Ⅲ,Ⅳ四部分,每个部分称为象限,分别叫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
原点坐标为(0,0)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象限内.
请你按1~10的顺连一连,说说你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封闭图形,说说你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2)A(–1,2),B(–2,–1),C(2,–1),D(3,2).
(1)A(5,1),B(2,1),C(2,–3);
S = 4×3 = 12.
下图中星形是由哪些点按顺序用线段连成的?
如果有一位同学看不到这幅图,你如何向他描述,让他画出这幅图?
按顺序告诉他关键点的坐标
按顺序连接每个点(形成封闭图形)
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4,请你试着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以顶点A、B、C、D、边的中点或正方形的中心为原点, 以与正方形的边平行或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
根据点的坐标构造图形并解决问题的步骤:
描述直角坐标系中的图形:
建立合适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以图形的顶点或者边的中点或图形的中心为原点建立;②以与图形的边平行或垂直的直线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等.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
A(2,0),B(1,3),C(–2,–2),D(1, –2);
(2)按次序A→B→C→D→A将所描出的点用线段连接起来,看看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3)计算所得到的图形面积.
2. 如图,等腰三角形 ABC 的底边BC的长为6,且A、B、C三点都在对应的格点上. 请你试着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并写出A、B、C三点的坐标.
3.假如你想让你的同学在不看图的情况下,准确地画出如下图所示的“小船”图案,你怎样来描述它?
③按顺序连接每个点(形成封闭图形).
数学沪科版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数学沪科版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示范课ppt课件,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新课推进,随堂演练,像一个箭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八年级上册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引入,A-12,B21,C2-1,D-1-1,E03,F-2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沪科版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科版11.1 平面上的点坐标教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x轴或横轴,y轴或纵轴,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点的坐标,典型例题解析,你解的正确吗想一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