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
展开高一年级组数学集体修正研讨案(共案)
主备人
欧阳佳佳
年级
高一
活动时间
2023年 2月20日
活动地点
高一年级备课室
课题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6.2.1向量的加法运算
6.2.2向量的减法
6.2.3向量的数乘运算
6.2.4向量的数量积
课时
5课时
参与研讨人员
高芳芳,汤超男,欧阳佳佳,胡媛
课题
6.1平面向量的概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相关概念;
2.掌握向量的表示方法,理解向量的模的概念;
3.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以及共线向量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方法学习向量与其几何表示的过程,体验对比理解向量基本概念的简易性,从而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感受向量的概念方法源于现实世界,从而进一步增加学习数学的热情,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面向量及其相关概念,并且能够掌握平面向量的几何表示。
教学难点:平行向量、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的概念及它们的区别。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预习教材P2-P4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向量是如何定义的?向量与数量有什么区别?
2.怎样表示向量?向量的相关概念有哪些?
3.两个向量(向量的模)能否比较大小?
4.如何判断相等向量或共线向量?向量与向量是相等向量吗?
(二)探索新知,整体认知
1.向量的相关概念
例1:给出下列命题:
①若=,则A,B,C,D四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②在▱ABCD中,一定有=;
③若a=b,b=c,则a=c.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
解析:=,A,B,C,D四点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①不正确;在▱ABCD中,||=||,与平行且方向相同,故=,故②正确;a=b,则|a|=|b|,且a与b的方向相同;b=c,则|b|=|c|,且b与c的方向相同,则a与c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a=c,故③正确.
答案:②③
教师小结
(1)判断一个量是否为向量的两个关键条件
①有大小;②有方向.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理解零向量和单位向量应注意的问题
①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所有的零向量都相等;
②单位向量不一定相等,易忽略向量的方向.
2.向量的表示
例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纸上(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用直尺和圆规画出下列向量:
(1),使||=4,点A在点O北偏东45°方向上;
(2),使||=4,点B在点A正东方向上;
(3),使||=6,点C在点B北偏东30°方向上.
解:(1)由于点A在点O北偏东45°方向上,所以在坐标纸上点A距点O的横向小方格数与纵向小方格数相等.又||=4,小方格的边长为1,所以点A距点O的横向小方格数与纵向小方格数都为4,于是点A的位置可以确定,画出向量,如图所示.
(2)由于点B在点A正东方向上,且||=4,所以在坐标纸上点B距点A的横向小方格数为4,纵向小方格数为0,于是点B的位置可以确定,画出向量,如图所示.
(3)由于点C在点B北偏东30°方向上,且||=6,依据勾股定理可得,在坐标纸上点C距点B的横向小方格数为3,纵向小方格数为3≈5.2,于是点C的位置可以确定,画出向量,如图所示.
教师小结:
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的步骤
(三)初步应用,理论迁移
例3:如图所示,O是正六边形ABCDEF的中心,且=a,=b,在每两点所确定的向量中.
(1)与a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有哪些?
(2)与a共线的向量有哪些?
解:(1)与a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有,,,.
(2)与a共线的向量有,,,,,,,,.
互动探究:
(1)变条件、变问法:本例中若=c,其他条件不变,试分别写出与a,b,c相等的向量.
解:与a相等的向量有,,;与b相等的向量有,,;与c相等的向量有,,.
(2)变问法:本例条件不变,与共线的向量有哪些?
解:与共线的向量有,,,,,,,,.
教师小结
共线向量与相等向量的判断
(1)如果两个向量所在的直线平行或重合,那么这两个向量是共线向量.
(2)共线向量不一定是相等向量,但相等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3)非零向量的共线具有传递性,即向量a,b,c为非零向量,若a∥b,b∥c,则可推出a∥c.
注意:对于共线向量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断,要注意直线平行或重合两种情况.
(四)课堂练习,及时反馈
1.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图中与平行的向量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解析:选C.图中与平行的向量为,,共3个.
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①若a∥b且|a|=|b|,则a=b;
②若a=b,则a∥b且|a|=|b|;
③若a与b方向相同且|a|=|b|,则a=b;
④若a≠b,则a与b方向相反且|a|≠|b|.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选B.两个向量相等需同向等长,反之也成立,故①错误,a,b可能反向;②③正确;④两向量不相等,可能是不同向或者长度不相等或者不同向且长度不相等.
3.已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在以O,A,B,C,D这5点中任意一点为起点,另一点为终点的所有向量中,写出:
(1)与相等的向量;
(2)与长度相等的向量;
(3)与共线的向量.
解: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1)易知BC∥AD,BC=AD,
所以与相等的向量为.
(2)由O是正方形ABCD对角线的交点知OB=OD=OA=OC,
所以与长度相等的向量为,,,,,,.
(3)与共线的向量为,,.
(五)梳理小结,深化理解
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1)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有向线段
①定义:具有方向的线段.
②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③表示:在有向线段的终点处画上箭头表示它的方向.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作.
④长度:线段AB的长度也叫做有向线段的长度,记作||.
(3)向量的表示
2.向量的有关概念
(1)向量的模(长度):向量的大小,称为向量的长度(或称模),记作||.
(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0.
(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
3.两个向量间的关系
(1)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若a,b是平行向量,记作a∥b.
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即对任意向量a,都有0∥a.
(2)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若a,b是相等向量,记作a=b.
点拨:
(1)平行向量也称为共线向量,两个概念没有区别.
(2)共线向量所在直线可以平行,与平面几何中的共线不同.
(3)平行向量可以共线,与平面几何中的直线平行不同.
(六)布置作业,深入研究
教材第4页练习第1-4题。
板书设计
1.向量的概念及表示
概念: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
2.向量的有关概念
3.两个向量间的关系
6.1 平面向量的概念
课件展示
例1
练习
教学反思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a href="/sx/tb_c400029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a>,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目标】,【单元知识结构框架】,【学情分析】,【教学设计思路/过程】,【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成果自我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案设计,共4页。
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A版 (2019)必修 第二册6.1 平面向量的概念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新课学习,概念形成,应用举例,归纳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