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2017)科学一年级上册 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教案+练习+素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5210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获奖ppt课件
展开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学设计
课题 | 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 | 单元 | 2 | 学科 | 科学 | 年级 | 1 |
学习 目标 | 科学概念目标 1、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 3、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4、测量需要让标准单位的物体首尾相连,需要统一起点、终点。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使用多种标准物完成测量任务。 2、能运用数字描述测量结果。 3、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 1、逐步适应使用多种测量工具和测量单位。 2、逐步形成记录数据的意识与习惯。 3、愿意关注和客观看待他人的测量结果。 | ||||||
重点 | 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 ||||||
难点 | 尝试以图表的形式组织信息和整理测量结果。 |
教学过程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导入新课 |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知识: 1、怎样用手测量桌子的高度? 归纳: ①剪一条和桌子一样高的纸带。 ②用相同的手指一拃一拃地量。 2、用手测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明确: 首尾相连;排成直线。 3、用手测量会出现什么结果? 归纳: 每人一拃长度不同,导致测量结果不同,不能真实反应桌子高度。 4、过渡 我们能不能利用具有固定长度的物体来代替手来进行测量? | 回顾上节课知识,回答老师问题 |
用手测量的方法本节课还会涉及运用
找出用手测量的不足,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
讲授新课 | 一、用物体测量桌子和书 (一)选择物体 1、出示可供选择的测量物 (即测量单位的物体):回形针、小棒、橡皮、小立方体。 2、每小组选两种物体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和书的长度。选择的两种物体,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记录表上画 “√”。 3、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二)用物体测量 1、用物体怎么测量? 明确: 确定起点和终点,首尾相连,排成直线。 2、温馨提示 测量桌子高度时可以利用第3课的测量纸带。 3、测量结果怎么记录? 4、找几位同学用不同的物体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观察他们做得是否符合要求。 5、讨论 选择橡皮作为测量工具,我们是用它的长来测量,还是用它的宽来测量? 明确: 6、测量完后,每组选一名同学将数据写在黑板上的班级记录表里。 二、研讨 1、怎样观察班级记录? 方法指导与思考: 横看: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 竖看: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 明确: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不可比较。 2、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为什么不一样? 归纳: 不同物体,它们的长度不同,测量的结果自然不同,也就无法比较。 3、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有什么优缺点?学生只要回答有道理即可肯定。 4、观察纸带正面和反面,说说用物体和用手来测量,哪个更准确?学生回答有理即可肯定。 三、课堂练习 1、观察桌面的长度和书的长度,说说哪个更长? 2、看一看图中的操作方式对不对?如果错误,错在哪里? 3、看图排列测量顺序( ) 四、拓展提高 选择小立方体做测量工具有怎样的优势? 明确: ①小立方体的每一条边相等,可重叠组合,可测长度,也便于测量高度;②每十个小立方体一组还便于计数。 五、作业布置 选择一种合适的物体做测量工具,测量一下自己卧室的长度和宽度,用画图的形式记录下来。 |
选物体,填手册 各抒己见
根据上节课相关测量方法回答
认真听
每组选一位代表上台演示
讨论交流
填写测量数据
观察比较
讨论回答
结合自己的测量体验回答
观察回答
观察回答:无法比较,因为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不一样。
看图指出错误所在
排序
讨论交流
|
不同的物体可以作为标准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掌握测量要领
学会记录方法
不同的工具可用来测量物体,长的工具便于测量长的物体。
通过研讨进一步明白标准单位的测量比非标准单位的测量能产生更为一致和可比较的结果,便于信息的交流。
课堂检测
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巩固课堂知识 |
课堂小结 |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用不同物体来测量。当用同一物体作为标准物进行测量时,由于测量单位的长度不随意改变,能测量出被测物体的长度,且比用手量更准确。同时也发现,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时,由于每种物体长度都不同,导致测量的结果都不一样,不能比较出被测物体的长短。 |
| 总结课堂 |
板书 |
|
| 板书设计 |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授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tuǒ,选择两种物体,测量书长度的数据,你有什么发现,测量桌面长度的数据,测量桌子高度的数据,纵向分析测量的数据,练一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作业ppt课件,共1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快乐做一做,快乐填一填,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优秀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一年级上册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优秀课件ppt,文件包含教科版1上科学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课件pptx、教科版1上科学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教案docx、教科版1上科学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学习任务单docx、教科版1上科学2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练习docx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