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高一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高一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2.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考点精讲考点1: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一、实验原理与方法1.利用打点计时器所打纸带的信息,代入计算式vn=,即用以n点为中心的一小段时间间隔的平均速度代替n点的瞬时速度。2.用描点法作出小车的vt图像,根据图像的形状判断小车的运动性质。若所得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则表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3.利用vt图像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二、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交流电源。三、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槽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列小点。4.换上新的纸带,重复实验两次。5.增减所挂槽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例1】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关于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打点计时器用的是直流电源,而电火花计时器用的是交流电源B.它们每隔0.02 s打一个点C.它们的工作电压均为220 V的交流电源D.使用它们计时时,必须先拉动纸带,再立即接通电源(2)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B.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拖动纸带运动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D.将电火花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3)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若工作电源的频率为50 Hz,纸带上打点如图乙所示,则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A= m/s,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该运动过程的加速度a= m/s2。(4)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A.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量取其倾角θ,由公式a=tan θ求出加速度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像,由图像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对应的速度、时间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考点2:实验数据处理1.表格法(1)从几条纸带中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始一些比较密集的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作为计数始点,以后依次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并标明0、1、2、3、4…,如图所示。(2)依次测出01、02、03、04…的距离x1、x2、x3、x4…,填入表中。位置123456长度x1x2x3x4x5x6 各段长度0~21~32~43~54~65~7 时间间隔 v/(m·s-1) (3)1、2、3、4…各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v2=、v3=、v4=…,将计算得出的各点的速度填入表中。(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图像法(1)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2)画一条直线,让这条直线通过尽可能多的点,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如图所示。(3)观察所得到的直线,分析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4)根据所画vt图像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例2】某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时,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是50 Hz,在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他把某一点记作O,再依次选6个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标以A、B、C、D、E和F,如图甲所示.(1)如果测得C、D两点相距2.70 cm,D、E两点相距2.90 cm,则在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是________ m/s.(2)该同学分别算出打各点时小车的速度,然后根据数据在v-t坐标系中已描好点,请在图乙中作出小车的v-t图像,并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 m/s2.图像法处理数据时的两点注意(1)作图时,要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连起来,要让尽可能多的点分布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侧,离线较远的点删去,注意不可用折线连接。(2)利用vt图像求加速度时,应选用直线上相距较远的两个点来求直线的斜率,即加速度。不能采用量出直线的倾斜角,然后求出其正切值的方法来计算加速度,因为该倾斜角还与坐标轴的标度有关。 考点3:实验改进与创新【例3】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 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如图甲所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乙所示。甲 乙(1)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2)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了求出t=0.15 s时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 (选填“a”“b”“c”“d”或“e”)段纸带的长度。(3)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 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 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等效替代法的应用本题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把纸带的宽度等效为时间,故x轴相当于时间轴,每段纸带的长度对应小车在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故纸带的长度正比于小车运动的速度,因此可把各段纸带顶端的中点连成一条直线,即表示把不同时刻的速度的点连成一条直线,从而反映出运动规律。 1.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长木板一定要水平摆放B.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不必估读C.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作vt图像时,所描线必须经过每一个点2.(多选)一小球在水平桌面上做直线运动,用照相机对着小球每隔0.1 s拍照一次,得到一幅频闪照片,用刻度尺量得照片上小球各位置如图所示,已知照片与实物的比例为1∶10,则( )A.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B.图中对应的小球在通过8 cm距离内的平均速度是1.6 m/sC.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5 m/sD.图中对应的小球通过6 cm处的瞬时速度是2 m/s3.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若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小了而未被发现,则测得小车的速度值与真实值比较将( )A.偏大 B.偏小C.无影响 D.无法判断4.(2021·湖北部分重点高中高一上期中)小明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1)释放小车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指出该装置或操作中错误的是________.A.电磁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了B.小车质量没有远大于槽码质量C.小车离打点计时器过远(2)如图乙为改正装置后打下的一条纸带的中间部分,A、B、C、D为其中连续打出的四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T=0.02 s).由于操作不慎,C点模糊了,小明仍用此纸带来研究.从图上可以读得A点在刻度尺上位置的读数为________ cm,在打下C点时小车的速度最接近于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5.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1)下列仪器需要用到的有________.(2)某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步骤,其中有误的步骤是________.A.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的一端,并接在220 V交变电源上B.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D.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后,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3)在实验中得到一条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电源频率为50 Hz,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测量出x5=4.44 cm、x6=4.78 cm,则打下F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________ 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实验时电源频率大于50 Hz,则打下F点时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量速度.6.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做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当,纸带被污染,如图所示,A、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仅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离:sA=16.6 mm,sB=126.5 mm,sD=624.5 mm.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1)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7.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其中斜面倾角可调.已知电火花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周期为0.02 s.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乙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A.调整倾角,使小车能够匀速下滑.B.关闭电源,取出纸带.C.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将纸带穿过限位孔.E.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F.选择220 V交流电源并接好电路.G.选择6~8 V直流电源并接好电路.H.选择6~10 V交流电源并接好电路.选择其中必需的实验步骤并按正确的先后顺序排列:________(用字母填写).(2)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3)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周期不正常,比已知的T略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那么加速度的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8.(2021·嘉兴期末)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所用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__ ;A.直流220 V B.交流220 VC.直流6 V D.交流6 V(2)某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一条清晰纸带,截取了其中一段用刻度尺(单位: cm)进行测量,在纸带上标注了A、B、C、D、E、F、G共7个计数点(每两个点迹标注一个计数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取计数点A对应时刻为0.其中计数点E所在位置的刻度尺读数为________cm,小车加速过程中DF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用这一速度表示小车通过E点时的瞬时速度,并将其描在坐标纸上(见答题卷,其中B、C、D、F四个点已描点完成).请同学们在坐标纸上拟合图线,并求解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9.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图甲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电源频率为50 Hz).(1)根据运动学有关公式可求得vB=1.38 m/s,vC=________m/s,vD=3.90 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利用求得的数值在图乙所示坐标纸上作出小车的v-t图象(从打A点时开始计时).利用纸带上的数据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 m/s,此交点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21·浙江省高二学业考试)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请你完成下列有关问题:(1)实验室提供如图5甲、乙两种打点计时器,某实验小组决定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则应选用图中的________(选填“甲”或“乙”)计时器.(2)另一实验小组使用的是电磁打点计时器,图中,接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甲”或“乙”).(3)如图甲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A点为第一个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由此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则vD=3.90 m/s,vC=________ m/s,vB=1.38 m/s,在如图乙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t图线,并根据图线求出a=________.又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速度的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