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还剩3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任务群】18《古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教案+任务单+分层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任务群】18《古诗三首》第2课时(课件+教案+任务单+分层作业),文件包含第18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课件pptx、第18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第18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分层作业docx、第18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学习任务单docx、江南春吟唱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18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浪淘沙(其一)[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公无渡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学习古诗 掌握方法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春天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 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代表作有《樊川文集》《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请你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江南美景。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与停顿。 诗人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圈出相关景物。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酒旗迎风招展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听觉视觉触觉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 公元420年至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生活的时代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理解背景知识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赞叹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运用方法 自主学习①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再读古诗,明意悟情。③熟读成诵,吟出诗韵。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在……墙壁上写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登飞来峰》《梅》等。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请同学们再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常常、经常湖阴先生家的茅屋经常被打扫,干净的连青苔都没有。 院内既干净又整洁院子里排列整齐的花草树木都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种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院外,一条小溪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大山推开门将绿色送来。护田排闼“护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自然环境与人类友好、和平相处的状态。“排闼”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将院外两山的相对姿态写了出来,还将两山赋以动态,紧接着用“送”字更表现出环境对当地居民友好亲近的态度。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偶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哪些诗词里有这样的手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刘一止 《踏莎行 游凤凰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请同学们朗读全诗,思考: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热爱自然……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B.本首诗中哪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诗人描写景物,赞美主人的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诗人借写湖阴先生的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庭院中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清幽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的庭院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秋 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宋]王安石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统整古诗 梳理学法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首诗都是写景诗。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首诗都隐含了古代文化知识。《浪淘沙》(其一)和(书湖阴先生壁》都隐含了典故。 学完这三首诗,我们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注释。可以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诗的意思。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积累诗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默写《江南春》。练笔:把《书湖阴先生壁》写成一篇优美的小短文。
18 古诗三首(第二课时)六年级语文上册部编版温故知新 导入新课浪淘沙(其一)[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李白《公无渡河》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学习古诗 掌握方法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春天 杜牧(803—853),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他为“杜樊川”。 其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代表作有《樊川文集》《山行》《清明》《阿房宫赋》等。请你用学过的词语描绘看到的江南美景。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与停顿。 诗人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圈出相关景物。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绿叶映着红花,这里用颜色指代景物,给人丰富的联想。如绿叶衬红花,桃红映柳绿。虚指,指的是辽阔的江南地区。傍水而居的小村,依山而建的城。酒旗迎风招展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两句诗是从哪些感官来写景物的?听觉视觉触觉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描写的景色。辽阔的江南,到处是黄莺婉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明媚有声有色充满生机这两句诗描绘的春景有什么特点?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朝 公元420年至589年,是东晋灭亡之后隋朝统一之前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的四个朝代(宋、齐、梁、陈)的总称。这一时期,当权者曾大兴建设寺庙,祈求神明保佑。由于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让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生活的时代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国家渐渐衰落,战乱不断,民不聊生。而当朝的统治者却仿效南朝,大建佛寺,想祈求神灵保佑,永保江山稳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两句诗的情感基调不是愉悦的,而是伤感的、担忧的。诗人在赞美风景秀丽的江南时,暗含着对国家命运深深的忧虑。借景抒情的写法是古诗中常用的表现手法之一。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希望通过建造寺院保佑江山的稳固是不可能的,南朝修了那么多寺庙都灭亡了,物是人非,我们的国家竟然还在仿效这种做法,这不仅不会巩固国家的统治,相反,会加速国家的灭亡啊!理解背景知识后,再读这两句诗,感悟诗人的担忧。江南春 [唐] 杜 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同学们,你们能尝试读出作者的赞叹之中隐含的哀愁吗?运用方法 自主学习①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②再读古诗,明意悟情。③熟读成诵,吟出诗韵。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在……墙壁上写诗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品有《登飞来峰》《梅》等。 北宋大政治家王安石晚年闲居在今南京紫金山麓的半山园,常跟附近的居民来往,相处得很友好,湖阴先生杨德逢便是其中的一位。这一年夏初时节,诗人又到湖阴先生家做客,对这里的环境十分欣赏,便吟成这首绝句,应主人请求写在了墙壁上。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请同学们再读,借助工具书及注释理解词意,进而理解每句诗的意思。书湖阴先生壁[宋]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常常、经常湖阴先生家的茅屋经常被打扫,干净的连青苔都没有。 院内既干净又整洁院子里排列整齐的花草树木都是湖阴先生亲手栽种的。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院外,一条小溪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大山推开门将绿色送来。护田排闼“护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自然环境与人类友好、和平相处的状态。“排闼”运用拟人手法,不仅将院外两山的相对姿态写了出来,还将两山赋以动态,紧接着用“送”字更表现出环境对当地居民友好亲近的态度。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对偶读句子,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想一想:还有哪些诗词里有这样的手法?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刘一止 《踏莎行 游凤凰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几间简朴的茅舍由于经常打扫,檐洁壁净,没有苔藓生长的余地;成垄成行的花木,把小小庭院装点得井井有条,这些全出自主人的亲手栽培。一条快活的溪水环绕着大片碧绿的禾苗,俨然是稻田的守护者;两座多情的山峰不待邀请就推门而入,把青青的秀色送入眼帘。请同学们朗读全诗,思考:你觉得湖阴先生是个怎样的人?高洁富有生活情趣清静脱俗朴实勤劳热爱自然……自由读诗,思考下列问题:A.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湖阴先生庭院的干净的?B.本首诗中哪一句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诗人描写景物,赞美主人的品格,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你感受到了吗?说说诗人借写湖阴先生的住宅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经常打扫,总是干干净净的,叫人感觉舒适。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庭院中更有令人赏心悦目的花木,一畦畦,整整齐齐,都是主人亲手栽种,这更令人心旷神怡。所以再读这两句的时候,要注意表达作者心情的愉快。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一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碧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书湖阴先生壁》描写的是湖阴先生家清幽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湖阴先生的庭院的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同时也寄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本诗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家简朴、洁净的庭院和院外有情有义的绿水青山,不仅表达了诗人对美丽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更赞美了湖阴先生高洁的人格品质。秋 词 [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寄扬州韩绰判官[唐]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书湖阴先生壁(其二) [宋]王安石桑条索漠楝花繁,风敛余香暗度垣。黄鸟数声残午梦,尚疑身属半山园。统整古诗 梳理学法这三首古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首诗都是写景诗。前两首分别描绘了南北不同的美景,第三首通过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景色,表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首诗都隐含了古代文化知识。《浪淘沙》(其一)和(书湖阴先生壁》都隐含了典故。 学完这三首诗,我们学到了哪些读诗的好方法? 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看注释。可以边读诗边想象画面。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诗意。多了解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有助于我们了解古诗的意思。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如画。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辉煌的诗篇,这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也是培育民族精神的沃土。希望同学们平时多积累诗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选择一项或两项完成。默写《江南春》。练笔:把《书湖阴先生壁》写成一篇优美的小短文。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