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苏科版5 机械效率优秀综合训练题
展开第5课 机械效率
课程标准 | 课标解读 |
1.了解有用功和额外功概念。 2.掌握机械效率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3. 知晓如何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 4.熟练运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计算斜面,滑轮,杠杆等的机械效率。 | 1、通过阅读和学习知晓什么是有用功和额外功。 2、熟知机械效率的概念,懂得如何计算和变式。 3、通过机械效率的公式知晓如何增大或减小机械效率。 4、通过结合与前几节学习的内容,会计算斜面,滑轮,杠杆等的机械效率并能比较其大小。 |
知识点01 有用功和额外功
有用功、额外功及总功
(1)有用功:为了达到人的目的,所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记为W有用.
(2)额外功:并非人所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也叫无用功,记为W额外.
(3)总功:外力对机械所做的功叫做总功,记为W总,W总=W有用+W额外.
注意:①一般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力或重力做的功,都是额外功.
②额外功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自重等所做的功或者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即学即练1】如图用50N的拉力F水平拉着重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移动2m的距离。物体所受摩擦力为80N,则( )
A.总功为320J B.有用功为200J
C.额外功为160J D.机械效率为80%
答案 D
解析 A、使用动滑轮拉力端移动距离s′=2s=2×2m=4m,拉力做的总功W总=Fs′=50N×4m=200J,故A错误;
B、使用动滑轮做的有用功,等于直接拉物体做的功,即W有=fs=80N×2m=160J,故B错误;
C、额外功W额=W总﹣W有=200J﹣160J=40J,故C错误;
D、机械效率η=×100%=×100%=80%,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02 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
(1) 概念:物理学中,将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作机械效率,用表示。
(2)计算公式:%.没有单位,是百分数,介于0到1之间。
(3) 物理意义:表示机械性能的物理量,反映了机械完成的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与是否省力及省力大小无关,与功率大小也无关.
重难点:机械效率的计算,主要分为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两种,难在如何计算W有和W总,如何判断s和h的关系,G物、G动的关系怎样。
① 在竖直方向,W有=Gh;W总=Fs
② 在水平方向,W有=F阻h;W总=Fs
提升同一重物时,动滑轮越多(即越重),越省力,但机械效率越低;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即学即练2】朝鲜族有一种群众喜爱的娱乐跳板,若支点在跳板中央,当体重均为600N的两名运动员从1.5m处由静止下落到跳板一端时,静止于另一端重为450N的女运动员被向上弹起3m高,若不计空气阻力,跳板的机械效率为( )
A.100% B.90% C.75% D.25%
答案 C
解析 两名运动员做的总功为:W总=2G1h1=2×600N×1.5m=1800J;
对女运动员做的有用功:W有=G2h2=450N×3m=1350J;
跳板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75%,故选:C。
知识点03 如何增大和减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增大机械效率
① 增大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在滑轮组许可的条件下,增加每次提升物体的重力.
② 有用功一定时,减小额外功:换用轻质滑轮;滑轮的转轴中加润滑油减小摩擦等.
减小机械效率
③ 减小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在滑轮组许可的条件下,减小每次提升物体的重力.
④ 有用功一定时,增大额外功:增大滑轮的摩擦或自重等。
【即学即练3】如图所示,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不计绳重和摩擦),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
A.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 B.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
C.减小定滑轮的重力 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
答案 D
解析 A、减小提升重物的高度时,绳端移动的距离也变短了,根据η====可知机械效率并不受影响。故A错误;
B、减小被提升物的质量,就减小了重物的重力,不计绳重和摩擦,动滑轮不变,即额外功不变的情况下,有用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降低了。故B错误;
C、不计绳重和摩擦,减小定滑轮重力,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均不受影响,所以机械效率不变。故C错误;
D、减小动滑轮的重力,在提升物体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即有用功不变的情况下,额外功减小了,所以机械效率就提高了,故D正确;
故选:D。
知识点04 机械效率的计算
斜面的机械效率计算
F为沿斜面的拉力,G为物体的重力,s为斜面长,h为斜面高,f为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则其机械效率为%=%=%,因.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竖直方向匀速提升物体)
设有n段绳子吊着动滑轮,动滑轮自重为G动,物体的重力为G,物体升高的距离为h,拉力为F,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s.
则按照%,有下面两种计算方法:
①考虑动滑轮自重、绳重及摩擦
%=%=%(∵s=nh)=%.
②忽略绳重及摩擦,只考虑动滑轮自重
%=%=%=%.
【即学即练4】如图所示,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的过程中,绳的拉力对甲做的功为WAB;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斜面从C点匀速拉至与B等高的D点,在此过程中的拉力对乙做的功为WCD,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把重为G的物体甲从A点竖直向上匀速拉至B点,
则不用机械时,克服物体重力所做功为有用功W有=WAB,
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把重也为G的物体乙沿面从C点匀速拉至B等高的D点,拉力做功为总功,
即W总=WCD,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η==,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考法01 考察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典例1】以下是同学们对机械效率的一些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一定越高
B.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做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
答案 D
解析 A、机械效率的高低与机械是否省力无关,例如:通常情况下定滑轮比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高,但定滑轮不省力,而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故A错误;
B、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大,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所以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不一定越快,故B错误;
C、做功的多少与功率和做功时间有关,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但做功不一定多,故C错误;
D、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做的有用功越多,不知道所做总功的多少,所以机械效率不一定越高,故D正确。
故选:D。
考法0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计算及大小比较
【典例2】将一个定滑轮和挂有一个重60N钩码的动滑轮,分别组装成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种滑轮组.在图甲滑轮组,用大小为36N的竖直向下的拉力F1把钩码匀速提升了0.3m;在图乙滑轮组,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2把钩码匀速提升了0.6m.不计摩擦和绳重.设图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甲,图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乙,则( )
A.η甲>η乙 B.η甲<η乙 C.η甲≈55.5% D.η乙≈83.3%
答案 D
解析 根据图示可知,n甲=2,n乙=3;
由F=(G+G动)可得,G动=2F1﹣G=2×36N﹣60N=12N;
则F2=(G+G动)=×(60N+12N)=24N;
由η===可得,甲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100%=×100%≈83.3%;
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乙=×100%=×100%≈83.3%;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考法03 斜面的机械效率大小计算
【典例3】如图所示,在斜面上将一个重4.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1.8N,斜面长1.2m、高0.3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为有用功,在重物沿斜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所受的拉力与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B.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若斜面变得更粗糙,斜面机械效率会降低一些
C.若将竖立的垫块向左移一些,斜面会变陡一些,斜面机械效率会降低一些
D.提升重物时所做的额外功为0.81J,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37.5%
答案 B
解析 A、在沿斜面拉动重物的过程中,既要克服重物与斜面间的摩擦力,还要克服物体的重力,所以重物所受的拉力与斜面对重物的摩擦力的大小不相等,则二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错误;
D、已知物重G=4.5N,拉力F=1.8N,斜面长s=1.2m,高h=0.3m,
所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5N×0.3m=1.35J,
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为:W总=Fs=1.8N×1.2m=2.16J,
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100%=×100%=62.5%,故D错误。
B、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若斜面变得更粗糙,所做的额外功更多,斜面机械效率会降低,故B正确;
C、将竖立的垫块向左移一些,斜面会变陡,斜面的长度不变,斜面的高度增加,用斜面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增加,斜面越陡,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会减小,所以摩擦力会减小,克服摩擦力做的额外功就会减小,有用功增加,此时的机械效率会提高,故C错误;
故选:B。
题组A 基础过关练
1. 用四只完全相同的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不计绳子与滑轮的摩擦,则( )
A.甲较费力但机械效率比乙高
B.乙较省力且机械效率比甲高
C.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不同,机械效率相同
D.两个滑轮组省力程度相同,机械效率不同
2. 某人用25N的拉力将100N的物体匀速拉上长5m、高1m的斜面顶端,设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则( )
A.η=80%,f=5N B.η=80%,f=25N
C.η=20%,f=5N D.η=20%,f=25N
题组B 能力提升练
1. 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内分别将A、B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甲<η乙(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B.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
C.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
D.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
2. 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若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看作有用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作用
B.做的有用功是40 J
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 N
题组C 培优拔尖练
1. 如图所示,用相同的滑轮安装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用FA、FB匀速提升重力为GA、GB的 A、B两个物体。物体提升相同高度,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若GA=GB,则η甲>η乙 B.若FA=FB,则η甲<η乙
C.若GA<GB,则FA>FB D.若FA>FB,则GA<GB
2. 如图,斜面长s=1.2m、高h=0.3m,某人用拉力F=5N将重G=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缓慢的拉到顶端,若拉力的功率P=3W,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总功为4.8J
B.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4.8J
C.斜面的机械效率为100%
D.物体由斜面底端运动到项端用时3s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4 功率精品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4 功率精品课时作业,文件包含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节功率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4节功率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3 功优秀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节功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3节功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精品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2 滑轮精品课时练习,文件包含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节滑轮讲义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2节滑轮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