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浙教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解析版).docx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原卷版)第1页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原卷版)第2页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原卷版)第3页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解析版)第1页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解析版)第2页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解析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浙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八年级数学上册常考点微专题提分精练(浙教版),文件包含专题16HL证全等培优解析版docx、专题16HL证全等培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6 HL证全等培优
    1.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D,过点D作DF⊥BC,DG⊥AB,垂足分别为F、G.若BG=4,AC=5,则△ABC的周长是(       )

    A.12 B.13 C.14 D.15
    【答案】B
    【分析】连接AD、DC.证明Rt△DGA≌Rt△DFC(HL),Rt△BDG≌Rt△BDF(HL),得出AG=CF,BG=BF.则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连接AD、DC.
    ∵BD平分∠ABC,DG⊥AB,DF⊥BC,
    ∴DG=DF.
    ∵D在AC的中垂线上,
    ∴DA=DC.
    在Rt△DGA与Rt△DFC中,
    ∵DG=DF,DA=DC,
    ∴Rt△DGA≌Rt△DFC(HL).
    ∴AG=CF,
    ∵DG=DF,BD=BD,
    ∴Rt△BDG≌Rt△BDF(HL).
    ∴BG=BF.又∵AG=CF,
    ∴△ABC的周长=AB+BC+AC=BG-AG+BF+FC+AC=2BG+AC=2×4+5=13,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如图,在中,,平分,,点在上,且,若,,则的长为(     )

    A. B. C. D.
    【答案】C
    【分析】由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DE=DC,再由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分别证明≌,≌,由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分别得出AE、BE的长度,即可得出AB的长度.
    【详解】,,
    AC=4,
    平分,,,
    DC=CE,
    在Rt与Rt中,

    ≌,
    AE=AC=4,
    在Rt与Rt中,

    ≌,
    BE=CF=1,
    AB=AE+BE=4+1=5.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与性质,熟记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
    3.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垂足为F,DE=DG,△ADG和△AED的面积分别为56和32,则△EDF的面积为( )

    A.10 B.11 C.12 D.不能确定
    【答案】C
    【分析】过点D作DH⊥AC于H,根据角平分线上的性质定理可得DF=DH,然后利用“HL”证明Rt△DEF和Rt△DGH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可得S△EDF=S△GDH,设面积为S,然后根据S△ADF=S△ADH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如图,过点D作DH⊥AC于H,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F⊥AB,
    ∴DF=DH,
    在Rt△DEF和Rt△DGH中,

    ∴Rt△DEF≌Rt△DGH(HL),
    ∴S△EDF=S△GDH,设面积为S,
    在Rt△ADF和Rt△ADH中,

    Rt△ADF≌Rt△ADH(HL),
    ∴S△ADF=S△ADH,
    即32+S=56−S,
    解得S=1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以及用HL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由全等三角形面积相等得到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如图,已知正方形的边长为2,点E是正方形的边上的一点,点A关于的对称点为F,若,则的长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延长EF交CD于M,连接BM,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AB=BC,∠A=∠BCD=90°,由折叠的性质得到∠BFE=∠BFM=90°,通过Rt△BFM≌Rt△BCM,于是得到MF=MC.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MFC=∠MCF,由余角的性质得到∠MFD=∠MDF,于是求得MF=MD,得MF=MD=MC=1,AE=EF=x,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如图,延长EF交CD于M,连接BM,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A=∠BCD=90°,
    ∵点A关于直线BE的对称点为F,
    ∴∠BFE=∠BFM=90°,AB=BF=BC
    在Rt△BFM与Rt△BCM中,

    ∴Rt△BFM≌Rt△BCM(HL),
    ∴MF=MC,
    ∴∠MFC=∠MCF,
    ∵∠MFC+∠DFM=90°,∠MCF+∠FDM=90°,
    ∴∠MFD=∠MDF,
    ∴MD=MF=MC,
    ∵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2,
    ∴MF=MC=DM=1,
    设AE=EF=x,
    ∵DE2+DM2=EM2,
    即(2-x)2+12=(x+1)2,
    解得:x=.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正确的作出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是边CD的中点,沿AE所在的直线折叠△ADE,落在矩形内部得到△AFE,延长AF交BC边于点G,若=,则的值为_________.

    【答案】
    【分析】连接GE,证明,得,设,表示出,,,,的长度,再由勾股定理得的长度,即可得出比值.
    【详解】如图,连接GE,
    ∵在矩形ABCD中,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
    ∵点E是边CD的中点,
    ∴,
    ∴,
    又∵(公共边),
    ∴,
    ∴,
    ∵,
    ∴设,
    则,,,
    ∴,
    ∵在中,由勾股定理得:,
    ∴,
    ∴.

    【点睛】本题考查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折叠前后的图形对应边、对应角分别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在中,,,,为直线上一点,且与的两个顶点构成等腰三角形,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____.
    【答案】或4或或
    【分析】分AC=AD、BA=BD、DA=DC、AC=CD四种情况讨论,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或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详解】在△ABC中,∠ABC=90,CA=3,CB=1,
    ∴AB=,
    ①当AC=AD时,△ACD为等腰三角形,如图, 

    ∵AC=AD,AB=AB,∠ABC=∠ABD=90,
    ∴Rt△ABDRt△ABC(HL),
    ∴BD=BC=1,
    ∴;
    ②当BA=BD时,△ABD为等腰三角形,如图,

    ∵BA=BD=,
    ∴;
    ③当DA=DC时,△ACD为等腰三角形,如图,

    作DE⊥AC于E,设BD=,
    ∵DA=DC,
    ∴DA=DC=,
    ∵∠ABD=∠ABC=90,
    ∴,即,
    解得:,即BD=,
    ∴;
    ④当AC=CD时,如图,









    综上,此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为或4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等知识,分类讨论、正确的识别图形是解题的关键.
    7.如图,,,是上的一点,且,.

    (1)与全等吗?请说明理由;
    (2)若,,请求出的面积.
    【答案】(1)全等,理由见解析;(2)
    【分析】(1)首先根据等角对等边证明,证明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定理证明与全等.
    (2)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的长度,再证明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求面积.
    【详解】解:(1).




    又,

    与是直角三角形.
    在与中,


    (2),
    ,.
    ,,


    又,
    ∴∠AED+∠BEC=90°,

    的面积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等知识.
    8.已知在△ABC中,∠CAB的平分线AD与BC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点D,DM⊥AB于M,DN⊥AC的延长线于N.
    (1)证明:BM=CN.
    (2)当∠BAC=70°时,求∠DCB的度数;
    (3)若AB=8,AC=4,DE=3,则4DN2﹣BC2的值为    .

    【答案】(1)见解析;(2)35°(3)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到DM=DN,DB=DC,根据HL证明Rt△DMB≌Rt△DNC,即可得出BM=CN;
    (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DM=DN,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DM=∠ADN,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DC=40°,于是得到结论;
    (3)先根据,求得,进而在中根据相等,勾股定理可得的值,进而求得4DN2﹣BC2的值.
    【详解】(1)证明:连接BD,DC,如图所示:

    ∵AD是∠CAB的平分线,DM⊥AB,DN⊥AC,
    ∴DM=DN,
    ∵DE垂直平分BC,
    ∴DB=DC,
    在Rt△DMB和Rt△DNC中,

    ∴Rt△DMB≌Rt△DNC(HL),
    ∴BM=CN;
    (2)解:由(1)得:∠BDM=∠CDN,
    ∵AD是∠CAB的平分线,DM⊥AB,DN⊥AC,
    ∴DM=DN,
    在Rt△DMA和Rt△DNA中,

    ∴Rt△DMA≌Rt△DNA(HL),
    ∴∠ADM=∠ADN,
    ∵∠BAC=70°,
    ∴∠MDN=110°,∠ADM=∠ADN=55°,
    ∵∠BDM=∠CDN,
    ∴∠BDC=∠MDN=110°,
    ∵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
    ∴DB=DC,
    ∴∠EDC=∠BDC=55°,
    ∴∠DCB=90°-∠EDC=35°,
    ∴∠DCB=35°.
    (3) Rt△DMA≌Rt△DNA



    设,AB=8,AC=4,DE=3,

    解得

    在中




    4DN2﹣BC2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勾股定理,熟悉角平分线的性质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如图,在边长为8的正方形中,E是边的中点,将沿对折至,延长交边于点G,连接.

    (1)求证:;
    (2)求的度数;
    (3)求线段的长度.
    【答案】(1)见解析;(2)45°;(3)2
    【分析】(1)利用翻折变换对应边关系得出,,利用定理得出即可;
    (2)由(1)可得,由折叠的性质可得,继而可得;
    (3)首先设,则可得,,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得方程:,解此方程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解:(1)证明;在正方形中,,,
    将沿对折至,
    ,,,
    ,,
    又,
    在和中,


    (2),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3)是的中点,

    设,则,,


    解得   ,


    【点睛】此题属于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等知识.注意折叠中的对应关系、注意掌握方程思想的应用是解此题的关键.
    10.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展示了如下一道探究题:
    在中,,,点D,E分别在边AC,AB上,且,试探究线段AE和线段AD的数量关系.

    (1)初步尝试
    如图①,若,请探究AE和AD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类比探究
    如图②,若,小组讨论后,有小组利用120°的角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通过证明两次三角形全等,得到AE和AD的数量关系仍然成立,请你写出推理过程;
    (3)延伸拓展
    如图③,将第(2)中的“点E在边AB上”改为“点E在边BA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请探究AE和AD的数量关系(用含m的式子表示),并说明理由.
    【答案】(1),理由见解析
    (2)见解析
    (3),理由见解析

    【分析】(1)证明Rt△ABD≌Rt△ACE(HL),可得结论.
    (2)过点C作CM⊥BA交BA的延长线于M,过点B作BN⊥CA交CA的延长线于N.证△CAM≌△BAN(AAS),得CM=BN,AM=AN,再证Rt△CME≌Rt△BND(HL),得EM=DN,可得结论.
    (3)在AB上取一点E′,使得BD=CE′,则AD=AE′.过点C作CT⊥AE于T.证明TE=TE′,再由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AT=m,可得结论.
    (1)
    ∵,
    又∵,,
    ∴,
    ∴.

    (2)
    如图(1)中,过点C作交BA的延长线于M,过点N作交CA的延长线于N.
    ∵,,,
    ∴,
    ∴,,
    ∵,,,
    ∴,
    ∴,
    ∵,
    ∴.

    (3)
    如图(2)中,结论:.
    理由:在上取一点,使得,则.
    过点C作于T.
    ∵,,
    ∴,
    ∵,
    ∴,
    ∵,
    ∵,
    ∴.

    【点睛】本题属于三角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
    11.定义: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和满足,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类直角三角形”.如图,在中,,,.请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使得其中一个为“类直角三角形”,并求出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备注:要求尺规作图)

    【答案】15或或或,图见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画图解答即可.
    【详解】解:∵,,,
    ∴AB=.
    ①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根据题意可知:BD平分∠ABC,
    ∴∠ABC=2∠ABD,
    ∵∠A+∠ABC=90°,
    ∴∠A+2∠ABD=90°,
    ∴△ABD是“类直角三角形”,
    ∵BD平分∠ABC,BC⊥AC,DE⊥AB,
    ∴DC=DE,
    在Rt△BCD和Rt△BED中,

    ∴Rt△BCD≌Rt△BED(HL),
    ∴BC=BE=6,
    ∴AE=AB-BE=4,
    在Rt△ADE中,AD=AC-CD=8-DE,根据勾股定理,得
    AD2=DE2+AE2,
    ∴(8-DE)2=DE2+42,
    解得DE=3,
    ∴S△ABD=×AB•DE=×10×3=15;
    ∴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5;
    ②如图,过点D作DE⊥AB于点E,

    根据题意可知:AD平分∠BAC,
    ∴∠BAC=2∠BAD,
    ∵∠B+∠BAC=90°,
    ∴∠B+2∠BAD=90°,
    ∴△ABD是“类直角三角形”,
    ∵AD平分∠ABC,DC⊥AC,DE⊥AB,
    ∴DC=DE,
    在Rt△ACD和Rt△AED中,

    ∴Rt△ACD≌Rt△AED(HL),
    ∴AC=AE=8,
    ∴BE=AB-AE=2,
    在Rt△BDE中,BD=BC-CD=6-DE,根据勾股定理,得
    BD2=DE2+BE2,
    ∴(6-DE)2=DE2+22,
    解得DE=,
    ∴S△ABD=×AB•DE= ;
    ∴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③如图,过点D作DE⊥AC于点E,

    根据题意可知:CD平分∠ACF,
    ∴∠ACF=2∠ACD,
    ∵∠A+∠ACF=90°,
    ∴∠A+2∠ACD=90°,
    ∴△ACD是“类直角三角形”,
    ∵CD平分∠ACF,DE⊥AC,DF⊥CF,
    ∴DE=DF,
    在Rt△CDE和Rt△CDF中,

    ∴Rt△CDE≌Rt△CDF(HL),
    ∴CE=CF,
    ∵BC2-BF2=AC2-AF2,
    ∴62-BF2=82-(10-BF)2,
    解得BF=,
    ∵,
    ∴CF=,
    ∵,
    ∴,
    ∴,
    ∴DE=,
    ∴S△ACD=×AC•DE= ;
    ∴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④如图,过点D作DE⊥BC于点E,由③知,CF=,BF=,

    根据题意可知:CD平分∠BCF,
    ∴∠BCF=2∠BCD,
    ∵∠B+∠BCF=90°,
    ∴∠B+2∠BCD=90°,
    ∴△BCD是“类直角三角形”,
    ∵CD平分∠BCF,DE⊥BC,DF⊥CF,
    ∴DE=DF,
    ∵,
    ∴,
    ∴DE=,
    ∴S△BCD=×BC•DE= ;
    ∴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
    综上可知,这个“类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是15或或或.
    【点睛】本题考查了作图-应用与设计作图,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类直角三角形”定义.
    12.已知:点O到△ABC的两边AB、AC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且OB=OC.
    (1)如图1,若点O在BC上,求证:AB=AC;
    (2)如图2,若点O在△ABC的内部,求证:AB=AC.

    【答案】见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1)先利用斜边直角边定理证明△OEC和△OFB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B=∠C,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即可得到AB=AC;
    (2)先证明△OEC和△OFB全等,得到∠OBF=∠OCE,又因为OB=OC,得到∠OBC=∠OCB,利用等式的性质得到∠ABC=∠ACB,即可得到AB=AC.
    【详解】证明:(1)在Rt△OEC和Rt△OFB中
    ∵,
    ∴Rt△OEC≌Rt△OFB(HL),
    ∴∠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AB=AC(等角对等边);
    (2)在Rt△OEC和Rt△OFB中,
    ∵,
    ∴Rt△OEC≌Rt△OFB(HL),
    ∴∠OBF=∠OCE,
    又∵OB=OC,
    ∴∠OBC=∠OCB,
    ∴∠FBO+∠OBC=∠OCE+∠OCB,即∠ABC=∠ACB,
    ∴AB=AC.
    【点睛】考点:角平分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3.在△ABC中,AB、AC边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边于点M、N.

    (1)如图①,若∠MAN=50°,则∠BAC= °;
    (2)如图②,若∠BAC=135°,求证:.
    (3)如图③,∠ABC的平分线BP和AC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P,过点P作PH垂直BA的延长线于点H. 若AB=5,CB=12,求AH的长.
    【答案】(1)115°;(2)见解析;(3)3.5
    【分析】(1)利用垂直平分线求出∠BAM=∠B,∠CAN=∠C,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BAM+∠CAN=65°,即可得出∠BAC的度数;
    (2)连接AM、AN,先判断出∠B+∠C=45°,进而求出∠MAN=90°,即可得出结论;
    (3)先判断出Rt△APH≌Rt△CPE,进而判断出Rt△BPH≌Rt△BPE,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1)如图①,
    ∵MG是AB的垂直平分线,
    ∴AM=BM,
    ∴∠B=∠BAM,
    同理:∠CAN=∠C,
    ∵∠BAM+∠B+∠MAN+∠CAN+∠C=180°,
    ∴BAM+∠CAN=65°,
    ∴∠BAC=65°+50°=115°;
    (2)如图②,连接AM、AN,
    ∵∠BAC=135°,
    ∴∠B+∠C=45°,
    又∵点M在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M=BM,
    ∴∠BAM=∠B,
    同理AN=CN,∠CAN=∠C
    ∴∠BAM+∠CAN=45°,
    ∴∠MAN=90°,
    ∴AM2+AN2=MN2;
    ∴BM2+CN2=MN2;

    (3)如图③,连接AP、CP,过点P作PE⊥BC于点E,
    ∵BP平分∠ABC,PH⊥BA,PE⊥BC,
    ∴PH=PE,
    ∵点P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AP=CP.
    在Rt△APH和Rt△CPE中
    ,
    ∴Rt△APH≌Rt△CPE,
    ∴AH=CE,
    ∵BP平分∠ABC,PH⊥BA,PE⊥BC,
    ∴∠HBP=∠CBP,∠BHP=∠BEP=90°
    ∵BP=BP,
    ∴Rt△BPH≌Rt△BPE,
    ∴BH=BE,
    ∴BC=BE+CE=BH+CE=AB+2AH,
    ∴AH=(BC-AB)÷2=3.5.​
    【点睛】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14.【问题提出】
    学习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SAS”、“ASA”、“AAS”、“SSS”)和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即“HL”)后,我们继续对“两个三角形满足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情形进行研究.
    【初步思考】
    我们不妨将问题用符号语言表示为: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然后,对∠B进行分类,可分为“∠B是直角、钝角、锐角”三种情况进行探究.

    【深入探究】
    第一种情况:当∠B是直角时,△ABC≌△DEF.
    (1)如图①,在△ABC和△DEF,AC=DF,BC=EF,∠B=∠E=90°,根据 ,可以知道Rt△ABC≌Rt△DEF.
    第二种情况:当∠B是钝角时,△ABC≌△DEF.
    (2)如图②,在△ABC和△DEF,AC=DF,BC=EF,∠B=∠E,且∠B、∠E都是钝角,求证:△ABC≌△DEF.
    第三种情况:当∠B是锐角时,△ABC和△DEF不一定全等.
    (3)在△ABC和△DEF,AC=DF,BC=EF,∠B=∠E,且∠B、∠E都是锐角,请你用尺规在图③中作出△DEF,使△DEF和△ABC不全等.(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4)∠B还要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使△ABC≌△DEF?请直接写出结论:在△ABC和△DEF中,AC=DF,BC=EF,∠B=∠E,且∠B、∠E都是锐角,若 ,则△ABC≌△DEF.
    【答案】(1)HL;(2)证明见解析;(3)作图见解析;(4)∠B≥∠A.
    【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证明;
    (2)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根据等角的补角相等求出,再利用“角角边”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再利用“”证明和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可得,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和全等;
    (3)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画弧,与相交于点,与重合,与重合,得到与不全等;
    (4)根据三种情况结论,不小于即可.
    【详解】解:(1)在和,,,,根据斜边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知道,
    故答案为:斜边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HL.
    (2)如图,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
    ,且、都是钝角,

    即,
    在和中,



    在和中,



    在和中,


    (3)如图,和不全等;

    以点为圆心,以长为半径画弧,与相交于点,与重合,与重合,得到与不全等.
    (4)若,则,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应用与设计作图,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