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一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高一物理精讲精练(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1~7单选,8~12多选。共48分)1.一种高速飞行列车利用磁悬浮技术及近真空管道线路大幅减小阻力,并具有强大的加速能力及高速巡航能力,其最大运行速度可能达4 000 km/h。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693 km,只要11.4 min就可到达,真是“嗖”的一声,人就到了。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1.4 min”是时刻B.从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693 km,这个“路程”是个矢量C.可以求得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率约为3 650 km/hD.若研究飞行列车经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可将列车看作质点【解析】11.4 min是时间间隔,A项错误;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B项错误;v== km/h≈3 650 km/h,故C项正确;研究列车过某一路标所用时间时,列车的大小不可忽略,列车不能看成质点,D项错误。【答案】C 2.如图所示,小明骑自行车由静止沿直线运动,他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第4 s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 m、2 m、3 m、4 m,则( )A.他4 s末的瞬时速度为4 m/sB.他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C.他4 s内的平均速度为2.5 m/sD.他1 s末的速度为1 m/s【解析】 由=可得小明在第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前4 s内的平均速度为= m/s=2.5 m/s,C正确,B错误;因小明的运动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故无法确定小明的瞬时速度大小,A、D均错误.【答案】 C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 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答案】 B4.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Δt越长,越接近瞬时速度 B.Δt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C.是否越接近瞬时速度与Δt的长短无关 D.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大的遮光条【解析】 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当时间趋近于0时,可以认为是滑块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即Δt越短,越接近瞬时速度,故A、C错误,B正确;为使更接近瞬时速度,可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故D错误。【答案】 B5.物理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给人民生活带来很多便利,如图所示为某款出行软件给“不识路”的驾车一族提供的导航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推荐的三种方案位移都相同B.图中的“90公里”“103公里”“96公里”指的是位移的大小C.图中推荐的第一种方案驾车距离最短,则位移大小等于路程D.图中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不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解析】 由于初位置与末位置相同,所以三种方案位移都相同,选项A正确;图中的“90公里”“103公里”“96公里”指的是路程,选项B错误;由于汽车行驶的轨迹不是直线,所以位移大小不等于路程,选项C错误;由于距离比汽车大小大得多,所以研究汽车在导航图中的位置时,可以将汽车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答案】 A6.如图所示,A、B分别是甲、乙两球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运动的v-t图线,根据图象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球在t=2 s时速率相等 B.两球在t=8 s时相距最远C.两球运动过程中不会相遇D.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析】 根据题图,在t=2 s时,甲球速度为20 m/s,乙球速度为-20 m/s,所以它们速率相等,选项A正确;利用“面积”求位移,可知甲、乙两球在t=8 s时同时回到出发点相遇,选项B、C错误;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两条图线的斜率保持不变,这表示它们运动时做的都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甲、乙两球做初速度方向相反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当它们速度减为零后,又反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两条图线的斜率一正一负,绝对值不同,这说明它们的加速度方向相反,大小不等,选项D错误.【答案】 A7.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A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连续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xt图像,则( )甲 乙A.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B.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2-x1C.汽车在t1~t2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D.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解析】第二次超声波反射的距离x2>x1,说明汽车与测速仪间的距离变大,则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A错误;由图乙可知第一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1,位移为x1,第二次超声波碰到车反射时的时刻为t2,位移为x2,故应是两个超声波信号发生反射之间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2-x1,B错误;两次反射之间的时间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x2-x1,时间为t2-t1,则汽车的平均速度为,C正确;超声波运动x2位移的时间不是t2,据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为,D错误。【答案】C 8.202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在庆祝建党百年庆典活动空中出动71架飞机,其中歼20组成三个编队,每个编队5架。参加此次阅兵的歼20是是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制的一款具备高隐身性、高态势感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隐形第五代制空战斗机,解放军研制的最新一代双发重型隐形战斗机。该机将担负中国空军未来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歼20飞跃天安门广场的画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考系,歼20是静止的B.选编队中某一架歼20为参考系,则编队中其它歼20是静止的C.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D.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解析】 选地面为参考系,歼20是运动的,故A错误;选歼20为参考系,其它歼20相对于该歼20是静止的,故B正确;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任何物体都可以作为参考系,故C错误,D正确。所以B、D正确,A、C错误。【答案】 B、D9.一人晨练,按如图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八卦图,中央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BD、CA分别为西东、南北指向.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C行进,则当他到D点时,他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及方向分别为( ) A.路程为2.5πR B.路程为4πRC.位移为R,方向东南D.位移为R,方向西北【解析】 根据此人的运动特点,可知其路程为s=πR+2π+πR=2.5πR,A正确,B错误;位移为x=R,方向为东南方向,C正确,D错误.【答案】 AC10.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在图1-2-4所示的位移坐标轴上O、x1、x2、…xn-1、xn分别为物体在开始和第1 s末、第2 s末、……、第(n-1) s末、第n s末的位置,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Ox1为第2 s末的位置,方向由O指向x1B.Oxn-1为(n-1) s内的位移,方向由O指向xn-1C.x2xn为前2n s内的位移,方向由x2指向xnD.xn-1xn为第n s内的位移,方向由xn-1指向xn【解析】 题中O、x1、x2、…xn-1、xn分别为不同位置,分别与各个时刻对应,而题中选项所列位移均与时间对应,故要深刻理解和区别时间与时刻、位移与位置.针对位移这一概念,要对应这一段时间,找好它的初位置、末位置,并画出这一过程的有向线段,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答案】 BD11.如图所示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在0~5 s内的位移为5 mB.质点在整个0~12 s内的运动过程中,10~12 s内的加速度最大C.质点在10 s末离出发点最远 D.质点在8~12 s内的平均速度为4 m/s【解析】 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相应时间的位移,时间轴上方为正,下方为负,由图象可得选项A、B正确.质点在11 s末离出发点最远,C错误.质点在8~12 s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错误.【答案】 AB12.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做往复运动B.若图中x表示位移,则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为0C.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为0D.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物体在前2 s速度沿正方向【解析】若图中x表示位移,纵坐标往复变化表示物体的位置往复变化,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所以物体在2 s末的速度不为0,故A正确,B错误;若图中x表示速度,则2 s末的纵坐标为0表示物体的速度为0,前2 s纵坐标为正值表示速度沿正方向,故C、D正确。【答案】ACD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6分)一小球在桌面上从静止开始做加速直线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小球每次曝光的位置,并将小球的位置编号,如图甲所示,1位置恰对应小球刚开始运动的瞬间,作为零时刻,摄影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相同。甲乙(1)小球从1位置到6位置的运动过程中经过各位置的速度分别为v1=0,v2=0.06 m/s,v3= m/s,v4=0.18 m/s,v5= m/s。(2)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小球的速度—时间图像(保留描点痕迹)。【解析】 如题图所示,x1+x2=0.06 m,而v2= m/s=0.06 m/s,故T=0.5 s,则v3== m/s=0.12 m/s,又x4+x5=0.24 m,则v5== m/s=0.24 m/s.其v t图像如图所示。【答案】 (1)0.12 0.24 (2)见解析图14.(8分)下图中的甲、乙为高中物理实验中两种常用的打点计时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甲 乙(1)图甲是 (选填“电磁”或“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电源应采用 (选填“交流4~6 V”“交流220 V”或“四节干电池”)。(2)某同学用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物块做直线运动的规律,得到一条纸带,他在纸带上按打点的先后顺序取O、A、B、C、D、E、F等若干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用t表示,各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则:①时间间隔t为 (选填“A”或“B”)。A.0.02 s B.0.1 s②OF段表示物块做 运动(选填“A”或“B”)。A.加速 B.减速③在纸带上打出B点时,物块的速度可表示为 (选填“A”或“B”)。A. B.【解析】(1)图甲是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采用的是4~6 V的交流电;(2)①根据打点周期是0.02 s,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时间为t=0.02×5 s=0.1 s,故A错误,B正确;②由O到F,点间距越来越大,物块在做加速运动,故A正确,B错误;③一小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表示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A错误,B正确。【答案】(1)电磁 交流4~6 V (2)①B ②A ③B15.(8分)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做变速直线运动,如图所示。若汽车以2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中,汽车行驶了14 m,制动过程中所用的时间为2.3 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30 m。求:(1)汽车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2)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紧急停车全程的平均速度。【解析】 (1)由v=得:在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t1==s=0.7 s(2)制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1==m/s=6.96 m/s(3)紧急停车全程所用时间t=t1+t2=0.7 s+2.3 s=3 s全程的平均速度==m/s=10 m/s【答案】 (1)0.7 s (2)6.96 m/s (3)10 m/s16.(10分)登山运动时,张捷用100 min由宿营地X爬到山顶Y,在山道上通过的路程是2 400 m,相对于X升高了1 200 m,如图所示。(1)由X到Y的位移是多少?(2)爬山的平均速率是多大?(3)计算他爬山的平均速度的大小;(4)他的朋友李子俊从Z点爬山,比张捷晚20 min开始,平均速率为0.5 m/s,还比张捷早20 min到达山顶,问李子俊由Z爬到Y共通过了多远路程?【解析】(1)由X到Y,其位移大小x==2 000 m。(2)平均速率v==0.4 m/s。(3)平均速度===0.33 m/s。(4)李子俊所用时间为60 min=3 600 s,则路程s=0.5 m/s×3 600 s=1 800 m。17.(10分)如图所示是某质点运动的v t图像,请回答:(1)质点在0~12 s内是怎样运动的?(2)在0~4 s内、8~10 s内、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各是多少?【解析】 (1)质点在0~4 s内速度在逐渐增大;4~8 s内质点的速度保持10 m/s不变;8~10 s内质点的速度逐渐减小,10 s时质点的速度为0;10~12 s内质点的速度反方向增大。(2)由a=得:0~4 s内质点的加速度a1= m/s2=2.5 m/s2,8~10 s内质点的加速度a2= m/s2=-5 m/s2,10~12 s内质点的加速度a3= m/s2=-5 m/s2。18.(10分)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g=10 m/s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72km/h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km/h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s,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s、3s,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解析】 (1)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Δv=72 km/h-(-54 km/h)=126 km/h=35 m/s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a== m/s2=16 667 m/s2=1 666.7g>500g,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a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1=,a2=所以a1∶a2=∶=∶=1∶1.(3)x=x1+x2=t1+t2=62.5 m.【答案】 (1)有生命危险 (2)1∶1 (3)62.5 m