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54518/0-17042913469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54518/0-17042913469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54518/1-170429134781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54518/1-17042913478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154518/1-170429134783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分层作业+导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卷),文件包含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同步精品练习《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基础练习】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答案】C【解析】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知该调味品显酸性,因此是食醋,而食盐、味精、香油都不显酸性;故选项为C。2、分别将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滴入如图所示的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白醋和苹果汁中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B.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石蕊变蓝,酚酞变红C.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D.实验说明指示剂能使酸或碱的溶液改变颜色【答案】D【解析】指示剂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颜色发生改变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3、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答案】A【解析】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故选A。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时吸热,周围水蒸气降温液化,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有白雾出现,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红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不产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浓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A项,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A错误;B项,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不是白烟,B错误;C项,实验室可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是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C错误;D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逐渐减小,D正确;故答案为:D。6、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A两者同时倾倒、C水入酸、D酸倾倒的速度过快都不正确,只有B符合选项要求,故答案为:B。7、许多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是 、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白醋浸泡后晾干,将所提取的玫瑰汁液均匀喷洒在纸玫瑰上,纸花会变成 。 (3)小亮用此牵牛花汁检测附近造纸厂排放的废液酸碱性,溶液呈蓝色,这次废液显 。(4)与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答案】(1)万寿菊 、胡萝卜(2)浅红色(3)碱性 (4)牵牛花。【解析】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要求是能在酸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能力提升】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答案】A【解析】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2、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直接原因是( )【答案】D【解析】根据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的性质,二氧化碳遇水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与酸变红色,能使石蕊变红的是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性质,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故选D。3、用下列方法能把稀盐酸、蒸馏水、石灰水一次区别开来的是( )A.品尝 B.闻气味 C.滴加酚酞试液 D.滴加石蕊试液【答案】D【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所以只有石蕊可以一次性区分开。4、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因为( )【答案】D【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是,无挥发性,故答案为:D。5、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是( )【答案】B【解析】首先在选择酸时应该采用稀盐酸。注意实验室通常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一种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导致所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净。另外选择碳酸钙而不用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和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最后选择浓硫酸作干燥剂,不能用苛性钠和生石灰是因为二氧化碳与它们均发生反应。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两幅图中,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2)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B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3)B图中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1)A(2)搅拌散热 平衡锥形瓶内的压强(3)水滴在浓硫酸中酸液飞溅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解析】(1)由B中方法会造成酸液飞溅,不安全,所以A正确;(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促使热量飞快散失,防止酸液飞溅;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了大量的热,瓶中空气受热膨胀,气压增大,使水难以滴下,玻璃导管可使空气排出,平衡锥形瓶内外气压;(3)浓硫酸溶解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且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会浮于硫酸上,热量不能散失,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7、为了对浓硫酸腐蚀性有个深刻的认识,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你也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实验题目: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反思与交流】化工厂生产的硫酸是浓硫酸,实际应用需要各种浓度的稀硫酸,稀释时应正确操作,如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验用品】(1)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2)小木条变黑(或碳化)【反思与交流】水;浓硫酸;干抹布擦拭干净,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少量稀碳酸氢钠溶液【解析】【实验用品】(1)浓硫酸能使含碳的化合物碳化变黑,实验步骤为: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现象为:小木条变黑(或碳化),故答案为: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小木条变黑(或碳化);【反思与交流】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有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倒入浓硫酸中会浮在水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造成液滴飞溅;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不能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先用干布擦干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水;浓硫酸;干抹布擦拭干净,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少量稀碳酸氢钠溶液。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时,周围出现白雾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C.实验室可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 A. B. C. D.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水中在碱性溶液中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浅红色浅红色绿色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A.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热量 B.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碳酸钙、稀硫酸、浓硫酸 B.大理石、稀盐酸、浓硫酸 C.石灰石、稀盐酸、苛性钠 D.碳酸钠、稀盐酸、生石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第1课时【基础练习】1、紫甘蓝是大众爱吃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能是加入了下列哪种调味品( )A.食盐 B.味精 C.食醋 D.香油【答案】C【解析】花青素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在凉拌紫甘蓝丝时,观察到菜丝变成红色,可知该调味品显酸性,因此是食醋,而食盐、味精、香油都不显酸性;故选项为C。2、分别将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滴入如图所示的溶液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白醋和苹果汁中石蕊变红,酚酞不变色B.在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石蕊变蓝,酚酞变红C.石蕊和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D.实验说明指示剂能使酸或碱的溶液改变颜色【答案】D【解析】指示剂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颜色发生改变的是指示剂,而不是酸或碱。3、下列“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A.氨水 B.汽水 C.冰水 D.糖水【答案】A【解析】A、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正确;B、汽水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C、冰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D、糖水显中性,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错误。故选A。4、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答案】A【解析】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时吸热,周围水蒸气降温液化,出现白雾,故选项说法正确;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有白雾出现,而不是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C、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红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浓厚的白烟,不产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5、下列有关浓盐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答案】D【解析】A项,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A错误;B项,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不是白烟,B错误;C项,实验室可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不是浓盐酸,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得的二氧化碳混有氯化氢气体,C错误;D项,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逐渐减小,D正确;故答案为:D。6、下列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B【解析】稀释浓硫酸时,沿烧杯内壁将硫酸缓缓加入水中,边加边搅拌,A两者同时倾倒、C水入酸、D酸倾倒的速度过快都不正确,只有B符合选项要求,故答案为:B。7、许多植物的花瓣或果实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花瓣或果实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是 、 。(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白醋浸泡后晾干,将所提取的玫瑰汁液均匀喷洒在纸玫瑰上,纸花会变成 。 (3)小亮用此牵牛花汁检测附近造纸厂排放的废液酸碱性,溶液呈蓝色,这次废液显 。(4)与实验室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 。(填植物的名称)【答案】(1)万寿菊 、胡萝卜(2)浅红色(3)碱性 (4)牵牛花。【解析】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要求是能在酸性、碱性溶液中显示不同颜色。【能力提升】1、“雪碧“是一种无色的碳酸饮料,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然后再加热,溶液的颜色变化情况是( )A.先变红后变紫 B.变红后颜色不再改变C.先变无色后变红 D.先变蓝后变紫【答案】A【解析】将少量“雪碧“滴入紫色石蕊试液中,石蕊试液变红色.加热时碳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水不能使石蕊试液变色,石蕊试液又变成紫色。2、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的直接原因是( )【答案】D【解析】根据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的性质,二氧化碳遇水生成碳酸,紫色石蕊试液与酸变红色,能使石蕊变红的是溶液中的氢离子的性质,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石蕊变红。故选D。3、用下列方法能把稀盐酸、蒸馏水、石灰水一次区别开来的是( )A.品尝 B.闻气味 C.滴加酚酞试液 D.滴加石蕊试液【答案】D【解析】酸性和中性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变色,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酸性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碱性溶液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在中性溶液中石蕊仍然是紫色。所以只有石蕊可以一次性区分开。4、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这是因为( )【答案】D【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浓硫酸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但是,无挥发性,故答案为:D。5、实验室制取干燥的二氧化碳,所需的药品是( )【答案】B【解析】首先在选择酸时应该采用稀盐酸。注意实验室通常不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二氧化碳,是因为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后生成一种微溶于水的CaSO4,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的进一步进行;不能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是因为浓盐酸有较强的挥发性,导致所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纯净。另外选择碳酸钙而不用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和酸反应速率太快,不易控制。最后选择浓硫酸作干燥剂,不能用苛性钠和生石灰是因为二氧化碳与它们均发生反应。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6、如图是两种稀释浓硫酸的操作:回答下列问题:(1)两幅图中,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2)A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B中玻璃导管的作用是 。(3)B图中锥形瓶内产生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1)A(2)搅拌散热 平衡锥形瓶内的压强(3)水滴在浓硫酸中酸液飞溅 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使水立刻沸腾【解析】(1)由B中方法会造成酸液飞溅,不安全,所以A正确;(2)图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促使热量飞快散失,防止酸液飞溅;由于浓硫酸溶解时放出了大量的热,瓶中空气受热膨胀,气压增大,使水难以滴下,玻璃导管可使空气排出,平衡锥形瓶内外气压;(3)浓硫酸溶解于水,要放出大量的热,且水的密度小于浓硫酸,会浮于硫酸上,热量不能散失,使水沸腾,造成酸液飞溅;7、为了对浓硫酸腐蚀性有个深刻的认识,化学活动小组进行了下列实验探究,请你也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实验题目: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反思与交流】化工厂生产的硫酸是浓硫酸,实际应用需要各种浓度的稀硫酸,稀释时应正确操作,如在实验室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再沿烧杯内壁缓缓加入____________,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实验用品】(1)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2)小木条变黑(或碳化)【反思与交流】水;浓硫酸;干抹布擦拭干净,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少量稀碳酸氢钠溶液【解析】【实验用品】(1)浓硫酸能使含碳的化合物碳化变黑,实验步骤为: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现象为:小木条变黑(或碳化),故答案为:在小木条上蘸少量浓硫酸,放在玻璃片上观察;小木条变黑(或碳化);【反思与交流】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所有要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水倒入浓硫酸中会浮在水面上,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热量造成液滴飞溅;浓硫酸沾到皮肤上不能先用大量的水冲洗,先用干布擦干净,再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故答案为:水;浓硫酸;干抹布擦拭干净,再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少量稀碳酸氢钠溶液。 A.干冰在空气中升华时,周围出现白雾 B.打开盛有浓盐酸试剂瓶的瓶盖,瓶口出现白烟 C.少量高锰酸钾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浅绿色溶液 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A.浓盐酸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塞,瓶口有白烟产生 C.实验室可用浓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D.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逐渐减小 A. B. C. D.植物的汁液在酸性溶液中在水中在碱性溶液中牵牛花红色紫色蓝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胡萝卜橙色橙色橙色玫瑰浅红色浅红色绿色 A.二氧化碳与石蕊直接作用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不稳定 C.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A.浓硫酸溶于水能放出热量 B.浓硫酸具有挥发性 C.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D.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A.碳酸钙、稀硫酸、浓硫酸 B.大理石、稀盐酸、浓硫酸 C.石灰石、稀盐酸、苛性钠 D.碳酸钠、稀盐酸、生石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