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反思
展开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
2.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
3.能初步进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并能正确地使用“>”或“<”号连接.
难点:能初步进行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推理和书写.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哈尔滨 | 北京 | 武汉 | 上海 | 广州 |
某一天我国5个城市的最低气温如图所示:
(1)从表格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比较这一天下列两个城市间最低气温的高低(填“高于”或“低于”).
广州 上海;北京 上海;北京 哈尔滨;武汉 哈尔滨;
武汉 广州.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运用法则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类型一】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1)-3和-5; (2)-0.7和-0.9; (3)- 和- .
解析: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解:(1)因为|-3|=3,|-5|=5,3<5,所以-3>-5.
(2)因为|-0.7|=0.7,|-0.9|=0.9,0.7<0.9,所以-0.7>-0.9.
(3)因为|- |=,|- |=,<,所以.
方法总结: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时,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类型二】 先化简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下列比较大小正确的是( )
A. B.
C. D.
解析:A.因为符合题意;
- 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
意;D.不符合题意,故选A.
方法总结:在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时,应先化简各数的符号,再利用法则比较数的大小.
探究点二: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类型一】 借助数轴直接比较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把这些数连接起来.
-(-4),|-3.5|,,0,+(+2.5)
解析:画出数轴,将各数先化简后,找出在数轴上的位置并标出表示各数的点,然后根据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进行比较.
解:如图所示:
方法总结:此类问题是考查有理数的意义以及数轴的有关知识,正确地画出数轴并化简各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类型二】 借助数轴间接比较数的大小
已知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比较a、b、-a、-b的大小,正确的是( )
A.a<b<-a<-b B.b<-a<-b<a
C.-a<a<b<-b D.-b<a<-a<b
解析:由图可得a<0<b,且|a|<|b|,则有:-b<a<-a<b.故选D.
方法总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数轴和绝对值的相关知识,从数轴上获取信息,判断数的大小.
三、板书设计
1.借助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两个负数比较大小: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比较有理数大小的两种方法,教学设计主要是从基础出发,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掌握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通过本节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法则的内容,但真正掌握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还需要一定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同时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逐步解决所设计的问题,并能举一反三.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2章 有理数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引入,讲授新课,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旧知回顾,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归纳总结,小试牛刀,巩固提升,拓展训练,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 这是一份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要点,教学方法,教学课时,教学内容与过程, 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