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最新同步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4 一元一次不等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的形成过程.2.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3.经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形成过程,类比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步骤.4.初步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价值,发展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及判断.难点: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三、教学用具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四、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创设情境【复习回顾】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问题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预设答案: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问题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是什么?预设答案:(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问题3:你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吗?预设答案: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性质2: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不等式性质3: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此环节关键是复习三个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以及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环节二探究新知【探究】教师活动:教师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探究以及与同伴交流,有条理的进行思考和表达思考的过程,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4:观察下列不等式:6+3x>30,x+17≤5x,x>5, .这些不等式有哪些共同特点?预设答案:共同的特征: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③不等号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一元一次不等式概念: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追问: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区别:预设答案:连接两边整式的符号:前者是等号,而后者是不等号.【做一做】练一练: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1) 5x+2>1; (2)2x+3≤5x+3; (3) 7x+4=5; (4) x+4y>6; (5) 3x(x–1)<5x; (6) 预设答案:(1) √;(2) √;(3)×,是一元一次方程.(4)×,含有两个未知数. (5)×,化简后是3x2-3x<5x. (6) ×,左边不是整式.小结:判断一个不等式是否为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化简整理后再判断.【想一想】在前面几节课中,你列出了哪些一元一次不等式?试举几例.预设答案:2x+3 <4;;.思考: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呢?【探究】教师活动:鼓励学生自助尝试求解,并交流解答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引导学生类比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运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关注学生求解一元一次不等式过程的书写规范,以及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基本步骤的感悟.例1 解不等式3–x<2x+6,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解:两边都加上-2x,得3-x-2x<2x+6-2x.合并同类项,得 3-3x<6.两边都加上-3,得 3-3x-3<6-3.合并同类项,得 -3x<3.两边都除以-3,得 x>-1.(师提醒:除以负数要变号.)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小结:解方程的移项变形对于解不等式同样适用.例2 解不等式,并把它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解:(方程两边同乘6,将分母去掉.)去分母,得 3(x-2)≥2(7-x)去括号,得 3x-6≥14-2x(将同类项放在一起.)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20(根据不等式性质2,不等式两边同除5.)两边都除以5,得 x≥4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图:注:解集x≥4中包含4,所以在数轴上将表示4的点画成实心圆点.归纳: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1)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注意:不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必须改变不等号的方向.这是与解一元一次方程不同的地方.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反馈. 学生思考,尝试回答问题. 尝试找出之前列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生思考,尝试解不等式. 学生思考,尝试解不等式. 通过观察若干个具体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而归纳其共同特点从而形成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通过做一做的训练,让学生能更进一步的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以便更灵活的运用. 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识别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而且还要让学生回味得到不等式的建模过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不等式. 类比解方程的步骤,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让学生明白解不等式的移项规律与解方程的移项规律一致,在学习不等式解法的起始阶段,移项变形的过程不可轻易简化.在解决问题中发展学生的类比能力. 通过归纳引导学生从数学现象背后发现并总结数学规律.加深学生对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步骤的理解. 环节三应用新知【典型例题】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巡视,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例 已知方程ax+12=0的解是x=3,求关于x的不等式(a+2)x>-6的解集,并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其中正整数解有哪些?解:由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3代入ax+12=0中,得 a=-4. 把a=-4代入(a+2)x>-6中, 得-2x>-6, 两边都除以-2,得 x<3.在数轴上表示如图:其中正整数解有1和2. 思考问题,尝试回答问题,明确例题的做法. 通过例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并与前面学习的方程知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环节四巩固新知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随堂练习】1.若5x2m-1-8>5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m的值为( ) A.0 B.1 C.2 D.3答案:B2.不等式的解集为x>2,则m的值为( ) A.4 B.2 C. D.答案:B3.将不等式3x-2<1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D4.不等式的负整数解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答案:A5.解下列不等式,并把它们的解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1)5x<200; (2) (3)x-4≥2(x+2); (4)解:(1)5x<200,把x的系数化为1得,x<40,在数轴上表示为:(2)去分母得,-(x+1)<6,去括号得,-x-1<6,移项得,-x<6+1,合并同类项得,-x<7,把x的系数化为1得,x>-7,在数轴上表示为:(3) x-4≥2(x+2)去括号得,x-4≥2x+4,移项得,x-2x≥4+4,合并同类项得,-x≥8,把x的系数化为1得,x≤-8,在数轴上表示为:(4) 去分母,得 3(x-1)<2(4x-5),去括号,得 3x-3<8x-10,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5x>7,不等式两边都除以5,得x>,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6.求不等式 4(x+1)≤24 的正整数解.解:去括号,得4x +4≤2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x ≤20.两边都除以4,得x ≤ 5.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所以原不等式的正整数解为1,2,3,4,5. 自主完成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评价. 本环节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过问题变式突破作题难点,渗透类比与转化的数学思想,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环节五课堂小结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讲的内容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环节六布置作业 教科书习题2.4 第1、2、3题 课后完成练习通过课后作业,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分式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 提公因式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3 公式法第1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