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优秀练习题
展开第12周 基本营养物质
课标要点 | (1)通过葡萄糖和淀粉的组成、结构和性质,认识糖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并能根据糖类物质的主要性质进行简单说明。 (2)通过认识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性质及应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的密切联系。 重点:葡萄糖、淀粉、蛋白质和油脂的主要性质。 难点:葡萄糖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
(限时:50分钟 满分8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糖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都符合通式Cn(H2O)m
B.符合通式Cn(H2O)m的都是糖类
C.纤维素没有甜味,不属于糖类,糖类都有甜味
D.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六大类营养素之一
【答案】D
【解析】A.不符合Cn(H2O)m这一通式的物质也可能属于糖类,如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A错误;
B.糖类俗称碳水化合物,大都可用Cn(H2O)m来表示,但符合这一通式的不一定都是糖,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C2(H2O)2]等,B错误;
C.纤维素没有甜味,但属于糖类,糖不一定有甜味,如多糖:淀粉、纤维素,C错误;
D.人体的六大营养物质是:水、无机盐、蛋白质、油脂、糖类和维生素,糖类是人类维持生命的营养素之一,D正确;
答案选D。
2.下列关于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还原性糖 B.蔗糖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D.糖都能水解
【答案】A
【解析】A.葡萄糖是多羟基醛,具有还原性,因此属于还原性糖,A正确;
B.蔗糖是二糖,水解产生一分子葡萄糖,一分子果糖,因此水解产物不都是葡萄糖,B错误;
C.淀粉和纤维素分子式都写为(C6H10O5)n,但由于分子中含有的单糖单元数目不同,因此二者的分子式不同,所以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C错误;
D.单糖不能水解,而二糖及多糖则能水解,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3.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很多地方至今仍用传统工艺来制作米酒。家酿米酒的转化过程为( )
A.淀粉→蔗糖→葡萄糖→酒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
C.淀粉→麦芽糖→果糖→酒
D.淀粉→蔗糖→果糖→酒
【答案】B
【解析】家酿米酒是以淀粉类物质为原料在酶的作用下逐步转化而成:淀粉麦芽糖葡萄糖酒(乙醇)。
4.对于蔗糖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蔗糖是最重要的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二倍
B.纯净的蔗糖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微热,不发生银镜反应
C.在蔗糖与稀硫酸共热后的溶液中滴加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看不到有银镜生成
D.在蔗糖里加入浓硫酸,可观察到蔗糖变黑,并有泡沫出现
【答案】A
【解析】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很明显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不是葡萄糖的二倍;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银镜反应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蔗糖里加入浓硫酸会使蔗糖脱水炭化,并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气体。
5.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淀粉液水解液遇碘水溶液不变蓝,加溶液调至碱性所得中和液砖红色沉淀。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淀粉尚有部分未水解 B.淀粉已完全水解
C.淀粉没有水解 D.淀粉已发生水解,但不知是否完全水解
【答案】B
【解析】取淀粉液在稀硫酸中加热后的水解液,滴加碘水,发现不变蓝色,说明无淀粉(或淀粉水解完全);再取水解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pH至碱性,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有葡萄糖生成,说明淀粉水解产生了葡萄糖;结合以上分析可知,淀粉已经水解完全,B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为B。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是由许多单糖混合而成的
B.蔗糖是重要的双糖,它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的2倍
C.蔗糖、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D.含葡萄糖1 mol的水溶液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2.5 mol H2
【答案】B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是多糖,它们是由许多单糖缩聚而成的,故A错;蔗糖的水解产物是果糖和葡萄糖,故C错;葡萄糖溶液中的水也与Na反应生成H2,故D错。
7.下列关于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而其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方案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④③
B.验证蔗糖属于非还原性糖的操作顺序:③⑤
C.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④⑤
D.验证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的操作顺序:①②④⑤
【答案】D
【解析】A.证明蔗糖为非还原性糖,即证明蔗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应为④⑤的操作顺序,A不符合题意;
B.根据A选项可知应为④⑤的操作顺序,B不符合题意;
C.证明蔗糖的水解产物应先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再加入NaOH中和H2SO4至溶液呈碱性,再用银氨溶液检验,故操作顺序应为①②④⑤,C不符合题意;
D.根据C选项可知操作顺序应为①②④⑤,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8.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难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油脂和水的混合物
B.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褪色
【答案】D
【解析】A.油脂属于酯,难溶于水,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油脂和水的混合物,A正确;
B.天然油脂的R基不同,天然油脂都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熔、沸点,B正确;
C.油脂全称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属于酯类,C正确;
D.有的油脂含有不饱和碳碳双键(如植物油),能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也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D不正确;
答案选D。
9.可以判断油脂的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
A.反应后的液体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B.反应后的液体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色
C.反应后静置,液体分为两层
D.反应后静置,液体不分层
【答案】D
【解析】皂化反应是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产物是甘油和高级脂肪酸盐,产物都溶于水,水解完成后静置,液体不再分层,C错误,D正确;反应前后溶液都显碱性,A、B错误。
10.下列有关蛋白质的性质描述说法错误的是
A.棉被和蚕丝被的主要材质均为高分子
B.从牛奶中可以提取酪素,用来制作塑料
C.消毒过程中细菌蛋白质发生了水解
D.在鸡蛋清溶液中分别加入饱和Na2SO4、CuSO4溶液,都会产生沉淀,但原理不同
【答案】C
【解析】A.棉被和蚕丝被的主要材质分别是纤维素、蛋白质,二者均为高分子,A正确;
B.酪素由酪蛋白水解得到,故从牛奶中可以提取酪素,用来制作塑料,B正确;
C.消毒过程是蛋白质发生了变性,而不是水解,C错误;
D.鸡蛋白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使蛋白质的溶解性降低而析出,加入CuSO4溶液使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析出,原理不同,D正确。
故选:C。
11.有关下列水解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
B.可用单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多种多肽
D.纤维素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答案】C
【解析】A.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可得到丙三醇和高级脂肪酸,A正确;
B.淀粉遇到碘,显蓝色,可用碘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B正确;
C.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C错误;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D正确;
答案选C。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B.人体摄入的油脂、淀粉、葡萄糖、蛋白质必须经过水解才能吸收
C.利用乙酸乙酯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来制取肥皂
D.加热、紫外线、酒精、福尔马林、饱和硫酸钠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具有可逆性
【答案】A
【解析】A.若淀粉水解完全,则加入碘水后不变蓝,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故A正确;
B.人体摄入的油脂、淀粉、蛋白质必须经过水解才能吸收,但葡萄糖不需要水解即可被人体吸收利用,故B错误;
C.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又称皂化反应,用于制取肥皂,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而乙酸乙酯的碱性水解不能生成高级脂肪酸盐,不能用于制取肥皂,故C错误;
D.加热、紫外线、酒精、福尔马林都会使蛋白质发生变性,不可逆,饱和硫酸钠溶液会使蛋白质发生盐析,具有可逆性,故D错误;
故选A。
13.现有淀粉溶液、蛋清、葡萄糖溶液,区别它们时,试剂和对应现象如下:试剂:①新制Cu(OH)2悬浊液、②碘水、③浓硝酸;现象:a.变蓝色、b.砖红色沉淀、c.变黄色。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②—a、①—c、③—b B.③—a、②—c、①—b
C.②—a、③—c、①—b D.②—c、③—a、①—b
【答案】C
【解析】淀粉溶液遇碘变蓝,可用碘水鉴别,因此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②-a;蛋清为蛋白质,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因此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③-c;葡萄糖溶液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试剂和对应现象为:①-b,答案选C。
14.下列营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变化及其对人的生命活动所起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中的糖类、油脂和蛋白质都能为人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淀粉和纤维素葡萄糖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C.油脂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O2和H2O(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D.蛋白质氨基酸人体所需的蛋白质(人体生长发育、新陈代谢)
【答案】B
【解析】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15.核糖是合成核酸的重要原料,其结构简式为CH2OH(CHOH)3CHO,下列关于核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与葡萄糖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
B.可以与银氨溶液作用形成银镜,也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1 mol核糖最多可以和4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D.核糖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产物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答案】D
【解析】A.核糖与葡萄糖分子式不同,含有的羟基数也不同,因此既不是同分异构体,也不是同系物,A正确;
B.分子结构中含有醇羟基和醛基,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正确;
C.在核糖分子中含有4个醇羟基,因此1 mol核糖可以和4 mol乙酸发生酯化反应,C正确;
D.核糖和氢气加成的产物为醇,分子中没有羧基,不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项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6.大米小麦是一种富含淀粉的农作物。现按以下路径对农作物米麦进行转化利用:
已知E是一种具有香味的液体。
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C和D转化为E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
(3)有机物C还可以通过乙烯直接合成,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不要求注明反应条件)反应类型: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A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B在酸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
c.D不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d.E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羟基、醛基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加成反应 ad
【分析】大米、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为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详解】(1) B是葡萄糖,结构简式是CH2OH - CHOH - CHOH - CHOH - CHOH – CHO,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醛基;
(2) C是乙醇、D是乙酸,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3)乙烯直接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乙醇,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a.A是淀粉,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a正确; b.B是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在碱性、加热条件下,能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故b错误;c.D是乙酸,乙酸能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发生中和反应,故c错误; d.E是乙酸乙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属于取代反应,故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涉及糖、醇、羧酸性质与转化,明确各物质的结构和含有官能团是解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银镜反应的条件。
17.为了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某同学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方案,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方案A:淀粉溶液水解液溶液变为蓝色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B:淀粉溶液水解液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结论:淀粉完全没有水解
方案C:淀粉溶液水解液中和液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根据上述操作及现象首先回答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如果三个方案均不合理,请另设计一个方案来证明淀粉已经水解完全。
(1)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只是部分发生水解,未水解的淀粉遇碘也会变为蓝色
(2)结论不正确。如果淀粉已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但由于水解液没有用NaOH溶液中和,加入的新制Cu(OH)2会与硫酸反应,从而无法氧化葡萄糖,也就无砖红色沉淀生成
(3)结论不正确。该实验只能证实淀粉已经发生水解,但无法证明是否水解完全
【解析】证明淀粉未水解的关键是用实验证明没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生成;证明淀粉部分水解的关键是既要用实验证明有水解产物葡萄糖生成,还要用实验证明仍有未水解的淀粉存在;证明淀粉水解完全的关键是要用实验证明淀粉已不存在。淀粉水解的条件是在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并加热,而证明水解产物葡萄糖无论用新制的Cu(OH)2还是银氨溶液都必须在碱性环境中才能进行,所以在加鉴别试剂前必须用NaOH溶液中和硫酸,在审题时必须十分关注有无此步骤。
18.有机化合物与人类的生活、健康密不可分,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紊乱导致的代谢紊乱综合症,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长期摄入高糖食品和缺少运动都易导致糖尿病。
(1)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C6H12O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葡萄糖属于碳水化合物,其分子式可表示为C6(H2O)6,则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6个H2O
b.糖尿病人尿糖高,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来检测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
c.葡萄糖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2)木糖醇[CH2OH(CHOH)3CH2OH]是一种甜味剂,糖尿病人食用后血糖不会升高,请预测木糖醇的一种化学性质:___________。
(3)糖尿病人宜多吃蔬菜和豆类食品等低糖食物,蔬菜中富含维生素,豆类食品中富含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蛋白质都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且都不溶于水
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时,可以吃熟鸡蛋、生牛奶等解救
c.人体内不含纤维素水解酶,人不能消化纤维素,因此蔬菜中的纤维素对人没有用处
d.用天然彩棉和丝织品均不可用加酶洗衣粉洗涤
(4)在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
a.用燃烧法鉴别毛织品和棉织品、合成纤维和羊毛
b.用纯碱洗涤锅盖上的油渍
c.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
d.用淀粉溶液鉴别加碘盐与非加碘盐
(5)淀粉溶液和蛋白质溶液都是胶体,用一束光通过其溶液,都有___________ ,若检验它们可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
【答案】(1)a
(2)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或其他合理的答案)
(3)abcd
(4)d
(5) 丁达尔效应 碘水
【解析】(1)a.葡萄糖分子中不含水,a错误;b.葡萄糖在碱性条件下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可用于检测糖尿病病人尿液中的葡萄糖,b正确;c.葡萄糖是人体的供能物质,可为人体提供能量,c正确;d.淀粉、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d正确;答案选a。
(2)木糖醇结构中含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氧化反应、与金属钠反应等。
(3)a.蛋白质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但有些蛋白质溶于水,a错误;b.误服可溶性重金属盐时,可以吃生鸡蛋、生牛奶等解救,熟鸡蛋的蛋清已经变性,不能解救,b错误;c.纤维素虽然不能被人消化,但可以促进肠胃的蠕动,加强消化和排泄,c错误;d.天然彩棉的成分是纤维素,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丝织品的成分是蛋白质,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d错误;答案选abcd。
(4)a.毛织品和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气味,棉织品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灼烧会有烧纸气味,合成纤维灼烧会有特殊气味,a正确;b.纯碱水解使溶液呈碱性,油渍在碱性条件下可水解,b正确;c.白酒中有乙醇,米醋中含乙酸,乙醇和乙酸气味不同,因此可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米醋,c正确;d.加碘盐中含的是碘酸钾,不是碘单质,用淀粉溶液无法鉴别加碘盐与非加碘盐,d错误;答案选d。
(5)当一束光线透过胶体,从垂直入射光方向可以观察到胶体里出现的一条光亮的“通路”,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没有这个性质,因此可用碘水检验。
19.大豆和鸡蛋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由大豆和鸡蛋配制出来的菜肴很多,它是人体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补品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所吃的豆腐是一种_______。
A.蛋白质凝胶 B.纯蛋白质 C.脂肪 D.淀粉
(2)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醋酸铅溶液,现象为_______,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_______,滴加一定量的浓硝酸并微热,现象为_______,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简便方法是_______(填序号)。
①滴加稀硝酸 ②滴加浓硫酸 ③滴加酒精 ④火焰上灼烧
(3)请以甘氨酸( )为例,写出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4)市场上有一种加酶洗衣粉,即在洗衣粉中加入少量的碱性蛋白酶,它的催化活性很强,衣服的汗渍、血液及人体排放的蛋白质油渍遇到它,皆能水解除去。下列衣料中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_______。
①棉织品②毛织品③腈纶织品④蚕丝织品⑤涤纶织品⑥绵纶织品
(5)体育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常用药剂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27℃)对受伤部位进行局部冷却麻醉处理,工业上制取氯乙烷有两种方案:
a.CH3CH3+Cl2CH3CH2Cl+HCl
b.CH2=CH2+HClCH3—CH2Cl
你认为制备氯乙烷的最好方案为_______(填“a”或“b”)。
【答案】(1)A
(2) 产生白色沉淀 蛋白质的变性 鸡蛋白变黄 ④
(3) +NaOH→+H2O
(4)②④
(5)b
【解析】(1)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石膏,能使豆浆凝结成豆腐,所以豆腐是一种蛋白质凝胶,故答案为A。
(2)向鸡蛋清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的醋酸铅溶液,即蛋白质中加入重金属离子,发生蛋白质的变性,现象为产生白色沉淀;滴加一定量的浓硝酸并微热,即蛋白质中加入浓硝酸,发生蛋白质的颜色反应,现象为鸡蛋白变黄;为了鉴别某白色纺织品的成分是蚕丝还是“人造丝”,通常选用的简便方法是在火焰上灼烧,因蚕丝的成分为蛋白质,灼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人造丝”没有,故选④。
(3)甘氨酸中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OH→+H2O。
(4)加酶洗衣粉,能将衣服上的汗渍、血迹和人体排放的蛋白质分解而除去,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的制品就不能用加酶洗衣粉。①棉织品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②毛织品和④蚕丝织品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③腈纶织品⑤涤纶织品⑥锦纶织品的主要成分是合成纤维,这说明毛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在酶存在下能水解,故不能使用加酶洗衣粉。故选②④。
(5)a方案中CH3CH3和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反应产物中除CH3CH2Cl和HCl外,还有很多副产物,产物不纯,产率低;b方案中CH2=CH2和HCl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成反应,产物中只有CH3CH2Cl,产品纯度高、产率高。
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必修 第二册第三节 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6周化学品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解析版docx、第16周化学品环境保护与绿色化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二册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精品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第15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解析版docx、第15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优秀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第三节 乙醇与乙酸优秀课堂检测,文件包含第11周乙醇与乙酸解析版docx、第11周乙醇与乙酸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