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9/0-17213950778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9/0-17213950779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9/0-172139507803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9/1-17213950803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9/1-17213950803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995029/1-17213950803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含答案),文件包含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教师版docx、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B卷-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测试优选卷人教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卷(B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 (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23江苏扬州真题】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 )A. 原子总数 B. 分子种类C. 元素种类 D. 物质的总质量【答案】B【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故A错误;B、反应前是氧气分子,反应后是臭氧分子,分子种类改变,故B正确;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错误;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B;2.【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 煤油中含有噻吩(用X表示),噻吩具有令人不愉快的气味,其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X +6O24CO2+SO2+2H2O,则噻吩的化学式为( )A. C4H4S B. C4H6S C. CH4 D. C4H8S【答案】A【解析】反应后生成物中,共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1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X+6O2中已有12个氧原子,则1个X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个硫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X化学式是C4H4S。故选A。3. 【2023湖北宜昌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A. 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 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 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答案】D【解析】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故选D。4.2021年9月,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实验室实现用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其能量转化率是植物光合作用的5倍,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据此判断,下列关于淀粉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含碳、氢元素 B.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C.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D.无法确定【答案】C【解答】二氧化碳和水中含有碳、氢、氧元素,生成的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得淀粉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C。5. 【2023湖南郴州真题】郴州有丰富的溶洞资源。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 ,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A、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该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C、置换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D、复分解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B。6.锌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碱式碳酸锌【Zn(OH)2CO3】薄膜。该物质通过化合反应生成,则反应物中一定不包含的物质是( )A.H2O B.CO2 C.N2 D.O2【答案】C【解答】碱式碳酸锌【Zn(OH)2CO3】中含有锌、氧、氢、碳四种元素,没有氮元素,因此反应物中一定不含氮气,故答案为:C。7. 【2023湖南郴州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11 B. 丁一定是催化剂C.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 b=3【答案】A【解析】由于该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有10g+16g+0g+2g=7g+8g+ag+2g=bg+0g+22g+cg,解得a=11,b+c=6,由表中数据可知,丁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c=2,所以b=6-2=4。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10g-4g=6g,故甲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16g-0g=16g,故乙是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增加了22g-0g=22g,故丙是生成物,故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A、由分析可知,a=11,故A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B说法错误;C、与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D、由分析可知,b=4,故D说法错误;故选A。8. 【2023湖南岳阳真题】下图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B. 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C.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HCl【答案】A【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中含有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生成物中的原子有氢原子和氯原子,即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选项正确;B、由图可知,反应前的分子是氢分子和氯分子,反应后的分子是氯化氢分子,则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选项错误;C、由图可知,反应前氢气中的氢元素的化合价为零,反应后生成的氯化氢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即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升高,选项错误;D、该反应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选项错误,故选A。9. 【2023湖南湘潭真题】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内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表示反应前的质量,“”表示反应后的质量)A. B.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 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可能为1:16【答案】B【解析】A.反应前各物质总质量=10g+10g+10g+10g=40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后各物质总质量=40g=9g+2g+10g+x,解得x=19,A正确;B.反应后甲减少1g,乙减少8g,丙没有减少,丁增加9g,反应后质量减少的是反应物,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质量不变的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所以该反应是,符合“多生一”的形式,是化合反应,B错误;C.根据B的分析,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杂质,C正确;D.参与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1g:8g=1:8,在水合成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氢气和氧气质量之比=,氢气和氧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D正确;故选B。10.某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开始时天平平衡。倾斜烧杯,将试管中稀盐酸慢慢倒入烧杯后,过一会儿观察,可能会出现的情形是( )A.天平平衡 B.指针左偏 C.指针右偏 D.若使天平再次平衡,须向右拨动游码【答案】C【解答】解: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左盘质量减少,故指针右偏。故选:C。11. 【2023山西真题】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 H2O B. OH C. H2O2 D. H2【答案】A【解析】图2中,存在的微粒有H2O、O2,其中氧气为反应的剩余物,所以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符号为H2O。故选A。12.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变化的重要化学用语。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中的符号解释不正确的是( )A.等号“=”左侧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右侧的是生成物 B.向上的箭头“↑”指吸收或释放出气体 C.向下的箭头“↓”指生成物是沉淀 D.“”意味着反应需要加热【答案】B【解答】解:A、等号“=”左侧的物质称为反应物,右侧的是生成物,故选项说法正确。B、向上的箭头“↑”指生成了气体,释放出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向下的箭头“↓”指生成物是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D、“”意味着反应需要加热,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根据化学方程式能获得下列信息中的( )①反应所需要的条件②化学反应的快慢③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④参加反应的各微粒的相对数量比⑤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 D.②③⑤【答案】B【解答】解: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可以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同时,能将反应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除的表示出来,所以①③④⑤说法正确,化学方程式不能体现化学反应的快慢,故②说法错误。故选:B。14.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A.CH4+O2CO2+2H2O B.2CO+O22CO2 C.2H2+O22H2O D.2Mg+O22MgO【答案】B【解答】解:A、甲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有两种,不是化合反应,故选项不合题意。B、一氧化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属于化合反应,一氧化碳、氧气、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1:2,各物质的质量比为56:32:88=7:4:11,故选项符合题意。C、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水,属于化合反应,但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32:36=1:8:9,故选项不合题意。D、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为48:32:80=3:2:5,故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15. 【2023广东真题】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答案】D【解析】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B、由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甲烷分子和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前3个分子,反应后4个分子,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C、1个a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44 :(18×2)=11:9,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6.在化学反应A+2B=C+3D中,已知2gA与4.1gB完全反应,生成5.6gC,生成D的质量是( )A.6g B.5.6g C.4.5g D.0.5g【答案】D【解答】解:2gA恰好与4.1gB完全反应,有5.6gC生成时,生成的D的质量是2g+4.1g﹣5.6g=0.5g;故选:D。17.电解水这个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是( )A.18:2:32 B.18:1:16 C.9:1:8 D.2:2:1【答案】C【解答】解: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36 4 32该反应中水、氢气、氧气的质量比为36:4:32=9:1:8。故选:C。18. 【2023天津真题】在反应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B. 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没有发生改变C. 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4:27D. 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答案】B【解析】A、反应前碳元素化合价为0,氧化锌中锌元素化合价为+2,反应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化合价为+4,锌元素化合价为0,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锌元素的质量不变,故B符合题意;C、参加反应的碳与氧化锌的质量比为,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9.1.6g某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只产生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可燃物的组成的推论正确的是( )A.只含有C、O元素 B.只含有C、H元素 C.一定含有C、H、O元素 D.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答案】B【解答】解:4.4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4.4g××100%=1.2g;3.6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6g××100%=0.4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和水中的氢元素来自于该可燃物,该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为:1.6g﹣1.2g﹣0.4g=0g;因此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氧元素;故选:B。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SO2 B.H2O2H2↑+O2↑ C.Mg+O2MgO2 D.3Fe+2O2Fe3O4【答案】D【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氧气是反应物,氧气的后面不需要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SO2,故选项错误。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故选项错误。C、该化学方程式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2MgO,故选项错误。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每空2分,共40分)21.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基本定律之一,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会变化的是 。(填序号)①元素的种类 ②原子的数目 ③分子的数目 ④物质的种类 ⑤物质的状态 ⑥物质的体积总和 ⑦物质的质量总和(2)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7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 gD,要制得3.8gD,则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g。【答案】(1)①②⑦。(2)19g;1.4g。【解答】(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离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成分子的过程,则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物质的质量总和均不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物质的种类一定改变,物质的状态可能改变,物质的体积总和可能改变,故填:①②⑦。(2)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7gA与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则生成D的质量为7g+20g﹣8g=19g,故生成8gC和19gD;设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x。 A+B=C+D 7g 19g x 3.8g=,x=1.4g,故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1.4g。22.某学生为了证明甲烷中含有碳、氢元素,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答案】 烧杯内壁有水雾 氢 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碳【解析】(2)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产生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有水雾,证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3)将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产生的现象是烧杯内壁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甲烷中含有碳元素。23.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对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为了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小组分别选取以下三组药品,通过称量比较各组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前后的总质量,不能达到目的的有______。A.铁和硫酸铜溶液 B.铜和稀盐酸 C.白磷和空气(2)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微粒变化如图所示(、 表示不同原子):则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甲、乙、丙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下列对反应前后的分析错误的是______。A.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原子种类没有改变C.原子个数没有改变 D.分子种类没有改变(3)12g的碳在不同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数据如表。其中燃烧产物完全是一氧化碳的是______(填标号)。【答案】(1)B(2) 2:1 乙 D(3)AB【解析】(1).A、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是化学变化,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位于氢之后,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用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C、白磷与空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是化学变化,因为是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题意。故选B。(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可知,2个甲分子和1个乙分子反应生成2个丙分子,因此参加反应的甲、乙物质的分子数之比为2:1,甲、乙。丙中属于单质的是乙,是因为乙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故乙是单质;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个数没有改变,但分子种类改变,因为是化学变化,有新分子生成;故选D。(3).根据化学方程式 可知,每24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当碳与氧气质量比大于或等于24:32=3:4时,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由方程式可知每12份质量的碳与32份质量的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当氧气的质量再多一些(即氧气充足),碳与氧气的质量比小于或等于3:8时,生成物为二氧化碳;A、碳与氧气质量比为12:6=2:1大于3:4氧气不足,生成CO,此选项符合题意;B、碳与氧气质量比为12:16=3:4,碳与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O,此选项符合题意;C、碳与氧气质量比为12:80=3:20,氧气充足,生成二氧化碳,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B。24.根据基本实验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1)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4)氢气燃烧: ;【答案】(1)S+O2SO2;(2)3Fe+2O2Fe3O4;(3)4P+5O22P2O5;(4)2H2+O22H2O;【解答】解:(1)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S+O2SO2;(2)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的反应是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3)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红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4)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25.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A、B、C、D,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B、C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1)图中属于氧化物的有______(填字母代号)(2)由上图分析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①原子种类 ②原子数目 ③分子种类 ④分子数目 ⑤元素种类 ⑥物质种类(3)x值为______。(4)若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答案】(1)BC(或CB)(2)①②⑤(3)0(4)C2H6O+3O22CO2+3H2O【解析】根据题给微观示意图可知,A为O2,B为CO2,C为H2O;A质量减少100g-4g=96g为反应物,B、C质量分别增加89g-1g=88g和55g-1g=54g为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D应为反应物,且质量减少88g+54g-96g=46g;因为反应物中的氧气里只含氧元素,因此,生成物中的碳元素和氢元素一定来自D,即D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为,可确定生成物中一部分氧元素来自D。即D中一定含有氧元素,D中碳、氢、氧三元素的质量比为,因此D中碳、氢、氧三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则D化学式为C2H6O,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2CO2+3H2O。(1).根据分析,属于氧化物的是B(CO2)、C(H2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从微观上还有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而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所以答案为①②⑤。(3).根据分析,x的值为46g-46g=0。(4).据分析,D的化学式为C2H6O,所以化学方程式为C2H6O+3O2 2CO2+3H2O。三、实验探究(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26.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A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 。(2)B中,观察到 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或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现象时说明反应发生,可以再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3)C中,将盐酸加入碳酸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后测得总质量减少,其原因是 。【答案】(1)4P+5O22P2O5;反应结束、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2)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或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3)CaCO3+2HCl═CaCl2+CO2↑+H2O;装置没有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未称量。【解答】(1)A中,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能够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现象是反应结束、冷却后,天平仍然平衡。(2)由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所以B中,观察到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产生,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的现象时说明反应发生,可以再次观察天平是否平衡。(3)C中,将盐酸加入碳酸钙中,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了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反应后测得总质量减少,由装置的特点可知,其原因是装置没有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装置未称量。四、分析与计算(共1个小题,每空2分,共10分)27.实验室有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样品。某兴趣小组利用该药品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已知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请回答下列问题:(1)二氧化锰在化学反应前后, 和 不变。(2)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a= 。(3)列式计算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答案】(1)质量;化学性质;(2)4.8g;4.5g;(3)64.1%。【解答】(1)二氧化锰在反应过程中,是催化剂,故在化学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2)从图中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4.8g,即18.5g+ag﹣18.2g=4.8g,a=4.5g;(3)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2KClO32KCl+3O2↑237 96x 4.8gx=11.85g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64.1%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01602反应中的质量/g78a2反应后的质量/gb022c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点燃甲烷————(2)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现象______。证明含有______元素(3)将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甲烷燃烧的火焰上方现象______。证明含有______元素ABC碳12g12g12g氧气6g16g80g物质ABCD微观示意图反应前质量/g1001146反应后质量/g48955x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