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课内容课件ppt
展开2. 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1. 学会运用实验探究方法确定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汽车修理师傅的手上经常沾上机油,他们常常不是用水洗手,而是先用汽油洗手,然后再用水清洗。为什么汽车修理师傅要用汽油洗手呢?这不是很浪费吗?
衣服上的油渍在水中很难洗去,而用汽油却很容易将它洗去,这是为什么?
1. 定义: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称为溶解性。
(1)氯化钠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2)食用油难溶于水,易溶于植物油。(3)蔗糖在热水中溶解的质量比在等质量的冷水中溶解的多。
2. 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下列因素对物质的溶解性有无影响?(1)搅拌 (2)振荡(3)固体颗粒大小(4)温度
人们常常用酒精、汽油、氯仿等溶剂溶解某些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
用酒精溶解中草药中的有效成分
用酒精溶解化妆品中的香精
胡萝卜如果生吃,其中的β-胡萝卜素只有25%被吸收,如果用食用油烹调后,则能吸收95%,你知道吸收效率高低的道理吗?
β-胡萝卜素在水和油中的溶解性不同,β-胡萝卜素在水中溶解性小,而在食用油中的溶解性大,而被人体吸收的多。
在一定条件下,溶质能不能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剂里呢?溶液能“吃饱”吗?
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 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1. 如果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 已知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克NaCl刚好成为饱和溶液。(1)在此温度下, 100克水中加入33克NaCl,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2)再加3克NaCl,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 (3)继续加3克NaCl,得到的溶液是 溶液,溶液的质量为 克 。
常温下,这杯糖水是否饱和?如何判断?
极少数固体物质适合,如熟石灰:Ca(OH)2
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倒出溶剂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能否继续溶解该溶质
一定量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相对多少
4. 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溶液的浓、稀间无绝对的联系
但在相同温度下,对于同种溶质,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1.(2022·辽宁营口)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一定为固体B.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D.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2.(2022·广西)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可以作溶质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D.氢氧化钠固体在溶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2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6章 溶解现象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多媒体教学ppt课件</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美丽的晶体,海水晒盐,结晶方法,1蒸发结晶,析出晶体,操作要点,2降温结晶,交流讨论,小红军为游击队送食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堂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a href="/hx/tb_c9823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课堂教学课件ppt</a>,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溶解之王”争霸赛,应该在同一温度下,应该溶剂的量相同,应该达到饱和状态,一定状态达到饱和,一定温度,一定溶剂的量,溶解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节 物质的溶解性示范课ppt课件,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纯净物,什么是结晶,结晶方法,取样溶解降温,取样溶解蒸发,粗盐的提纯,加快溶解速度,玻璃棒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