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展开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寓言故事。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故事以对话的形式表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便于朗读表演。文章表现人物性格的词语特别多,如骄傲、谦虚、懦弱等,理解这些词语是教学时必须特别关注和落实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重点理解“骄傲、谦虚”等生字词,会写“骄傲、谦虚”。
2.入情入境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对话语气。
3.明白寓言故事蕴含其中的道理。
【重点难点】
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揣摩人物对话语气,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明白寓言故事蕴含其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六课《陶罐和铁罐》,第六课中有我们的两个新朋友,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课去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活动一:多元方法 积累两个词(目的:扎扎实实积累)
1、读一读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六课,齐读课题。
2、认一认
师:哪一个是陶罐,哪一个是铁罐呀?(再读课题)
3、说一说
师:如果两个罐子要相撞,哪个会碎?(板书:易碎)
相对于陶罐易碎,我们可以送铁罐一个什么反义词?
(板书:坚硬)
4、捋一捋
师:通过预习,谁能来告诉老师易碎的陶罐和坚硬的铁罐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5、填一填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那么陶罐是怎样奚落铁罐的呢?下面让我们走进课文,结合预习,你能再来说一说课文中给我们介绍了一个( )的陶罐,( )的铁罐。(板书:谦虚 骄傲)
6、演一演
师:谁能演一个骄傲的样子?
预设评价:你们一个个都是骄傲的小家伙!
师:谁能演一个谦虚的样子?
预设评价:
A.如果学生做得很心虚,评:你这不叫谦虚,叫心虚。
B.看,这就叫谦虚,平和,不露声色。
同学们表演的都很不错,那么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种两种不同的性格,来读一读课文。
活动二 :入情入境朗读
初读课文 (目的:切切实实体会)
过渡:现在,请打开课本,用括号画出表现陶罐谦虚的句子。用直线画出铁罐骄傲的句子。好,你们都画好了!请看大屏幕。在这节课的开始同学们就说出了这是一个骄傲的铁罐、一个谦虚的陶罐,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读呢?
1、读“铁罐”
1.1 重点读好“傲慢”
师:请同学们看看铁罐说的第一句话,谁能读出铁罐的骄傲?
评:瞧!看看这神情,听听这语气,好骄傲的铁罐呀!谁能告诉老师,他为什么读的这么好?他抓住了哪个词语?在提示语中有一个表达人物神态的词语,谁找到了?(傲慢)
师:咱们像他一样,做一次骄傲的铁罐,全班一起读!
1.2 重点读好“轻蔑”
师:我们继续看到骄傲的铁罐说的这个句子,想要读好这句话应该抓住哪个词语呢?(轻蔑)
师:来,谁来说说你理解的轻蔑是什么意思?你能做个轻蔑的表情
师:对,你这个特别看不起人的表情就是轻蔑,保持住这种神态,读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像她这样,带着轻蔑的表情,再读。
1.3 重点读好“恼怒、住嘴、相提并论”
第一个层次:
师:骄傲的铁罐接下来又说了这样的一段话,谁来读我们再来读一读铁罐这一段的内容?谁来读?你来读。
评:他的朗读将铁罐的恼怒读出来了,这就是骄傲的铁罐说的话。还有谁来读?你来读。
第二个层次:
师:还有谁来读?你来读。
评:好,你的朗读把铁罐的恼怒重点放在了“住嘴”二字上。(ppt点一下“住嘴”二字)还有一个词:相提并论,也让铁罐恼怒起来了!大家一起读!准备好,开始!
第三个层次:
师:读的这么好,老师想和你们合作读,我读陶罐的话。你们读铁罐的话,准备好了吗?开始。
(第一遍学生读完后)
师:好,停,我们注意到这儿。陶罐说的话中,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省略号)为什么有一个省略号,难道,陶罐不想说吗?
预设:其实还有想说的但是被打断了。
师:是啊,铁罐打断陶罐的话,那打断的语气该怎么读,这个时候的“住嘴”应该怎么接?好,重新来一遍。
(第二遍学生读后)
师:来来来,再停,我们换一个角色,你们读陶罐的,我来读铁罐的,看看老师是怎么来打断陶罐说的话的。
(第三遍师生互换读)
师:明白怎么打断陶罐的话了吗?好,换回来,再读一遍。
(第四遍)
学生读,不用评价
1.4注意读好铁罐恼怒到极点的语气
师:是啊,此时的铁罐已经非常非常恼怒了,他说了这样一段话,你们发现了吗,看到这儿,作者没有用“傲慢“轻蔑”等提示语语描写铁罐,是因为此时此刻的铁罐已经愤怒到极点了!带着这种理解,读。
评价:果然是一只已经、恼怒的不得了的铁罐了。
2、读“陶罐”
过渡:跟骄傲的铁罐相比,陶罐是谦虚的。谁来读一读陶罐说的这句话。
2.1 重点读好“谦虚”
师:嗯,特别谦虚。
2.2 重点读好“争辩”
师:还有这一段,谁来读?
预设:
第一种情况
师:好奇怪哦!在我的印象当中,争辩就有争吵、争执的意思,这个时候呢,声音也会大起来,也会迫不及待的说。你怎么在这儿就觉得陶罐是谦虚的呢?谁能告诉我,你能告诉我吗?(学生回答自己对争辩的理解)
师:嗯,原来争辩在这儿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说明一个真相,并没有争吵的意思。你的理解特别到位。来,我们就像他,用这种很平和的语气,读一读陶罐争辩说的话。
第二种情况
师:争辩、争吵在我的印象当中,都是特别大声的说话,你却把语气读得这么地平和。为什么?(学生说不上来)哦,没有关系,我们来看看,争辩这个词有三个意思。看一看,你觉得在这个地方,最合适的意思是哪一个?是的,陶罐在这儿,只是在回答铁罐的指责。很执着地想把真理说出来。并不是争吵。用平和的语气读,更能体现出陶罐的谦虚。来,再读一遍。
2.3继续读谦虚的陶罐说的话。(齐读)
3、读对话
过渡:谦虚的陶罐和骄傲的铁罐,它们的对话都在大屏幕上了,能读好吗?
3.1 同桌互相分角色练读
师:好,不急,同桌之间分配好角色,一人陶罐,一人铁罐,自由练习读。
3.2 师生合作读,学生可做上动作读
师:刚才你们在练习的时候,吴老师找到了一位小搭档,她读铁罐的内容,我读陶罐的内容,你们读旁白,咱们一起合作读。
3.3 指名分角色读,学生可做上动作
师:谁能挑战我们读?好,你是铁罐,你是陶罐。其他同学读旁白。
评:读得太精彩了!能评价评价他们的朗读吗?
(我觉得他们读得特别好,骄傲谦虚的语气都读出来了。而且还加上了动作!更有感觉了。)
3.4 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师:那好,现在咱们全班同学都站起来读!男孩子做铁罐,女孩子做陶罐,可以加上你理解的表情、动作来读!注意哦,这里去掉了提示语,但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读得更好!我来开个头。
4、练一练
师:你们读得这么精彩!我相信,这个时候让你们再来理解人物性格就很容易了,请同学们分别在课文中圈画出形容陶罐和铁罐的词语。
师:大家说,和陶罐有关的词语是哪些?
(关于“懦弱”这个词)
A.(学生说到这个词了)
刚才你们说的词都在这儿了,他说的“懦弱”一词,老师加上了双引号。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是铁罐说陶罐懦弱,陶罐并不是真的懦弱)是的,这个双引号是在提醒大家,铁罐说它懦弱,它并不是真的懦弱,而是一种谦虚、低调的表现。
B.(学生没有说到这个词了)
你们说的词都在这儿了,但是还有一个词,老师把它放在里边,并用上了双引号。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说:因为是铁罐说陶罐懦弱,陶罐并不是真的懦弱)是的,这个双引号是在提醒大家,铁罐说它懦弱,它并不是真的懦弱,而是一种谦虚、低调的表现。
师:哪一个词语最能代表陶罐的性格呢?(谦虚)
师:那和铁罐有关的词语又是哪些呢?(7个人说)
师:哪一个词语最能代表铁罐的性格呢?(骄傲)
师:好了,孩子们,我们现在明确了陶罐和铁罐的性格,但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
活动三 小故事 大道理(目的:深刻体会寓言的魅力)
过渡:请看大屏幕。(接龙读)
来,孩子们一起读。(最后一段)
师:你们知道,铁罐去哪儿了吗?
预设1:学生不知道。
师:我来告诉你们,铁罐去哪儿了。课文,是改编的。其实,作者黄瑞云伯伯原来的文章不是这样的,还有两句。(出示原文)一起读。那请问,这个陶罐是消失了,还是依然存在?(消失)板书:消失。
师:和它相比的陶罐呢,看着易碎,却不会化作尘土,埋在地下时间越久,它越有价值。老师送它一个词:文物。
预设2:学生说:铁罐消失了。
师:哇!好聪明的孩子啊!你一定读过作者黄瑞云伯伯的原文吧。其实,他原来的文章不是这样的,还有两句。(出示原文)一起读。哦,它确实消失了。原来,铁罐是被氧化了(ppt上指着“氧化”)腐蚀成一堆锈土了。(黑板板书:消失)
师:和它相比的陶罐呢,看着易碎,却不会化作尘土,埋在地下时间越久,它越有价值。老师送它一个词:文物。
师:来,孩子们,故事到这里就已经进入尾声了,故事虽然结束了,但是传递给我们的道理却历久弥新。
出示严文井的话。学生回答后及时评价
师:读完了《陶罐和铁罐》这个故事,想说点什么吗?
生:我觉得做人不能只看到别人的短处,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师:孩子,我发现你们对于故事的道理理解的很透彻,这让老师也不禁想到了屈原先生的一句话—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二、推荐阅读
师:《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收录在作家黄瑞云伯伯的寓言集里。
师:同时,它还收录在《中国寓言故事》集里。这里边还有很多寓言,有古代的、现代的。大家可以在课后阅读哦。现在,还想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吗?请打开课本20页,阅读链接中给我们准备了一则寓言故事,请同学们读一读,思考:思考故事中的北风和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
三、课后作业
1、小练笔:假如很多年以后,受了伤的铁罐也被人挖出来了,它们又见面了……它们会对对方说些什么呢?
2、积累关于谦虚的名言。
【教学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富有启发性的寓言故事,课文生动有趣,情节富有变化。讲述了国王御厨里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许多年代后,陶罐出土成了文物,铁罐却不复存在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在教学时,以“读”读为本,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解“奚落”,让学生知道一切是因为铁罐看不起陶罐而引起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聚焦陶罐和铁罐对话的部分,通过感受文章具体生动的神态、语言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让学生在朗读中揣摩角色的语气及性格特点。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
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在本课中,“奚落”一词贯穿全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紧紧围绕“奚落”一词做文章,层层递进,步步深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语言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人教部编版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a href="/yw/tb_c1558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陶罐和铁罐教案及反思</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情境任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8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a>,共4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陶罐和铁罐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586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陶罐和铁罐教案</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