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常见的酸和碱分层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10.1常见的酸和碱分层练习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共18页。
10.1常见的酸和碱分层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2.小明同学在复习阶段在笔记本上对化学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①用pH试纸测得某地下水的pH为5.2 ②粗盐提纯时需把蒸发皿中的水蒸干才能停止加热 ③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④配制6%的氯化钠溶液,量取水时,仰视量筒刻度使所配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偏低 ⑤氢氧化铝能治疗胃酸过多,所以氢氧化钠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⑥ 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物失火,可用CO2灭火器 ⑦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上述说法正确的是A.2个 B.3个 C.4个 D.5个3.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与其对应叙述相符的是( )A.常温下,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氧化钙B.向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C.向一定质量的过氧化氢的水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D.向等质量的铁和镁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4.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CaO + H2O → Ca(OH)2 B.2H2O2H2↑+O2↑C.4Fe+3O22Fe2O3 D.Zn+HClZnCl2+H2↑5.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6.一定量铁粉投到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仍显蓝色,下列正确的是( )A.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银和铁B.滤液中一定没有AgNO3和Cu(NO3) 2C.反应结束后的固体中一定有铜和银D.滤液中一定有Fe(NO3) 2和Cu(NO3) 27.为验证“加热碳酸氢铵”所发生的变化,小郑设计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 程观察到碳酸氢铵固体消失,无水硫酸铜变蓝,浸有酚酞试液的棉球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温馨提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固体,遇水变蓝。) A.实验中棉球变红,说明生成 NH3B.该实验能体现环保的设计思想C.该实验设计复杂,只需把碳酸氢铵直接放于蒸发皿加热,固体消失可证明发生分解D.加热碳酸氢铵可发生反应:NH4HCO3 NH3↑+CO2↑+H2O8.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操作均正确)。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最终注射器活塞约停在10mL刻度处B.胶头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C.本实验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结论D.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燃烧放出的热量使试管炸裂9.下列关于浓硫酸的描述正确的是A.有脱水性可以作干燥剂 B.与氧化铁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氢气C.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氨气 D.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中10.下列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工业制氧气 B.酒精挥发 C.浓硫酸脱水 D.活性炭吸附二、判断题11.将氧化钙溶于水,可以形成氧化钙溶液( ) 12.碱的水溶液中都含氢氧根离子,所以含氢氧根离子的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1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14.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会逐渐溶解( )15.可以用紫色石蕊试液来检验某一未知溶液的酸碱度( )三、综合应用题16.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图1装置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含量。已知: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其它成分对实验影响忽略不计。室温时,CaCO3不溶于水,CaSO4微溶于水。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打开活塞,稀硫酸进入试管,观察到的现象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优化并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测定。(2)试剂a是 (填“足量氢氧化钠溶液”或“足量浓硫酸”)。(3)加入足量稀硫酸,一段时间后反应停止。再加入氯化铵溶液,发现又产生气泡。推测加入氯化铵溶液的作用是 。(4)图2实验中,样品质量为mg,加入稀硫酸体积为V1mL,加入氯化铵溶液体积为V2mL,右侧针筒最后读数为V3mL,该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dg/mL,则该样品中碳酸钙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 。(5)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的优点是 (写一条)。17.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正确认识物质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1)表中□内对应的元素符号为 。(2)Mg、Sn、Pt、Au四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 种。(3)Cu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请说明理由: 。合理利用资源(1)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 t。(2)化学小组通过实验将生锈铁钉回收处理。【铁钉处理】(3)小组同学提出,烧杯中的废液也可以回收处理。【废液处理】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获知:a 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b FeCl2+2NaOH=Fe(OH)2↓+2NaClc 4Fe(OH)2+O2+2H2O=4Fe(OH)3d 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实验流程:①悬浊液A静置一天的原因是 。②操作I是 。③写出固体C转化为铁红的化学方程式 。促进科技发展化学学科在合成药物等方面发挥若巨大作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合成药物,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化学式为C9H8O4,相对分子质量是 。(2)抗生素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能治疗肺炎和外伤感染等。青霉素中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钠,化学式为C16H17O4N2SNa,其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 。(3)抗酸药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抗酸药的种类很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如NaHCO3、MgCO3、Mg(OH)2等。请写出其中一个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8.碳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1)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在如图所示实验中,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纸花变红, (填“能”或“不能”)因此得出“CO2能与H2O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3)根据图中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实现“CO→CO2”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压缩、冷却至﹣161.5℃后变成的液体。从微观角度解释此过程发生变化的是 。从宏观角度看,甲烷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碳元素与氢元素的本质区别为 ;从微观角度看,甲烷由 (填微粒名称)构成。甲烷的实验室制取原理为CH3COONa+XNa2CO3+CH4↑,其中X的化学式为 。(5)小明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进行了如图实验:先在纸花上滴加酚酞溶液,再用一个玻璃杯将该纸花和装有浓氨水的敞口玻璃瓶罩住,观察。 ①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从微观角度看,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②实验中,倒置的玻璃杯上方主要存在什么种类的微观粒子呢? 请在图中补充完整 (粒子数目不作要求)。(6)如图表示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CO的微观过程。 ①请在A、B中画出相应的微观粒子图 。②保持CO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四、综合题19.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按照要求从氢气、氧气、氧化镁、硫酸、氯化钡、氢氧化铁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1)能够助燃的气体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不易挥发的酸 ;(4)一种难溶于水的碱 。20.生活与化学密切相关,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生活中用生石灰(CaO)做干燥剂的理由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硫酸铜晶体(化学式为CuSO4.5H2O)可用作纺织品媒染剂、农业杀虫剂。硫酸铜晶体的摩尔质量是 。25g硫酸铜晶体的物质的量是 ,含铜原子 个。2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2个铵根离子 。(2)氩气 。(3)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 。(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22.将一定质量的浓盐酸盛于烧杯中,敞口放置在实验室安全之处。①浓盐酸的质量和放置天数关系的曲线(见图)正确的是 (填写“甲”或“乙“)。②随着放置天数的增加,浓盐酸的质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③如果将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它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写“变大”或“变小”)。23.为了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Fe2O3)的质量分数,取矿石样品10g,加入146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后,得到滤渣2g(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1)该赤铁矿石含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检验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后,再滴入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B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C除去NaCl溶液中的HCl向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D验证某气体是氢气点燃该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冷的烧杯,观察是否有水雾产生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粗盐中的泥沙溶解、蒸发结晶B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取样,分别加入镁条C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D比较镁、铁、铜的金属活动性将大小相同的镁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相同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原理保存方法a.向盛有生锈铁钉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浸没铁钉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铁锈脱落请写出稀盐酸除铁锈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 b.取出铁钉,洗涤、干燥,妥善保管铁钉呈现银白色参考答案:1.D【详解】A、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是为了除尽生成的碳酸钠,这时会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滴加酚酞溶液,如果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如果溶液不变红,说明没有氢氧化钠了,完全变质了,故选项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入肥皂水,若产生泡沫较多,则是软水,若产生泡沫较少,则是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C、向溶液中滴加适量NaOH溶液,HCl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可以除去杂质,故选项实验方案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D、氢气、甲烷燃烧均有水生成,用冷而干燥的烧杯无法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实现对应实验目的。故选D。2.A【详解】①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只能精确到整数,此说法错误;②粗盐提纯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使水分蒸干,此说法错误;③煤燃烧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溶于雨水,使雨水显酸性,当雨水的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