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1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2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3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4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5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6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7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08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契丹的兴起,北宋形势图,辽的建立,视频西夏李元昊,西夏的建立,北宋与辽的关系,澶渊之盟,视频澶州之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了解辽、宋、西夏是三个并立的政权的建立的民族、建立者、主要生产特征等基本概况。知道契丹族、党项族、汉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碰撞的概况。能够比较分析不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表现与影响,正确认识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的历史现象。 2. 创设历史情境,一定程度上重返历史现场,理解历史感悟历史,通过对历史的体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通过比较分析研究,发展学生历史思维 3.树立唯物史观,能真正站在历史现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树立文明史观,能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视角,观察辽宋时期的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增强民族自尊心,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宋辽西夏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的表现及带来的影响
    探究宋辽西夏之间的战与和及带来的影响,正确认识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
    中国境内各民族普遍通婚由来以久。今日中国之所谓汉人,本身已是一种历史上的混成体,为多数民族(即汉族)与少数民族混成的继承人。 ——摘编自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视频:身处北方的契丹人到底有何秘密
    契丹族居住在辽水上游的潢水流域,以游牧为主
    民族政权并存,北宋并不是一个统一的中原王朝
    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后改称辽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右)
    “辽国尽有大漠,浸包长城之境,因宜为治,秋冬违寒,春夏避暑,随水草就畋渔,岁以为常”——《辽史》
    11世纪前期,党项首领元昊在宁夏地区建立政权,定都兴庆府
    “西朝是西夏的别称,源于地理位置,相对于宋朝和辽朝,西夏位于西部,所以自称西朝”。——《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曰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宋史》
    宋太祖:保持友好关系,互通使节
    宋太宗:宋攻辽失利,采取防御政策
    自雍熙北伐惨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相反,辽朝对宋朝却是步步紧逼,不断南下侵扰宋朝
    1004年,辽军进攻北宋,直逼澶渊城,宋真宗亲征射杀辽军统帅,辽军遭受重挫,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辽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增加了辽的财政收入;缓解了辽农产品供给压力;有利于辽吸纳中原先进文化宋的稻米瓷器茶叶,以及辽的马羊骆驼等,都得以在边界交易,双方没有再发生大规模战事,不失为有远见的盟约(积极影响)
    短暂的和平是宋代朝廷妥协政策的产物.每年送给辽大量的钱财都要由百姓承担,对于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是曲辱的盟约(消极影响)
    ①辽宋约为兄弟之国,辽圣宗称宋真宗为兄;②双方撤兵,各守边界;③宋每年向辽纳,“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④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互市贸易。
    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庆历和议
    公元1040-1042年间,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事,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由于连年征战,严重阻滞了西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嫌隙
    公元1044年,宋朝与西夏达成协议
    和约规定:夏取消帝号,名义上向宋称臣;战争中双方所掳掠的将校、士兵、民户不再归还对方;双方在本国领土上可以自由建立城堡;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另外,每年还在各种节日赐给西夏银22000两,绢23000匹,茶1万斤。
    庆历和议达成后,庆历五年,宋朝政府决定在保安军和镇戎军的安平皆设置两处榷场,恢复了双方贸易往来
    澶渊之盟成为岁币政策的滥觞,它是宋朝“守内虚外”政策的必然结果,宋辽双方通过议和方式各取所需,在此基础上,宋朝统治者将此作为新的军事及外交政策,少数民族也乐意接受此政策
    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生产和贸易的发展
    隋唐时期,游牧在北方的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唐朝末年北方汉人纷纷避乱,北出长城,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 唐朝时,(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渐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 ——统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学习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和文化
    耶律阿保机在建立辽国之后,使用了许多汉族士人,如康默记、韩延徽、韩知谷等人,仿照汉制为辽国制定一些典章制度。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在契丹族和党项族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什么因素起了重要作用?
    “榷场商人,许买入国家急需,以济国用,使外物有所泄。”——《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记载
    宋朝此时虽然每年仍象征性地给辽国岁币,但实际上已经完全控制了辽国的经济命脉,成为辽国经济真正的统治者。经济上被宋朝钳制,文化上也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其影响已经渗透到辽国的肌体各处。纳贡求和的澶渊之盟和互市榷场的开设,使得以勇猛著称的契丹铁骑一百多年来再也没有南下侵扰宋朝,其文化、经济被宋朝所掌握和掏空,此时的辽国已经没有建国之初时的威风,其衰败和覆灭已经是迟早的事了。——杨家俊.简论宋代的外商政策[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想一想:宋朝设置榷场用意何在?这种用意仅仅是经济上的吗?
    观察契丹和西夏文字,再对比唐朝文字,你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铜牌上的西夏文字(元昊创制西夏文字)
    契丹货币上写有“天朝万顺”(耶律阿保机创制契丹文字)
    唐朝货币“开元通宝”
    对比皮囊和鸡冠壶(外形、材质等),你有何结论?
    皮囊(游牧民族用来装水、酒的皮质容器)
    契丹鸡冠壶 (陶瓷容器)
    ①造型壮观、雕刻精细,工艺精湛 ②契丹人可能信仰佛教
    辽学习了中原的制瓷技术,并保留了游牧民族特色
    辽统治者在效仿中原制度,南面官杂用汉人、契丹人,并用汉人的制度进行管理;科举取仕,制定成文法
    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耕垦千余里
    建立孔庙,春秋祭祀;开设科举,选拔人才;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制定成文法
    乳酪传入中原;契丹的服饰传入中原并且很流行;汉人与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
    西夏诸帝重视儒学,广建学校,释儒家经典,仁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开设科举,用汉文铸钱币,模仿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等。
    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的影响
    宋仁宗曾下令禁止效仿契丹人穿衣。宋徽宗再次下诏: “敢为契丹服若毡笠、钓墩之类者,以违御笔论。”(《宋史》卷153)
    汴京有“乳酪张家”临安有“贺家酪面”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试讲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试讲课课件ppt,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党项文字,契丹文字,政权的并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完美版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权的并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精品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权的并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课件)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