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
展开第二单元 友谊的天空
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
第一框 和朋友在一起
一、教学内容分析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我与他人与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和成人交往,体会交往与友谊对生命成长的意义;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建立同学间的真诚友谊。
2.教材解析
本节课是全书第二单元开篇的第一课,旨在帮助同学认识友谊的珍贵,引导学生探寻友谊的真谛,缔结真挚的友谊。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和独立性逐步增强,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机会越来越多,与现实社会的接触范围越来越大,程度越来越深。学生走进感性的社会交往生活,在交友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友善素养,是其身心健康发展和顺利社会化的基本要求,可以为其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本节课选用典型生动、具有教育意义的案例,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友谊的力量,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友谊观,通过辩论等形式让学生探讨复杂交友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处理友谊问题的正确方法。
三、教学思想
《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道德教育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道德与法治课程强调面向学生的真实生活,就要直面问题,突出问题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种活动型课程,就要通过活动把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在活动中学习道德和法治规范。在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方法指引、策略探究等方式开展学习活动,在感悟生活中认识自我、认识与他人的关系,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学会判断,学会鉴别,学会不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培育学会核心素养。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分析自己朋友圈的变化,明白自己的交友情况,意识到交友的深度和广度会随着自己的成长而不断变化;
2.通过自己朋友力量的分享,懂得朋友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了解友谊的积极作用,培育健全人格,学会处理与他人、集体的关系,学会互爱互助,真诚友善,相互帮助,相处支持;
3.通过名人名言的讨论分析,树立法治意识,能够清楚交友中也要养成守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正视朋友圈的变化
难点:感受友谊的力量。
六、课程资源
调查问卷
七、教学方法与工具
1.教学方法:案例分析、互动探究、合作探究
2.工具和准备:问卷星调查问卷、视频文字资料、多媒体设备、PPT
八、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 | 1.出示调查结果
2.提问:在这几个情境中,同伴这个对象被选择的频率最高,这是什么呢?
| 回答问题
随机交流
| 本环节旨在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通过回答问题,了解朋友的重要性,引出和朋友在一起的学习主题。 |
绘制我的朋友圈 | 1.组织学生在地图上绘制“我的朋友圈。
2.请仔细观察“我的朋友圈”,提问问题: 在幼儿园、小学、初中三个不同时段,有什么变化? (年龄、性别、地域、与你的空间距离等) | 绘制“我的朋友圈”
思考回答 | 本环节以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通过观察分析我们绘制的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我的朋友圈”,可以看出每个人的交友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变化,我们也要学会正视和朋友在一起的这些问题与烦恼,积极交友。
|
发现朋友的影响力 | 1.组织完成发现朋友的影响力活动,邀请同学展示并分享他的朋友圈、影响力。 2.提问问题①: 这些朋友在哪些方面影响了你? 提问问题②: 你觉得这种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提问问题③: 我们应该怎么调节自己的朋友圈? | 分享交流
1.完成朋友圈影响力的活动 2.贴上☆,一颗星代表一级影响力。 3.展示并分享。
| 本环节,通过完成、呈现同学们朋友圈及影响力的作品以及交流分享,让学生们可以直观的感受到朋友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我们要学会判断朋友带给我们的影响力,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朋友圈。 |
畅想朋友圈的发展 | 1.出示管鲍之交、马克思恩格斯的故事; 2.连线老师、家长听听他们的朋友圈故事
3.提问问题: 他们的交友给我们带来什么启发启示?
4.请同学们畅想自己未来的朋友圈变化。
| 随机交流
完成绘制并分享
| 本环节结合真实的中外、古今、身边友谊真实经典案例,利用校内外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力量引领学生意识到我们要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通过畅想朋友圈的发展之路,让学生将与何种朋友在一起这个问题上升为理性认识,学会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去发展美好的友谊。 |
小结 | 有人说:“能结交到亲密的朋友是一种幸福,而拥有一个对自己有深刻而良好的朋友则是人生的幸运。”不管是幸福还是幸运,我们都要意识到朋友是我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陪伴了我们的成长,我们要结交正直、诚信的朋友,丰富自己生活的美好。 |
九、教学评价
(一) 课堂表现评价
维度 | 等级 | |
1. | 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 | □优□良□合格□须努力 |
2. | 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 □优□良□合格□须努力 |
3. | 准备表达自己的观念,并能提供理论依据 | □优□良□合格□须努力 |
4. | 对朋友圈的变化能够准确记录描述 | □优□良□合格□须努力 |
5. | 对友谊的力量能够有深入的理解 | □优□良□合格□须努力 |
6. | 表达清晰、流畅、有感染力 | □优□良□合格□须努力 |
小组评语: |
(二) 作业评价
维度 | 分值(100分)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
1. | 有效提取案例关键信息 | 15 |
|
|
|
2. | 依据学科知识,分析案例 | 20 |
|
|
|
3. | 结合学科知识与案例,形成明确观点 | 20 |
|
|
|
4. | 观看视频能够组织有效语言回答问题 | 20 |
|
|
|
5. | 分工有序,团队合作 | 15 |
|
|
|
6. | 特色(理由呈现在评语中) | 10 |
|
|
|
| 注:评分权重——自评25%,互评35%,师评40% |
|
|
|
|
小组评语: |
|
|
| ||
老师评语: |
|
|
|
十、课后作业
拓展性作业:
在绘制我的朋友圈活动中,很多同学写到自己的朋友是来自于网络,请同学们课后设计一份中学生网上交友的调查报告(包括中学生网上交友的普遍程度、网上交友的动机、网上交友的标准、方式及时间等),并开展调查。
板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和朋友在一起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的朋友圈,友谊的力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思品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和朋友在一起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