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15030/0-170347532040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15030/0-17034753204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氧化还原反应同步练习题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115030/0-170347532051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课后练习题
展开一、选择题
1.某同学做实验时白色衣服上沾了一些KMnO4,产生褐色斑点,如果用草酸(H2C2O4)的稀溶液洗涤马上可以复原,其离子方程式为:+H2C2O4+H+→CO2↑+Mn2++______(未配平)。关于此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Mn2+
B.离子方程式横线上的生成物是OH-
C.配平离子方程式,H+的计量数是6
D.标准状况下,有5.6 LCO2生成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5 ml
2.氮化铝(AlN)在电子、陶瓷工业应用广泛。工业上常通过如下反应合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Al2O3是氧化剂B.每生成1 ml AlN时至少消耗36 g 单质碳
C.C被还原,发生氧化反应D.当有0.6 ml 电子转移时,生成0.3 ml CO
3.自然界的氮循环包括以下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氨氧化过程中,亚硝态氮元素与铵态氮元素理论物质的量之比为
B.硝化过程中,含氮物质均发生还原反应
C.在氨氧化过程中,水体中的氮元素可转移至大气中
D.除去硝态氮生成5.6 L (标准状况下)时,转移电子数为
4.某非金属单质能与足量浓硝酸反应,放出NO2气体,若参加反应的非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则该非金属元素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是
A.+2aB.+aC.+D.+a/4
5.次磷酸钠(NaH2PO2)可用作药物和镀镍时的还原剂,反应原理为CuSO4+2NaH2PO2+2NaOH= Cu+2NaH2PO3+Na2SO4+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参加反应的NaH2PO2有被CuSO4氧化
B.若1 ml H3PO3最多消耗2 ml NaOH, 则Na2HPO3是正盐
C.反应中每转移6.02 ×1023个e-,则生成标准状况下5.6 L H2
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Ⅰ中无明显变化,说明两溶液不反应
B.Ⅱ中的白色沉淀为BaSO4
C.Ⅲ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即是氧化还原反应还是离子反应
7.双氧水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下面是测定双氧水含量的一种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双氧水是还原剂
B.KMnO4的还原性强于O2
C.每生成22.4L氧气,转移2ml电子
D.单线桥法:
8.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被还原的是
A.
B.
C.
D.
9.某科研团队利用缺陷工程(贫氧环境焙烧)制备了含有大量氧缺陷和表面基的,该参与如图所示的还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总反应可能为
B.该为整个过程的氧化剂
C.该流程中,溶液的pH越小越好
D.整个流程含铁元素的物质中,铁的化合价均相同
10.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
B.通入氯水:
C.向硝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稀硫酸:
D.往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11.反应可用于制备金属钼(M)。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的还原性比M强B.M为还原产物
C.Al得到电子D.发生还原反应
12.高纯硅(Si)是当今科技的核心材料,是现代电子信息工业的关键材料。利用高纯硅可制成计算机内的芯片和CPU,还可以制成太阳能光伏电池。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太阳能电池生产第一大国。制备高纯硅的反应为:。制备高纯硅的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氧化剂B.中Si得到电子
C.发生还原反应D.是还原剂
13.下列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A.CO+CuO=Cu+CO2
B.HCl+AgNO3=AgCl↓+HNO3
C.Cl2+H2O=HCl+HClO
D.Br2+2KI =2KBr+I2
14.高铁酸钾()是一种高效绿色水处理剂,其工业制备的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生氧化反应
B.KCl为还原产物
C.每生成1ml 转移2ml电子
D.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2
15.已知,常温常压下将氨气与氯气以体积比8∶3混合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作还原剂
B.2ml氨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
C.是氧化产物
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
二、填空题
16.淡黄色固体单质与热的NaOH溶液反应,产物中元素最高价态为+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17.氢化钠(NaH)可在野外用作生氢剂,其中氢元素为-l价。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NaH+H2O=NaOH+H2↑。氢化钠(NaH)中H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氧化剂是_____;氧化产物是____,还原产物是____,二者质量比是____。
18.已知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________。
(2)若有64 g Cu被氧化,则被还原的HNO3的质量是________。
19.完成下列问题。
(1)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推断A、B、C、D的化学式: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写出B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2)一定条件下,向FeSO4溶液中滴加碱性NaBH4溶液,溶液中BH (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与Fe2+反应生成纳米铁粉、H2和B(OH),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3)在无水条件下制备高铁酸钠的主要反应为2FeSO4+aNa2O2=2Na2FeO4+bX+2Na2SO4+cO2↑,该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_______,b与c的关系是_______。
20.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可用KCl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如图1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②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标号)。
a.水 b.碱石灰 c.浓硫酸 d.饱和食盐水
(3)用图2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I.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mL水溶解后,再加入3mL稀硫酸;
II.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III.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IV.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V.用0.1000m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2I-+S4O),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0.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____。
③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____g。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溶液仍为无色
有沉淀生成,溶液为蓝色
有无色气泡产生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A.在该反应中Mn2+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MnO4中的+7价变为反应后Mn2+的+2价,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该反应的还原产物是Mn2+,A错误;
B.溶液为酸性环境,不可能大量存在OH-,B错误;
C.在该反应中Mn2+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KMnO4中的+7价变为反应后Mn2+的+2价,化合价降低5价;C元素化合价由反应前H2C2O4中的+3价变为反应后C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1×2=2价,化合价升降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Mn2+的系数是2,H2C2O4的系数是5,CO2的系数是10;载根据电荷守恒,可知H+的系数是6,最后根据原子守恒,可知缺项物质是H2O,H2O的系数是8,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10CO2↑+2Mn2++8H2O,C正确;
D.根据选项C分析可知: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5H2C2O4+6H+→10CO2↑+2Mn2++8H2O,根据方程式可知:在该反应中,每反应产生10 ml CO2气体,反应过程中转移10 ml电子,在标准状况下,有5.6 LCO2生成时,其物质的量是0.25 ml,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5 ml,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2.D
解析:A.反应中,Al和O的化合价没有变化,不是氧化剂,A错误;
B.根据反应方程式,每生成1 ml时至少消耗单质碳,质量为:,B错误;
C.反应中,化合价升高,C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
D.根据反应,,当有生成时,转移的电子数为:,D正确;
故选D。
3.C
解析:A.由图示可知,氨氧化过程中的反应为:+=N2+2H2O,故亚硝态氮元素与铵态氮元素理论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硝化过程为:转化为,再进一步转化为,该过程中N元素化合价均在升高,含氮物质被氧化,均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在氨氧化过程中,与反应生成N2,根据化合价变化规律知,此反应为N元素的归中反应,即+=N2+2H2O,水体中的氮元素转化为氮气,可转移至大气中,故C正确;
D.硝态氮转化为N2,反应为:+=N2+2H2O,生成1mlN2转移3ml电子,标准状况下5.6 LN2的物质的量为,转移电子数为3×0.25ml×NAml-1=0.75NA,故D错误;
故选:C。
4.C
解析:设该金属为M,硝酸盐中金属M的化合价为+n,根据金属单质与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A,得硝酸盐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n ml,生成的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a-n) m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M失电子物质的量是n ml,生成二氧化氮硝酸得电子的物质的量是(a-n) ml,所以(a-n) ml=n ml,解得n=;
答案选C。
5.D
解析:A.反应中P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3价,失去2个电子,铜元素化合价从+2价降低到0价,得到2个电子,氢元素化合价从+1价降低到0价,因此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NaH2PO2有被CuSO4氧化,A正确;
B.若1 ml H3PO3最多消耗2 ml NaOH,说明H3PO3是二元酸,因此Na2HPO3是正盐,B正确;
C.根据选项A分析可知,转移4ml电子生成1ml氢气,因此反应中每转移6.02×1023个e-即1ml电子,生成0.25ml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n∙Vm=0.25ml ×22.4L/ml=5.6 L,C正确;
D.NaH2PO3是氧化产物,Cu和H2均是还原产物,则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1,D错误;
答案选D。
6.A
解析:A.Ⅰ中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A错误;
B.Ⅱ中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为BaSO4和蓝色溶液氯化铜,B正确;
C.Ⅲ中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C正确;
D.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Zn=ZnCl2+H2↑,锌元素、氢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也是离子反应,D正确;
故本题选A。
7.A
解析:A.反应中,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上升到0价,H2O2是还原剂,故A正确;
B.反应中,H2O2中O元素化合价由-1价上升到0价,Mn元素化合价由+7价下降到+2价,KMnO4是氧化剂,O2是氧化产物,则KMnO4的氧化性强于O2,故B错误;
C.未说明是否为标准状况,不能计算22.4L氧气的物质的量,故C错误;
D.单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时,不用注明电子的得失,故D错误;
故选A。
8.A
解析:A. 中,氯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氯元素全被还原,A符合;
B. 中部分氯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部分氯元素化合价升高到+1价,氯元素部分被还原, B不符合;
C. 中,氯气中氯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氯化亚铁中氯元素化合价不变,氯元素部分被还原, C不符合;
D. 中,部分氯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部分氯元素化合价不变,氯元素部分被氧化,D不符合;
答案选A。
9.A
解析:A.由图可知,总反应可能为,故A正确;
B.由图可知,为整个过程的催化剂,故B错误;
C.由图可知,溶液的pH小,会与H+发生反应,会减弱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利于反应进行,故C错误;
D.整个流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铁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0.B
解析:A.氯化铵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物为氨气和水:,A错误;
B.通入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氢和硫酸,离子方程式正确,B正确;
C.所给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正确的为,C错误;
D.往水玻璃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硅酸和碳酸氢根,离子方程式为,D错误;
故选B。
11.C
解析:A.铝作还原剂,钼作还原产物,还原剂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A正确;
B.钼作为生成物,元素化合价降低,做还原产物,B正确;
C.铝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C错误;
D.三氧化钼中钼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D正确;
故选C。
12.B
【分析】,该反应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从中的+4价降到中的0价,是氧化剂,氢元素的化合价从中的0价升到中的+1价,是还原剂。
解析:A.是还原剂,A选项错误;
B.是氧化剂, 中Si得到电子,B选项正确;
C.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C选项错误;
D.是氧化剂,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13.B
解析:A.反应CO+CuO=Cu+CO2,C、Cu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
B.反应HCl+AgNO3=AgCl↓+HNO3,元素化合价不变,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选B;
C.反应Cl2+H2O=HCl+HClO,Cl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C;
D.反应Br2+2KI =2KBr+I2,Br、I元素化合价改变,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D;
选B。
14.C
解析:A.该反应中Fe(OH)3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正确;
B.KClO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生成KCl,KClO为氧化剂,KCl为还原产物,B正确;
C.根据Fe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可知每生成1 ml K2FeO4转移3 ml电子,C错误;
D.该反应中Fe(OH)3中Fe元素化合价升高,为还原剂,KClO中Cl元素化合价降低,为氧化剂,根据方程式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正确;
故选:C。
15.D
解析:A.在此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A错误;
B.由方程式可知当8ml氨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所以2ml氨气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 ,B错误;
C.是氯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生成的还原产物,C错误;
D.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氨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部分升高做还原剂,当有8ml氨气参加反应时有2ml 做还原剂,所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16.3S+6OH-2S2-++3H2O
解析:根据“淡黄色固体”,可知是硫单质。产物中有+4价硫,说明是Na2SO3,进而可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必然有部分硫化合价降低转化成Na2S。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所以有3S+6OH-2S2-++3H2O。
17. -1 H2O H2 H2 1:1
解析:氢化钠(NaH)中钠元素为+1,则H元素的化合价是-1;反应NaH中氢元素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氢气,NaH为还原剂;H2O中氢元素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氢气,H2O为氧化剂;氢分子中氢一半是氧化产物、一半是还原产物,二者质量比是1:1。
18. 4∶1 42 g
【分析】根据方程式中硝酸中氮的化合价变化分析。
解析:(1)从反应方程式可知3 ml Cu被氧化时,参加反应的HNO3为8 ml,但其中只有2 ml HNO3得到电子被还原,所以参加反应的HNO3和作为氧化剂的HNO3的个数比为4∶1。
(2)64g Cu的物质的量为1ml,从(1)的分析可知,3 ml Cu还原2 ml HNO3,则1 ml Cu还原 ml HNO3,被还原硝酸的质量m(HNO3)=63 g·ml-1×ml=42 g。
19.(1) BaSO4 BaCO3 Ba(OH)2 K2CO3 BaCO3+2H+=H2O+CO2↑+Ba2+
(2)
(3) Na2O b=2c
解析:气体E无色无刺激性气味、E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E为CO2。有A、B、C、D四种化合物,分别由K+、Ba2+、、、OH-中的两种组成,它们具有下列性质:①A不溶于水和盐酸;则A为BaSO4,②B不溶于水,但溶于盐酸,并放出E(CO2),则B为BaCO3,③C的水溶液呈碱性,与硫酸反应生成A (BaSO4);则C为Ba(OH)2,④D可溶于水,与硫酸作用时放出气体E(CO2),则D为K2CO3,据此回答;
(1)据分析A、B、C、D的化学式:A.BaSO4,B.BaCO3,C.Ba(OH)2,D.K2CO3。 B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离子方程式:BaCO3+2H+=H2O+CO2↑+Ba2+。
(2)一定条件下,向FeSO4溶液中滴加碱性NaBH4溶液,溶液中BH (B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H为-1价)与Fe2+反应生成纳米铁粉、H2和B(OH),则H元素由-1升高到+1、铁元素化合价由+2降低到0、按得失电子数守恒、元素质量守恒,离子方程式为。
(3)对反应:2FeSO4+aNa2O2=2Na2FeO4+bX+2Na2SO4+cO2↑,反应中铁元素由+2价升高到+6,过氧化钠中部分氧原子由-1价升高到0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守恒规律:过氧化钠中的另一部分氧元素会从-1价降低到-2价,反应中硫、铁元素已经守恒,故该反应中物质X的化学式为 Na2O,得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6Na2O2=2Na2FeO4+ 2Na2O+2Na2SO4+O2↑,可见b与c的关系是b=2c。
20.(1)2:1
(2) C
(3) 防止残余的ClO2气体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0.027g
解析:(1)KClO3中Cl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ClO2,作氧化剂,Na2SO3中S元素由+4价升高到+6价H2SO4,作还原剂,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2:1;
故答案为:2:1。
(2)①根据流程图,电解时的反应物为NH4Cl和HCl,生成物为H2和NCl3,因此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②A.根据信息ClO2易溶于水,NH3极易溶于水,A错误;
B.碱石灰可以用来干燥氨气,不能去除氨气,B错误;
C.氨气是碱性气体,浓硫酸吸收氨气,但不吸收ClO2,C正确;
D.饱和食盐水类似水,D错误;
故答案为:C。
(3)①ClO2具有氧化性,I-具有还原性,二者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
故答案为:。
②因为ClO2气体有毒,未了防止其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需要玻璃液封装置;
故答案为:防止残余的ClO2气体挥发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③由方程式和,可得关系式:,,则,;
故答案为:0.027g。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hx/tb_c161975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同步训练题</a>,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训练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氧化还原反应 课后训练,4 L SO2,8℃、11,8L,故C错误;,28×10-4ml/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随堂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