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苏科版2 内能 热传递优秀练习
展开第7课 内能 热传递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了解什么是内能及其影响因素。 2.了解热传递的概念及方式。 3. 了解什么是热量及其与内能的关系。 | 1、通过阅读了解内能的概念,并知晓影响其大小的因素。 2、熟知热传递的概念及方式,并能充分理解。 3、理解热量的概念,及其产生的必要条件,并探究与内能的关系。 |
知识点01 内能
内能
(1)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作物体的内能。
(2) 分子动能:分子由于热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动能。
(3) 分子势能: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而具有的能叫分子势能。
(4) 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热运动。
(5) 影响内能的因素:
①温度:同一物体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动能越大,物体的内能就越大。
②质量: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含分子的数目就越多。同种物质在物体温度状态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
③物质的状态:同种物质在质量相同时,气态时的内内能大于液态时的内能,液态时的内能大于固态时的内能。
④种类: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相同时,物质的种类不同,内能不同。
(6) 注:①一切物体都有内能,但不一定具有机械能。机械能和内能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温度改变,内能一定改变;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改变。(比如:晶体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
【即学即练1】南极是世界上最冷的地方,在南极的两只小企鹅之间发生了有趣的对话,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这里的温度很低,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应该很慢
B.对啊,也就是说,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
C.这里太冷了,冰山肯定没有内能
D.南极再冷,组成冰山的分子在做热运动,所以冰山也有内能
答案 C
解析 A、构成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低,分子无规则运动会变慢,故A正确;
B、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反应了构成物质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故B正确;
CD、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具有内能,即使温度很低,冰山也有内能,故C错误,D正确。
故选:C。
知识点02 热传递
热传递
(1) 概念: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能量从温度高的物体转移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直至温度相同,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热传递是改变内能的一种方式。
(2) 热传递现象的理解:
①过程:高温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低温物体---吸热---内能增加
②实质:能量发生转移,能的形式没有发生改变。热传递过程传递的能量而不是温度。
【即学即练2】初温、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铁球(c铁>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时所发生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铁球传给铜球
B.一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铜球传给铁球
C.一定不发生热传递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解析 质量相同的铜球和铁球,因为c铁>c铜,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由Q放=cm△t可知,铜球的温度降低的多;
因为铁球和铜球的初温度相同,放出相同的热量后,铜球温度降低的幅度更大,所以铜球的末温度更低,因此一定发生热传递,热量从铁球传给铜球,故A正确。
故选:A。
知识点03 热量
热量
(1) 概念: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叫作热量。热量用符号Q表示,单位和能量单位一样都是焦(J)。
(2) 注:热量是相对热传递过程而言的,离开热传递谈热量没有意义。所以我们不能说某物体“含有”或“具有”热量。热量的多少与物体内能的多少、物体温度的高低没有关系。
【即学即练3】关于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桶水比一杯水含有的热量多
B.物体温度越高,它的热量就越多
C.物体内能越多,它具有的热量就越多
D.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
答案 D
解析 AB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指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描述它的术语是“吸收”或“放出”,不能用“含有”“具有”等词描述,故ABC错误;
D、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或热交换过程中,因此热量等于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的改变量,故D正确;
故选:D。
考法01 考察现实生活中内能的利用
【典例1】下列实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弯折铁丝发烫 B.蒸汽顶起壶盖
C.臀部摩擦发热 D.压缩点燃硝化
答案 B
解析 A、弯折铁丝发烫,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烧水时蒸气把壶盖顶起,是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故B符合题意。
C、臀部摩擦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D、压缩空气引火,一是压缩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考法02 考察对热传递的理解
【典例2】如图甲所示,把室温下牛奶置于盛有热水的敞口玻璃杯中加热,经过一段时间,牛奶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a是牛奶的温度变化图象
B.热水放出的热量和牛奶吸收的热量一定是相同的
C.当时的室温为20℃
D.牛奶升高的温度和水降低的温度一定相同
答案 C
解析 A、用热水加热凉牛奶时,热水的温度降低,凉牛奶的温度升高,由图乙可知,曲线a应是热水的温度变化图象,曲线b应是牛奶的温度变化图象,故A错误;
B、凉牛奶置于放在室内盛有热水的敞口玻璃杯中加热时,有热量散失到空气中,所以热水放出的热量不等于牛奶吸收的热量,故B错误;
C、常温下的牛奶的温度是20℃,说明室温是20℃,故C正确;
D、根据图可知,牛奶升高的温度和水降低的温度是不同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C。
考法03 考察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典例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水没有内能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C.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D.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内能转移给内能大的物体
答案 C
解析 A、因为物体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任何物体都有内能,0℃的冰仍具有内能,故A说法错误。
B、一个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不一定会升高,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都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B说法错误。
C、物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速度也越快,内能增加,故C说法正确。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内能小的物体,可能温度高,所以它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说法错误。
故选:C。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 已知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互相接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块一定向铅块传热 B.铅块可能向铜块传热
C.接触时,铜块温度更高 D.接触时,铅块温度更高
2. 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不同温度和质量的水,则( )
A.甲容器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大
B.甲容器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的小
C.丙容器中水的内能一定比甲、乙都大
D.甲乙两杯接触,热量可能从乙杯传递到甲杯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一杯0℃的水,下列的做法中,可以判断整杯水的内能比原来增大的是( )
①水结成了冰:②倒出一部分水;③倒入一部分0℃的水;④水的温度升高到10℃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 C.只有③④ D.只有②④
2. 过桥米线是有名的风味小吃,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米线从汤中捞出,温度降低后内能减小
B.米线没等入口,就能闻到米线的香味是分子运动造成的
C.鸡汤温度高,内能大含有的热量多
D.米线放入汤内后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 将一功率为500W的加热器置于装有热水的容器中,加热2min后容器中的水温上升5℃,关闭加热器开关1min后,水温下降1℃,假设散失到周围环境的热量与时间成正比而忽略温差的影响,已知c水=4.2×103J/(kg•℃),则加热水的质量为( )
A.1.0kg B.2.0kg C.3.0kg D.4.0kg
2.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1、表2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1(m1=100g)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30 | 30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6 | 6 |
表2(m2=200g)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8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8 |
(1)分析比较表1中的数据可知,实验时,甲杯水所处的环境温度是 ℃。
(2)表1和表2中时间长短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3)分析比较表1(或表2)中的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一定时, 。
(4)综合分析比较表1和表2中的2、3、4列的数据和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降低相同温度时, 。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4 功率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4 功率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节功率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节功率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节功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节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节滑轮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节滑轮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